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是怎样的?开发应避免易失存储器分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一、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01、需求分析
与客户或项目相关方沟通,明确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性能指标、成本限制、功耗要求等。
02、系统设计
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架构和芯片,如 ARM、MIPS 等。
确定硬件模块,如传感器接口、通信模块(蓝牙、Wi-Fi 等)、存储设备等。
规划软件架构,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如 FreeRTOS、Linux 等),以及应用程序的层次结构。
03、硬件设计
绘制电路原理图,设计 PCB(印刷电路板)布局。
进行硬件的仿真和验证,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04、软件开发
移植操作系统,配置内核参数。
编写底层驱动程序,使硬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开发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具体功能。
05、系统集成
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进行初步的调试和测试。
06、测试与验证
进行单元测试,分别测试各个模块的功能。
进行集成测试,检查整个系统的协同工作情况。
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等。
进行可靠性测试,模拟各种恶劣环境和异常情况,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07、优化与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如改进算法提高性能,优化代码减少资源占用等。
08、产品发布
完成所有的测试和优化工作后,将产品推向市场。
二、避免易失存储器分配
不习惯在资源有限环境下工作的工程师,可能会试图使用其编程语言的特性,这种语言让他们可以使用易失存储器分配。毕竟,这是一种常在计算器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在计算器系统中,只有在有必要时,内存才会被分配。例如,以C开发时,工程师可能倾向于使用malloc来分配在堆(heap)上的空间。有一个操 作会执行,一旦完成,可以使用free将被分配的内存返回,以便堆的使用。 在资源受限的系统,这可能是一场灾难!使用易失存储器分配的其中一个问题是,错误或不当的技术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或内存碎片。如果出现这些问题时,大多数的嵌入式系统并没有资源或知识来监视堆或妥善地处理它。而当它们发生时,如果应用程序提出对空间的要求,但却没有所请求的空间可以使用,会发生什么事呢? 使用易失存储器分配所产生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噩梦!一种替代的方法是,直接以静态的方式,简化内存的分配。例如,只要在程序中简单地建立一个大小为256字节长的缓冲区,而不是经由malloc请求这样大小的内存缓冲区。此一分配的内存可在整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期 间保持,且不会有堆或内存碎片问题方面的顾虑。
上述所有信息便是小编这次为大家推荐的有关嵌入式系统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想了解更多有关它的信息或者其它内容,请关注我们网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