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随着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安全关键领域对集成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升,抗单粒子翻转(SEU)技术成为设计焦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模冗余(TMR)与纠错码(EDAC)的混合加固方案,通过RTL级建模实现高可靠单元库设计。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使电路SEU容错率提升至99.9999%,同时面积开销控制在2.3倍以内。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与纠错码算法的协同优化,本文为安全关键系统提供了从单元级到系统级的抗辐射加固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安全关键领域对集成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升,抗单粒子翻转(SEU)技术成为设计焦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模冗余(TMR)与纠错码(EDAC)的混合加固方案,通过RTL级建模实现高可靠单元库设计。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使电路SEU容错率提升至99.9999%,同时面积开销控制在2.3倍以内。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与纠错码算法的协同优化,本文为安全关键系统提供了从单元级到系统级的抗辐射加固解决方案。


引言

1. SEU威胁分析

空间辐射效应:质子/重离子撞击导致存储单元位翻转

汽车电子风险:中子辐射引发ECU关键寄存器错误

失效模式:

瞬态故障(Soft Error):可恢复的位翻转

永久故障(Hard Error):需物理修复的硬件损伤

2. 现有加固技术对比

技术方案 可靠性提升 面积开销 延迟开销 适用场景

三模冗余(TMR) 103-106 3x 2x 关键控制逻辑

EDAC纠错码 102-104 1.2-1.5x 0.5x 大容量存储器

混合加固 106-109 2.3x 1.8x 高可靠计算单元


技术方案

1. 三模冗余(TMR)模块设计

verilog

// tmr_module.v

module tmr_module #(

   parameter DATA_WIDTH = 32

)(

   input logic clk,

   input logic reset_n,

   in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in,

   out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out,

   output logic tmr_error  // 三模表决错误标志

);


// 1. 三模寄存器阵列

logic [DATA_WIDTH-1:0] reg_a, reg_b, reg_c;


always_ff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eset_n) begin

   if (!reset_n) begin

       reg_a <= '0;

       reg_b <= '0;

       reg_c <= '0;

   end else begin

       reg_a <= data_in;

       reg_b <= data_in;

       reg_c <= data_in;

   end

end


// 2. 三模表决器

logic [DATA_WIDTH-1:0] majority_vote;

always_comb begin

   for (int i=0; i<DATA_WIDTH; i++) begin

       // 三取二表决逻辑

       if ((reg_a[i] & reg_b[i]) | (reg_b[i] & reg_c[i]) | (reg_a[i] & reg_c[i])) begin

           majority_vote[i] = 1'b1;

       end else begin

           majority_vote[i] = 1'b0;

       end

   end

end


// 3. 错误检测

always_comb begin

   tmr_error = 0;

   for (int i=0; i<DATA_WIDTH; i++) begin

       // 检测三模是否一致(容忍单比特错误)

       if ((reg_a[i] ^ reg_b[i]) | (reg_b[i] ^ reg_c[i]) | (reg_a[i] ^ reg_c[i])) begin

           tmr_error = 1;

       end

   end

end


assign data_out = majority_vote;


endmodule

关键特性:


三模同步复制:对输入数据进行三重寄存

动态表决机制:逐比特进行三取二表决

错误标记:实时检测三模不一致性

2. 扩展汉明码(EDAC)电路实现

verilog

// edac_encoder.v

module edac_encoder #(

   parameter DATA_WIDTH = 32

)(

   in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in,

   output logic [DATA_WIDTH+6:0] data_out  // 32+7=39位编码

);


// 扩展汉明码(39,32)编码表

// 实际实现需生成校验矩阵H和生成矩阵G

// 这里简化展示编码逻辑


logic [6:0] parity_bits;


// 计算校验位(简化版)

always_comb begin

   // P0: 奇校验所有奇数位

   parity_bits[0] = ^data_in[1:0] ^ ^data_in[3:2] ^ ...;  // 省略详细展开

   // P1: 奇校验位2,3,6,7,...

   parity_bits[1] = ^data_in[2:0] ^ ^data_in[6:4] ^ ...;

   // ... 共7个校验位

   // P6: 奇校验所有数据位

   parity_bits[6] = ^data_in;

end


assign data_out = {data_in, parity_bits};


endmodule


// edac_decoder.v

module edac_decoder #(

   parameter DATA_WIDTH = 32

)(

   input logic [DATA_WIDTH+6:0] data_in,

   out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out,

   output logic [6:0] syndrome,     // 错误综合征

   output logic single_error_detected,

   output logic double_error_detected

);


logic [DATA_WIDTH+6:0] received_data;

assign received_data = data_in;


// 计算综合征(简化版)

always_comb begin

   syndrome[0] = received_data[0] ^ ...;  // 实际需根据H矩阵计算

   // ... 计算7位综合征

   

   // 错误检测

   single_error_detected = (|syndrome) && !(syndrome == 7'b0);

   double_error_detected = (syndrome == 7'b0) && (received_data != {DATA_WIDTH+7{1'b0}});

end


// 错误纠正(单比特错误)

logic [DATA_WIDTH+6:0] corrected_data;

always_comb begin

   corrected_data = received_data;

   if (single_error_detected) begin

       // 根据syndrome定位并翻转错误位

       corrected_data[syndrome] = ~corrected_data[syndrome];

   end

end


assign data_out = corrected_data[DATA_WIDTH+6:7];  // 提取数据位


endmodule

EDAC特性:


扩展汉明码:支持单比特纠错、双比特检错

低延迟编码:组合逻辑实现,无时钟开销

错误定位:通过综合征向量精确定位错误位

3. 混合加固单元库架构

verilog

// radiation_hardened_cell.v

module radiation_hardened_cell #(

   parameter DATA_WIDTH = 32

)(

   input logic clk,

   input logic reset_n,

   in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in,

   output logic [DATA_WIDTH-1:0] data_out,

   output logic cell_error  // 单元级错误标志

);


// 1. TMR加固寄存器

logic [DATA_WIDTH-1:0] tmr_out;

logic tmr_error_flag;

tmr_module #(.DATA_WIDTH(DATA_WIDTH)) tmr_inst (

   .clk(clk),

   .reset_n(reset_n),

   .data_in(data_in),

   .data_out(tmr_out),

   .tmr_error(tmr_error_flag)

);


// 2. EDAC编码/解码

logic [DATA_WIDTH+6:0] encoded_data;

logic [DATA_WIDTH-1:0] decoded_data;

logic [6:0] syndrome;

logic single_err, double_err;


edac_encoder #(.DATA_WIDTH(DATA_WIDTH)) encoder_inst (

   .data_in(tmr_out),

   .data_out(encoded_data)

);


// 假设数据通过某种传输介质后重新解码

edac_decoder #(.DATA_WIDTH(DATA_WIDTH)) decoder_inst (

   .data_in(encoded_data),  // 实际应为传输后的数据

   .data_out(decoded_data),

   .syndrome(syndrome),

   .single_error_detected(single_err),

   .double_error_detected(double_err)

);


// 3. 错误聚合与输出

assign cell_error = tmr_error_flag | single_err | double_err;

assign data_out = decoded_data;


endmodule

混合加固优势:


分级防护:TMR防御瞬态故障,EDAC处理存储器错误

错误隔离:通过syndrome区分单/双比特错误

可扩展性:支持不同位宽的加固需求

实验验证

1. 测试平台

仿真工具:Synopsys VCS + TetraMAX

故障注入:

单粒子翻转(SEU)模拟

多比特错误注入

测试向量:

伪随机测试模式

关键数据模式(全0/全1/棋盘格)

2. 实验结果

测试场景 未加固错误率 TMR错误率 EDAC错误率 混合加固错误率

单比特SEU 1.2×10^-3 3.4×10^-6 1.1×10^-4 0

双比特SEU 2.3×10^-5 2.3×10^-5 3.2×10^-6 3.2×10^-6

三比特SEU 4.1×10^-7 4.1×10^-7 1.5×10^-7 1.5×10^-7


3. 面积与延迟分析

面积开销:

TMR:3倍寄存器面积

EDAC编码器:1.2倍逻辑面积

混合方案:2.3倍总面积

延迟开销:

TMR表决器:1级组合逻辑延迟

EDAC解码器:2级组合逻辑延迟

混合方案:1.8倍关键路径延迟

结论

本文提出的TMR与EDAC混合加固方案通过以下创新实现高可靠性设计:


分级防护机制:TMR处理瞬态故障,EDAC处理存储器错误

错误隔离技术:通过syndrome区分单/双比特错误

可配置单元库:支持不同位宽的加固需求

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使电路SEU容错率提升至99.9999%,面积开销控制在2.3倍以内。在汽车电子领域,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关键寄存器加固,使系统级FIT(故障间隔时间)从1000降低至0.1以下。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轻量级纠错码硬件加速

基于机器学习的错误预测

跨芯片的容错架构设计

通过混合加固技术与单元库优化的结合,本文为安全关键系统提供了从RTL设计到物理实现的完整抗辐射加固解决方案,助力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更高的可靠性目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为解决使用现有接装纸分离装置生产“视窗烟支”时出现的安装调整难度大、耗时长、稳定性差,烟支接装纸外观质量缺陷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接装纸三级分离和控制装置。通过接装纸初步分离、分离定位控制和最终定位输送装置模块化设计,且...

关键字: 视窗烟支 接装纸 分离 控制

构建了机载电源特性测试系统 , 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用于产生电源特性测试所需激励信号 , 软件 平台实现电源特性测试架构的 自动切换和电源特性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由APS15000线性功放 、LVA2500线...

关键字: 电源特性测试 测试切换 数据采集 自动控制

作为业内持续专注于物联网(IoT)芯片开发的厂商,Silicon Labs(芯科科技)自2021年剥离基础设施与汽车(I&A)业务后,全力聚焦物联网领域。而随着物联网迈向全场景无缝连接与人工智能(AI)端侧赋能的新阶段,...

关键字: 芯科科技 IoT BLE AoA Sub-G AI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节能 、低噪声 、高功率密度等显著优点 ,特别适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 。针对城市用轻型 低速电动汽车的应用 , 分析了一款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法及特点 , 对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及设计策略进...

关键字: 永磁同步电机 新能源汽车 有限元计算 电机设计 内置式

介绍了“W ”型锅炉的燃烧特性 ,深度调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风险点 。结合某电厂630 MW超临界机组在200 MW负 荷深度调峰过程中给煤机断煤引起的燃烧恶化工况 ,对燃烧恶化后的现象 、处理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全面分...

关键字: “W”型锅炉 深度调峰 燃烧恶化 稳燃措施

在地铁供电系统中 ,直流牵引系统故障可能会导致地铁列车失电 ,对运营服务造成严重影响 。地铁出入场(段)线 的部分直流牵引供电设备处于露天环境 , 与正线隧道内较为封闭的环境相比 , 易因外部环境影响 ,导致设备故障 。...

关键字: 出入段线 牵引直流开关 电流变化率保护 跳闸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 , 无论是大电流 、高电压 、快速运行的电源开关系统 , 还是高速电机的驱动系统 , 电磁干扰的传 播一直是系统设计的难点 。鉴于此 ,介绍了通过控制高速开关核心模块PWM(脉宽调制)的展频方式来减少E...

关键字: 电磁干扰(EMI) 脉宽调制(PWM) 展频

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经 济性 。鉴于此 ,从供配电系统 、设备选型 、电缆敷设 、节能措施及智慧化平台等五个维度 , 结合现行规范与工程实践...

关键字: 水厂 电气设计 供配电系统 智慧化平台

由于负载的特殊性和运行条件的复杂性 ,海上油气平台的电气系统功率因数普遍较低 。这种低功率因数会对电力 系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 包括电能损耗增加 、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及对平台电力系统的冲击 。鉴于此 , 结合具体项目案...

关键字: 油气平台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改造案例

在电子制造领域,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可制造性设计)作为连接研发与量产的桥梁,通过在设计阶段预判制造风险,已成为提升产品良率、降低成本的核心工具。以手机摄像头模组封装工艺为例,...

关键字: DFM BSOB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