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协作,开辟机器人新纪元|ABB机器人三大新品发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2024年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这个飞速变化的赛道上,电子制造行业的需求持续回暖,渴求更智能、更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25年7月2日,上海ABB机器人超级工厂迎来了一场备受期待的新品发布会。ABB一口气推出三款全新机器人系列——Lite+机器人、PoWa协作机器人和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不仅秀出技术肌肉,更向中国市场递交了一份深情“答卷”。
“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其自动化程度在所有经济体当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在中国市场中生存、学习、进一步拓展及发展。” ABB机器人业务部全球总裁马思康如是说。从行业风向到定制新品,再到在华战略的雄心,这场三大机器人新品的发布点燃了智能制造的未来火花。
机器人革命:AI与协作的黄金时代
如果说机器人行业有什么关键词,那“人工智能”绝对是当仁不让的C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执行董事、ABB机器人销售与商务运营全球负责人Marina Bill在发布会上直言,AI正在重塑机器人行业的边界。过去,部署一台机器人需要繁琐的编程和调试;如今,AI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能通过自然语言或视频指令直接上手干活。比如,ABB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通过摄像头,就能实时建模、自主导航,连二维码和厂房地图都不需要。这意味着什么?仓库里堆满杂乱货物的场景,机器人也能轻松应对,抓取从未见过的物体,简直像科幻电影走进现实。
更让人兴奋的是,生成式AI的加入让机器人从“听指令”进化到“懂意图”。你给它看一段喷涂工艺的视频,它就能学会操作;你用中文、英文甚至西班牙语跟它对话,它也能秒懂。这种多模态感知能力,正在让机器人从单一工具变成真正的生产伙伴。ABB机器人业务部全球总裁马思康还提到,中国中端机器人市场从2021年至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4%,到 2028 年增长率约为 8%。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早已是这场技术革命的领跑者。
说到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是个绕不开的热点。ABB机器人中国区协作机器人生态系统负责人吴非抛出一个惊人数据:协作机器人市场占比已从十年前的不到1%飙升到如今的10%以上,预计2028年将突破20%。这背后,是中小企业对自动化的迫切需求。不同于汽车厂的巨型生产线,玩具厂、家具厂这些小厂也想用机器人省力省钱。协作机器人以低成本、易部署和高灵活性见长,简直是为这些“草根”玩家量身打造。
吴非还提到,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覆盖整个制造业,物料搬运占41%,组装占23%,还有17%在实验室、餐饮等新兴领域开花结果。想象一下,未来的咖啡店里,可能有个协作机器人帮你端盘子、做拉花,是不是有点酷?
而除了智能化,可持续性也是行业热词。Marina Bill强调,机器人正助力企业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能耗、降低排放、优化资源。比如,ABB上海超级工厂已获绿色工厂认证,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0%以上,20%的电能来自自产光伏。这种绿色基因也融入新品设计,让生产更高效、更环保。
三款机器人新品:本地定义,全球引领
此次发布会的重头戏,自然是三款新机器人系列——Lite+机器人、PoWa协作机器人和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它们不仅技术硬核,还带着浓浓的“中国味”,精准回应了本地市场的痛点;同时也将中国本地定义的产品,实现面向全球的投射,真正做到了“在中国、为中国”并进一步助力全球发展。
Lite+:中小企业的自动化“敲门砖”
先说Lite+,这家伙就像是为电子行业量身定制的“经济适用男”。它的定位很简单:物料搬运、拾取放置,专攻那些对精度和速度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场景。结构紧凑、价格亲民,简直是中小企业的福音。ABB机器人中国区研发负责人许峰透露,Lite+的诞生源于2023年底的客户调研。当时,不少电子厂客户吐槽:高端机器人太贵,简单搬运又找不到合适的产品。于是,ABB火速调整研发计划,14个月就搞定了Lite+。
更牛的是,Lite+用上了ABB的OmniCore™控制器平台,能无缝对接IRB系列机器人和RobotStudio软件生态。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它和高端机器人组队,打造端到端的生产方案。比如,IRB 1200负责高精度的涂胶,Lite+在一旁搬运工件,成本和效率双赢。
PoWa:速度与安全的“全能健将”
如果说Lite+是稳扎稳打的“暖男”,那PoWa就是个充满爆发力的“运动健将”。这款协作机器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速度高达5.8米/秒,堪比工业机器人,却又能和人类安全共舞。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中国区总裁韩晨介绍,PoWa的设计灵感来自客户的一个痛点:传统协作机器人速度慢、可靠性差,产能一提升就得换工业机器人。PoWa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尤其适用于对速度、协作和效率要求极高的任务,还支持无代码编程和即插即用,开箱60分钟就能上岗。
PoWa的潜力还不止于此,PoWa最初提供两种型号,在未来几个月将进一步扩展至六种不同负载类别,负载从7公斤到30公斤,覆盖通用工业、消费品制造和电子行业。目前发布的10公斤和13公斤型号只是开胃菜,年底和明年还将有更多“大块头”登场。想象一下,在一个电子厂里,PoWa既能快速码垛,又能在狭窄空间里和工人协作打螺丝,效率直接拉满。
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领域的“珍珠”
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被研发团队昵称为“大溪地”,寓意南太平洋的珍珠。这款小型工业机器人专为高精度应用而生,比如装配、抛光、涂胶。相比上一代,它轻了20%,节拍时间缩短5%,精度和重复性更是登峰造极。许峰骄傲地说:“在8公斤、9公斤负载的臂展范围内,你几乎找不到对手。”
新一代IRB 1200支持四种负载型号(5公斤到9公斤)和OmniCore控制器,灵活性拉满。它的应用场景集中在电子制造,比如装配、抛光和3D涂胶。韩晨提到,在一个典型电子厂里,IRB 1200负责涂胶、抛光等精密应用,Lite+处理搬运、拾取放置等基本应用,两款机器人系列互补可以无缝协同。
当谈及中国机器人市场如火如荼的竞争局面,ABB的应对策略是进一步拓展全面集成化的产品组合,以覆盖基本应用到高端应用:比如新一代IRB 1200主打高端应用,Lite+主打基本应用,PoWa针对对速度、协作和效率要求极高的任务。同时,ABB的全球品牌信誉、软件生态和完善服务体系,构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ABB的中国攻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ABB的机器人故事在中国已经写了30年。从1994年进入中国,到2005年启动本地化研发,再到2022年投产1.5亿美元的上海超级工厂,ABB早已不是那个“拿着国际产品卖中国”的外企了。如今,90%的产品在本地生产,300人研发团队扎根上海,中国团队已成为ABB全球小型机器人研发的“大脑”。
马思康在演讲中感慨,中国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创新速度让人叹为观止。过去,ABB靠全球标准产品打天下;现在,它学会了倾听中国客户的声音,推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韩晨补充道,这个战略有三大支柱:提升内核竞争力、加速创新、共建生态。
加速创新:AI与本地需求的双轮驱动
中国市场的节奏有多快?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产业,几乎每年都在刷新记录。ABB的应对之道是“快上加快”。比如,Lite+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一年半,PoWa则针对中国客户对速度、安全和成本的苛刻要求,量身打造了高速协作模式。
AI是创新的加速器。马思康提到,ABB正在与头部AI企业合作,开发多模态模型,让机器人能看、能听、能决策。比如,Zara和DHL的仓库里,ABB的AI抓取机器人已经能识别陌生物体;点焊质检中,AI摄像头能精准扫描缺陷。这些技术都已在上海超级工厂验证,未来还将推广到更多场景。
生态共建:从四面墙到全产业链
ABB深知,单打独斗无法应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韩晨透露,2025年,ABB的国内供应商比例将达到80%,供应链基本实现闭环。这种本地化不仅提升了抗风险能力,还让ABB能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比如,新投产的伺服电机生产线(年产6万台)和自动化喷涂厂房(年产2.1万台),直接缩短了交付周期,降低了36%的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ABB还在与张江机器人谷等本地伙伴合作,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吴非提到,PoWa的即插即用夹具和AGV复合形态,都是与生态伙伴共同开发的成果。这种开放合作,让ABB的产品更贴合中国市场的“水土”。
内核竞争力:投资与人才的双保险
上海超级工厂是ABB在华投资的“王牌”。这座绿色工厂不仅减排80%,还通过光伏供电和零填埋物实现可持续发展。全新自动化喷房利用ABB在汽车喷涂领域的专长,集成了ABB最先进的喷涂解决方案和AI赋能的数字化软件技术,15分钟就能完成一台机器人喷涂。
人才方面,ABB的300人研发团队已成为全球小型机器人研发的核心。许峰介绍,团队采用敏捷开发(SAFe),每10周迭代一次,每年发布数十款新品。全球创新比赛和客户反馈机制,则让研发始终紧贴市场需求。韩晨还提到,ABB正与AI企业争夺人才,通过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技术“铁军”。
结语:中国引领,全球开花
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3-5年仍将保持增长,尤其在电动汽车、电子制造和新兴行业(如生命科学、物流)领域。而ABB的目标不仅是保持领先的市场占有率,还要通过支持中国企业出海,扩大全球影响力。比如,ABB正与比亚迪等客户携手,从中国供应链走向海外市场。
马思康描绘了一个终极愿景:未来的机器人将是一个可移动、能对话、会决策的“全能选手”。从自主导航到多功能切换,再到自然语言交互,ABB正在一步步将科幻变成现实。而中国市场,正是这个愿景的试验场和加速器。
Lite+、PoWa和新一代IRB 1200的推出,展现了ABB对本地需求的深刻洞察;“领御华章”本地化战略,则彰显了其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雄心。从AI驱动的智能化到绿色制造的可持续性,ABB正在用技术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动能。
正如马思康在发布会上所说:“中国市场的动态变化让我们不断学习,但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创新。”未来,ABB的机器人不仅会搬运物料、打磨零件,还可能走进厨房、实验室,甚至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