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路线之争尘埃落定 逐步向纯电动转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技术路线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等多种技术路线各显神通,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探讨。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车路线之争正逐渐尘埃落定,行业正逐步向纯电动方向转型。
新能源车技术路线之争回顾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电动(REEV)凭借可油可电的特性,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在市场上迅速获得了一席之地。插混车型如比亚迪的多款产品,具备纯电、直驱、串联、并联等多种运行模式,能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在市区拥堵路段可采用纯电模式,降低能耗和排放;在高速行驶时切换为直驱模式,提高效率。增程式车型则以理想汽车为代表,通过 “燃油发电机 + 大电池” 的组合,让车辆在大部分时间以纯电驱动,带来平顺静谧的驾驶感受,同时加油即可续航,解决了充电不便的问题。
纯电动(BEV)汽车则以其零排放、结构简单、驾驶体验优越等特点,受到环保人士和科技爱好者的青睐。早期,纯电动车受限于续航里程较短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份额相对有限。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续航里程逐步提升,部分车型续航已超过 700 公里,甚至在一些高端车型上,续航表现更为出色,这使得纯电动车的实用性大幅增强。
市场数据见证路线变化
从市场数据来看,新能源车技术路线的发展变化十分明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插混和增程式汽车销量增长迅速。2024 年插混车型销量占比达到 40%,较之前有大幅提升,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然而,进入 2025 年,形势发生了转变。今年 1 至 6 月,中国插混车型累计销售 252.1 万辆,同比增长 31.1%,但增速与之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2021 - 2024 年期间,中国 PHEV 车型增速分别为 140%、151.6%、84.7% 和 84.5% 。同期,纯电车型增速开始提升,1 至 6 月累计销售 441.5 万辆,同比增长 46.2%,此前两年,中国纯电车型增速分别为 24.9% 和 15.5% 。这一数据变化表明,纯电车型正重新夺回市场增长的主动权,市场开始向纯电动方向倾斜。
促使转型的关键因素
政策导向调整
政策在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早期,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政策对插混、增程式和纯电动车型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上牌优惠等。但随着行业的发展,政策导向逐渐发生变化。部分城市开始调整绿牌政策,对纯电动车型给予更多倾斜,如上海、北京等地取消或调整了对增程式车型的绿牌政策,使得增程式车型在这些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政策层面更加强调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鼓励车企加大纯电动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这对新能源车向纯电动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
电池技术的突破是纯电动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新的电池材料和技术应用,使得电池续航里程显著提升的同时,价格逐渐亲民。例如,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和不断提升的性能,在中低端车型上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整车成本。同时,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部分车型 30 分钟内即可将电量从 30% 充至 80%,进一步提升了纯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相比之下,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由于需要保留燃油发动机及相关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难以进一步降低,在成本竞争上逐渐处于劣势。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纯电动车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中充电桩的布局也日益密集,许多小区、商场、写字楼等场所都配备了充电桩。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已超过 600 万个,车桩比进一步优化。换电模式也在部分地区得到推广,蔚来等车企积极布局换电站,换电时间仅需几分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补能方式。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极大地缓解了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为纯电动车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企布局彰显转型趋势
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众多车企纷纷调整战略布局,加大在纯电动领域的投入。一些原本在插混和增程式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车企,也开始向纯电动转型。例如,理想汽车在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MEGA 后,尽管初期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但仍坚定布局纯电市场,表示后续的纯电车型将努力成为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梯队。小鹏汽车在坚持纯电路线的同时,也宣布迈入增程赛道,但这并不影响其在纯电技术上的持续深耕,推出了一系列续航更长、性能更优的纯电车型。而像特斯拉、蔚来等一直坚持纯电路线的车企,则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市场份额。此外,新入局的车企如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便押注纯电路线,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其第二款纯电车型也即将上市,进一步彰显了对纯电市场的信心。
前景展望
新能源车路线之争正逐渐走向尾声,向纯电动转型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但在转型过程中,仍需解决一些问题,如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回收利用率、优化充电体验等。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实现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