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批准对华出口AI芯片的背后:英伟达、AMD须上缴15%收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批准了英伟达公司(NVIDIA)和美国超微公司(AMD)对华出口AI芯片的许可证,但这一批准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引人瞩目的条件:这两家公司必须将其在中国市场销售芯片收入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
这一前所未有的条款,不仅让美国政府变相成为了两家芯片巨头的“商业合作伙伴”,更在国际贸易和科技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质疑。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据悉,此次协议主要涉及英伟达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美国商务部上周已向这两家公司颁发了出口许可证,使它们能够继续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这些特定的高性能芯片。然而,作为交换条件,英伟达和AMD分别需要将其在华销售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这一做法在美国出口管制史上尚属首次,以往企业只需遵守技术限制,而无需向政府“分红”。此次美国政府的操作,被业界称为“芯片税”。
据Bernstein分析师估计,若依照管制前英伟达的销售预测,预计2025年其H20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达到150万颗,预计可产生约230亿美元的收入。因此,15%的分成将为美国政府带来约34.5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数字引发了外界对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名义下,通过出口许可证牟利的质疑。
不过,该协议的达成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政策模式有着相似之处——通过施压企业,要求它们采取更多国内投资等措施,以换取政策上的优惠,以此刺激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这种策略在当前的协议中得到了延续,表明美国政府在科技竞争中采取了更加主动的姿态。
针对此事,英伟达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公司将遵守美国政府设定的参与全球市场的规则。他强调,尽管英伟达在过去几个月未能向中国出口H20芯片,但公司希望通过出口管制规则,使美国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这一表态显示出英伟达在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时,仍然愿意配合政府政策,以确保其市场地位和持续的业务发展。
而与此同时,AMD尚未对此事发表意见,外界也在等待其对这一协议的回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协议将对半导体行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中美两国日益紧张的科技竞争背景下。随着全球对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需求的不断增长,AI芯片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而政策的变化可能会重塑这一领域的格局。
这场“15%分成”的闹剧,折射出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策略转变——从“全面封锁”转向“有条件收割”。
有分析师指出,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得美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它们可能因为必须支付分成而降低利润;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在没有此类限制的情况下,更加积极地争夺中国市场。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政策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英伟达、AMD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