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DS18B20制作的温度测量模块,这款能显示正负值的单片机DS18B20测温模块是由电子乐屋源创制作,单片机驱动数码管的端口设置成推挽工作方式,这样使用整个显示电路比较简单,数码管段驱动端省去了限流电阻,数码管亮度显示通过程序控制通断时间实现。只使用了6只元件:一只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一个USB插口、一片STC12C4052单片机、一个4位一体共阳数码管,一个10uf贴片复位电容、一个10k的贴片复位电阻。

DS18B20制作的温度测量模块,这款能显示正负值的单片机DS18B20测温模块是由电子乐屋源创制作,单片机驱动数码管的端口设置成推挽工作方式,这样使用整个显示电路比较简单,数码管段驱动端省去了限流电阻,数码管亮度显示通过程序控制通断时间实现。只使用了6只元件:一只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一个USB插口、一片STC12C4052单片机、一个4位一体共阳数码管,一个10uf贴片复位电容、一个10k的贴片复位电阻。由于电路比较简单,这里直接给出PCB图,设计温度测量范围是:-9.9~99.9℃,下面是制作过程,文后附有源程序,源程序适合于STC1T单片机。下图是制作好的实物工作照片。

 

 

 

 

为了方便单片机爱好都仿制,附上源程序:注意(贴出来的程序可能头文件会发生变化,注意自己修改一下

//使用单片机内部RC振荡器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fr P1M0 = 0x91;

sfr P1M1 = 0x92;

sfr P3M0 = 0xB1;

sfr P3M1 = 0xB2;

#define ENABLE_ISP 0x84 //系统工作时钟<6MHz 时,对IAP_CONTR 寄存器设置此值

sbit temp=P1^7;

sbit LED0=P3^0; //C

sbit LED1=P1^4; // 小数点后一位

sbit LED2=P1^3; //个位

sbit LED3=P1^0; // 十位

sbit A=P1^1;

sbit B_B=P1^5;

sbit C=P3^2;

sbit D=P3^4;

sbit E=P3^5;

sbit F=P1^2;

sbit G=P3^1;

sbit H=P3^3; //小数点

uchar temp_low,zf,mz;

int temp_high;

int final_temp;

void dm(mz);

void delay(uint x) //(x+1)*6微

{

while(x--);

}

void delay_long(uint x)

{

uint i;

while(x--)

{

for(i=0;i<125;i++);

}

}

void init_ds18b20()//初始化

{

temp=1;//复位

delay(6);//稍作延时

temp=0;

delay(145);//延时大于480us(520us)

temp=1;

delay(14);//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过了检测信号的时间了

void read_signal()//读取应答脉冲

{

while(temp);

while(~temp)//检测到应答脉冲

{

delay(7);

break;

}

}

bit readbit_ds18b20()

{

bit b;

temp=1;

delay(6);//稍作延时

temp=0;

delay(2);//保持低最少1us(4us)

temp=1;

delay(4);//延时15us以后输出数据有效(23us)

b=temp;

delay(20);//读时间间隙不少于60us(71us)

return(b);

}

void writebyte_ds18b20(uchar b)//写0写1一起完成

{

int i,j;

uchar btemp;

temp=1;

for(i=0;i<8;i++)

{

j=0;

btemp=b&0x01;

b>>=1;

if(btemp==0)

{

temp=0;

delay(18);//保持拉低在60us以上(71us)

temp=1;

}

else

{

temp=0;

j++;//15us之内拉高

temp=1;

delay(18);//整个写时序时间在60us以上(71us)

}

}

}

void temp_convert()

{

init_ds18b20();//初始化

read_signal();//读取应答脉冲

delay_long(4);

writebyte_ds18b20(0xcc);//跳过验证序列号命令,若单线上有多个ds18b20,则不可用这个命令

writebyte_ds18b20(0x44);//启动温度转换命令

}

char readbyte_ds18b20()

{

uint i;

uchar a,b;

b=0;

for(i=0;i<8;i++)

{

a=readbit_ds18b20();

b=(a<

}

return(b);

}

uint read_ds18b20()

{

int y;

float yy;

init_ds18b20();//初始化

read_signal();//读取应答脉冲

delay_long(4);

writebyte_ds18b20(0xcc);//跳过验证序列号命令

writebyte_ds18b20(0xbbe);//读取内部ROM的数据

temp_low=readbyte_ds18b20();//读数据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temp_high=readbyte_ds18b20();

y=temp_high;

y<<=8;

y=y|temp_low;//整合为一个int型

yy=y*0.0625;//12位精度为0.0625

y=yy*10+0.5;

return(y);

}

void display(uint x)

{

uchar sw,gw,xs;

sw=x/100;

gw=x0/10; //个位

xs=x; //小数

if(zf==1)

{

sw=11;

}

else

{

if(sw==0)

{

sw=12;

}

}

dm(sw);

LED3=1;

delay(30);

LED3=0;

delay(10);

dm(gw);

LED2=1;

delay(30);

LED2=0;

delay(10);

dm(13);

LED2=1;

delay(10);

LED2=0;

delay(10);

dm(xs);

LED1=1;

delay(30);

LED1=0;

delay(10);

dm(10);

LED0=1;

delay(30);

LED0=0;

delay(10);

}

void dm(mz)

{

switch(mz)

{

case 0:A=0;B_B=0;C=0;D=0;E=0;F=0;G=1;H=1;break;

case 1:A=1;B_B=0;C=0;D=1;E=1;F=1;G=1;H=1;break;

case 2:A=0;B_B=0;C=1;D=0;E=0;F=1;G=0;H=1;break;

case 3:A=0;B_B=0;C=0;D=0;E=1;F=1;G=0;H=1;break;

case 4:A=1;B_B=0;C=0;D=1;E=1;F=0;G=0;H=1;break;

case 5:A=0;B_B=1;C=0;D=0;E=1;F=0;G=0;H=1;break;

case 6:A=0;B_B=1;C=0;D=0;E=0;F=0;G=0;H=1;break;

case 7:A=0;B_B=0;C=0;D=1;E=1;F=1;G=1;H=1;break;

case 8:A=0;B_B=0;C=0;D=0;E=0;F=0;G=0;H=1;break;

case 9:A=0;B_B=0;C=0;D=0;E=1;F=0;G=0;H=1;break;

case 10:A=0;B_B=1;C=1;D=0;E=0;F=0;G=1;H=1;break; //C

case 11:A=1;B_B=1;C=1;D=1;E=1;F=1;G=0;H=1;break; //-

case 12:A=1;B_B=1;C=1;D=1;E=1;F=1;G=1;H=1;break; //不显示

case 13:A=1;B_B=1;C=1;D=1;E=1;F=1;G=1;H=0;break; //小数点

}

}

void main(void)

{

P1M0 = 0x00;

P1M1 = 0x19;

P3M0=0x00;

P3M1=0x01;

LED0=0; //C

LED1=0; // 小数点后一位

LED2=0; //个位

LED3=0; // 十位

read_ds18b20();

temp_convert();

delay_long(5);

delay_long(2000);//delay(5)就是延时555us

while(1)

{

temp_convert();

delay_long(5);

final_temp=read_ds18b20();

if(final_temp<0)

{

final_temp=-(final_temp-1);

zf=1;

}

else zf=0;

display(final_temp);

}

}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各类温度测量场景中,热电偶作为一种常用的测温元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测量精度往往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解决热电偶的抗干扰问题成为确保温度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关键字: 热电偶 抗干扰 温度测量

热电偶(thermocouple)作为工业接触式温度测量的核心元件,以其直接的温度测量能力及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热电动势信号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测温场合。这种转换过程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实现,将热电势信号准确转换为...

关键字: 热电偶 温度测量 工业自动化

电阻温度检测器(RTD)温度测量系统是否有一致的误差?高精度的RTD温度测量系统可以设计而不需要校准吗?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RTD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误差补偿的方法,在不需要校准的情况下,在-25℃到+140℃的范围...

关键字: RTD 温度测量 PT100

一般来说,励磁电流越大,温度测量的灵敏度就越高,从而提高了温度测量的性能。然而,较大的励磁电流并不总是更好的。一方面,激发电流在RTD上产生的热能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自热效应越大,这可能对温度测量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字: RTD 温度测量 激励源

在计算系统的理论性能后,有必要通过测量验证系统的实际性能。对于温度测量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测量温度值与真实温度值之间的误差。因此,为了测量这一规格,需要一个精确的、大范围的温度源。偶然校准具有丰富的温度校准经验,其产...

关键字: RTD 温度测量 误差分析

接上一篇,尽管14条RTD测量通道的温度测量误差曲线具有一致的趋势,但由于产量的变化,它们的斜率和截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为了对这一过程产生的所有RTD测量通道进行误差补偿,需要找到14条温度测量误差曲线所包围的区域...

关键字: RTD 温度测量 误差校准

DS18B20是常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

关键字: ds18b20 温度传感器 数字信号

您是否想过如何设计一个具有高电磁兼容性(EMC)性能的精密温度测量系统?本文将讨论精密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考虑因素,以及如何在保持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的EMC性能。我们将以RTD温度测量为例介绍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以便我...

关键字: ADI EMC 温度测量

以下内容中,小编将对热电阻安装要求以及热电阻采用二线制的优势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介绍和阐述,希望本文能帮您增进对热电阻的了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字: 热电阻 二线制 温度测量

#51单片机#DS18B20硬件原理以及通信的工作时序

关键字: ds18b20 通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