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
[导读]  目前比较流行的低成本、超小占用空间方案设计基本都是采用PSR原边反馈反激式,通过原边反馈稳压省掉电压反馈环路(TL431和光耦)和较低的EMC辐射省掉Y电容,不仅省成本

  目前比较流行的低成本、超小占用空间方案设计基本都是采用PSR原边反馈反激式,通过原边反馈稳压省掉电压反馈环路(TL431和光耦)和较低的EMC辐射省掉Y电容,不仅省成本而且省空间,得到很多电源工程师采用。

  下面结合实际来讲讲我对PSR原边反馈开关电源设计的“独特”方法——以实际为基础。

  要求条件:

  全电压输入,输出5V/1A,符合能源之星2之标准,符合IEC60950和EN55022安规及EMC标准。因充电器为了方便携带,一般都要求小体积,所以针对5W的开关电源充电器一般都采用体积较小的EFD-15和EPC13的变压器,此类变压器按常规计算方式可能会认为CORE太小,做不到,如果现在还有人这样认为,那你就OUT了。

  磁芯以确定,下面就分别讲讲采用EFD15和EPC13的变压器设计5V/1A5W的电源变压器。

  1.EFD15变压器设计

  目前针对小变压器磁芯,特别是小公司基本都无从得知CORE的B/H曲线,因PSR线路对变压器漏感有所要求。

  所以从对变压器作最小漏感设计入手:

  已知输出电流为1A,5W功率较小,所以铜线的电流密度选8A/mm2,

  次级铜线直径为:SQRT(1/8/3.14)*2=0.4mm。

  通过测量或查询BOBBIN资料可以得知,EFD15的BOBBIN的幅宽为9.2mm。

  因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0.4mm的三重绝缘线实际直径为0.6mm。

  为了减小漏感把次级线圈设计为1整层,次级杂数为:9.2/0.6mm=15.3Ts,取15Ts。

  因IC内部一般内置VDS耐压600~650V的MOS,考虑到漏感尖峰,需留50~100V的应力电压余量,所以反射电压需控制在100V以内,

  得:(Vout+VF)*n<100,即:n<100/(5+1),n<16.6,

  取n=16.5,得初级匝数NP=15*16.5=247.5

  取NP=248,代入上式验证,(Vout+VF)*(NP/NS)<100,

  即(5+1)*(248/15)=99.2<100,成立。

  确定NP=248Ts.

  假设:初级248Ts在BOBBIN上采用分3层来绕,因多层绕线考虑到出线间隙和次层以上不均匀,需至少留1Ts余量(间隙)。

  得:初级铜线可用外径为:9.2/(248/3+1)=0.109mm,对应的实际铜线直径为0.089mm,太小(小于0.1mm不易绕制),不可取。

  假设:初级248Ts在BOBBIN上采用分4层来绕,初级铜线可用外径为:9.2/(248/4+1)=0.146mm,对应的铜线直径为0.126mm,实际可用铜线直径取0.12mm。

  IC的VCC电压下限一般为10~12V,考虑到至少留3V余量,取VCC电压为15V左右,

  得:NV=Vnv/(Vout+VF)*NS=15/(5+1)*15=37.5Ts,取38Ts。

  因PSR采用NV线圈稳压,所以NV的漏感也需控制,仍然按整层设计,

  得:NV线径=9.2/(38+1)=0.235mm,对应的铜线直径为0.215mm,实际可用铜线直径取0.2mm。也可采用0.1mm双线并饶。

  到此,各线圈匝数就确定下来了。

  绕完屏蔽后,保TAPE1层;

  再绕初级,按以上计算的分4层绕制,完成后包TAPE1层;

  为减小初次级间的分布电容对EMC的影响,再用0.1mm的线绕一层屏蔽,包TAPE1层;

  再绕次级,包TAPE1层;

  再绕反馈,包TAPE2层。

  可能有人会说:怎么没有计算电感量?因前面说了,CORE的B/H不确定,所以得先从确定饱和AL值下手。

  把变压器CORE中柱研磨一点,然后装上以上方式绕好的线圈装机,并用示波器检测Rsenes上的波形,见下图中R5。

  输入AC90V/50Hz,慢慢加载,观察CORE有没有饱和,如果有饱和迹象,拆下再研磨……直到负载到1.1~1.2A刚好出现一点饱和迹象。(此波形需把波形放大到满屏观察最佳)

  OK,拆下变压器测量电感量,此时所测得的电感量作为最大值依据,再根据厂商制造能力适当留+3%~+5%的误差范围和余量,如:测量为2mH,则取2-2*0.05=1.9mH,误差为+/-0.1mH。

  现在再来验证以上参数变压器BOBBIN的绕线空间。

  已知:E1和E2铜线直径为0.1mm,实际外径为0.12mm;

  NP铜线直径为0.12mm,实际外径为0.14mm;

  NS铜线直径为0.4mm,实际外径为0.6mm;

  TAPE采用0.025mm厚的麦拉胶纸。

  A.

  NV若采用铜线直径为0.2mm,实际外径为0.22mm

  线包单边厚度为:E1+TAPE+NP+TAPE+E2+TAPE+NS+TAPE+NV+TAPE

  =0.12+0.025+0.14*4+0.025+0.12+0.025+0.6+0.025+0.22+0.025*2=1.77mm.

  B.

  NV若采用铜线直径为0.1mm双线并饶,实际外径为0.12mm

  线包单边厚度为:E1+TAPE+NP+TAPE+E2+TAPE+NS+TAPE+NV+TAPE

  =0.12+0.025+0.14*4+0.025+0.12+0.025+0.6+0.025+0.12+0.025*2=1.67mm.

  测量或查EFD15的BOBBIN的单边槽深为2.0mm,所以以上2种方式绕制的变压器都可行。

  2.EPC13的变压器设计

  依然沿用以上设计方法,测量或查BOBBIN资料可得EPC13BOBBIN幅宽为6.8mm,

  次级匝数为:6.8/0.6=11.3Ts,取11Ts.

  初级匝数为:11*16.5=181.5Ts,取182Ts.

  反馈匝数为:15/(5+1)*11=27.5Ts,取28Ts.

  EPC13的绕线方式同EFD15,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以上变压器设计出的各项差数是以控制漏感为出发点的,各项参数(肖特基的VF,MOS管的电压应力余量……)都是零界或限值,实际设计中会因次级绕线同名端对应输出PIN位出现交叉,或输出飞线套铁氟龙套管,或供应商的制程能力,都会使次级线圈减少1~2圈,对应的初级和反馈也需根据匝比减少圈数;另,目前市场的竞争导致制造商把IC内置MOS管的VDS耐压减小一点来节省成本,为保留更大的电压应力余量,需再减少初级匝数;以上的修改都会对EMC辐射造成负面影响,对应的取舍还需权衡,但前提是必须使产品工作在DCM模式。

  从08年市场上推出PSR原边反馈方案到现在我一直都有在用此方案设计产品,回顾看看,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品牌的PSR方案,但相对以前刚推出的PSR控制IC来说,有因市场反映不良而不断改进的部分,但也有因为恶性竞争而COSTDOWN的部分。主要讲讲COSTDOWN的部分。

  因受一些品牌在IC封装工艺上的专利限制,所以目前大部分的内置MOS的IC(不仅是PSR控制IC,也包括PWM控制IC)采用的是在基板上置入控制晶圆和MOS晶圆,之间用金线作跳线连接,这样就有2个问题产品了:

  1.金线带来的EMC辐射。

  2.研制控制晶圆的公司可以自己控制控制晶圆的成本,但MOS晶圆一般采用的从MOS晶圆生产上购买,这样一来,MOS晶圆的成本控制也成为IC成本控制的案上肉。

  辐射可以采用优化设计来控制。

  但MOS晶圆的COSTDOWN的路径来源于降低其VDS的耐压,目前已有很多不同品牌的IC将VDS为650V的内置MOS降到620~630V,甚至560~600V。这样一来,只控制漏感降低VDS峰值电压是不够的,所以还需为VDS保留更大的电压应力余量。

  下面再以EPC13为实例,讲讲优化设计后的变压器设计。

  方法同上,先计算出次级,因考虑到输出飞线套铁氟龙套管或输出线与BOBBINPIN位交叉,所以需预留1匝空间,得:次级匝数为:6.8/0.6-1=10.3,取10Ts.

  再计算初级匝数,因考虑到为MOS管留更大的电压应力余量,所以反射电压取之前的75%

  得:(Vout+VF)*n<100*75%

  输出5V/1A,采用2A/40V的肖特基即可,2A/40V的肖特基其VF值一般为0.55V。

  代入上式得:n<13.51,

  取13.5,得NP=10*13.5=135Ts.

  代入上式验证(5+0.55)*(135/10)=74.925<75,成立。

  确定NP=135Ts.

  下面再计算反馈匝数,

  依然取反馈电压为15V,

  得,15/(5+0.55)*10=27Ts.

  下面来确定绕线顺序。

  因要工作在DCM模式,且采用无Y设计,DI/DT比较大,变压器磁芯研磨气隙会产生穿透力强杂散磁通导致线圈测试涡流,影响EMC噪音,所以需先在BOBBIN上采用0.1mm直径的铜线绕满一层作为屏蔽,且引出端接NV的地线。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从电动出行到绿色算力,以全领域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AI 数据中心 电源

中国,北京-2025年9月4日-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供货商Lotus Microsystems ApS与全球排名前十大的代理商益登科技(TWSE: 3048)今日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亚太地区战略性代理合作协议。

关键字: 电源 热管理 电子设计

-三款新器件助力提升工业设备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关键字: SiC MOSFET 开关电源

【2025年8月28日,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关键字: 数据中心 电源 AI

现代社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工智能 (AI) 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包括数据的创建、处理和存储。AI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汽车到购物方式无所不在。在工业领域,边缘计算改变了制造业,创造了一个...

关键字: 微处理器 电源 人工智能

在电子设备的世界里,稳定的电源供应如同基石,支撑着各种电路和器件的正常运行。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作为两种主流的电源类型,各自有着独特的工作方式、性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深入了解它们,对于电子工程师进行合理的电源选型和...

关键字: 线性稳压 开关稳压 电源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角落。从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类精密设备,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而开关电源系统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供电部件,其性能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关键字: 开关电源 雷电 浪涌

开关电源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显著优势,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干扰(EMI)。这种干扰不仅会影响自身性能,还可能对周围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干扰。因...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电磁干扰 高频

大多数 ADC、DAC 和其他混合信号器件数据手册是针对单个 PCB 讨论接地,通常是制造商自己的评估板。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多卡或多 ADC/DAC 系统时,就会让人感觉困惑茫然。通常建议将 PCB 接地层分为模拟层和数字...

关键字: 混合信号 电源设计

器件失效的元凶主要包括电气过应力(EOS)、静电放电(ESD)、温度异常、机械应力、环境腐蚀及设计缺陷等。 ‌

关键字: 元器件 电源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