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引言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已得到成熟而广泛的应用,目前以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重要方式。它能提供话音、短消息、数据等多种业务。短消息服务是gsm网络的一项重要业务,在远距离监控、数据采集、gps定位、无线报警、缴费通知、车辆调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gsm模块通常都提供uart串行接口,因此很容易和单片机在物理层上互联。使用符合gsm07.05和gsm07.07标准的at指令集,可以使gsm模块方便地完成短消息接收/发送等各种操作。其通信框图如图1所示。 移动设备me主要负责与gsm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终端适配器ta负责me与外部终端设备te的信息交换,at指令就是在ta与te之间传送的。te可以是pc,或者是单片机系统,通过at指令与me进行信息交互。现在市场上的gsm模块,如tc35、falcom等,都把me和ta集成在一起,这样整个通信就变成了te与gsm模块之间的通信了。 一般地,gsm模块在处理短消息时,采用一问一答的信息交互方式,这比较符合at指令集的精神。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模块接收到短消息并存储起来,用户再用查询方式,发送指令“at+cmgl”或“at+cmgr”,使短消息传送到te,这中间会有一定的延时。另外,由于sim卡容量有限,要保证短消息及时准备地接收,还要经常删除sim卡中的短消息,这样多次的读写操作,势必会影响sim卡的寿命。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软件设置,使短消息不通过sim卡,而直接发送至终端设备。本文给出一种在嵌入式系统中实时处理短消息的实现方法,当移动设备gsm模块接收到短消息时,直接将消息转发到终端设备,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1 硬件接口实现 一般,gsm无线通信控制终端采用标准的gsm模块进行二次开发,目前市场上很多,如tc35、falcom、wismo3等。它们都具备gsm无线通信的全部功能,支持gsm07.05,gsm07.07所定义的at指令集。 在本设计中,采用的gsm通信模块为falcomc2d,单片机使用的是atmel公司的高速8位处理器atmega128。atmega128内部集成有4kb的ram,4kb的eeprom,128kb的flash,以及2个uart串行接口等。其高速和大容量ram的特性,为处理短消息这样的大数据包提供了便利;同时,节省了外围器件,使得硬件结构简化,提高系统可靠性。中文液晶屏用来显示接收到的中英文短信。系统的硬件接口框图如图2所示。 2 系统参数设置 短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控制模式有三种:block模式、pdu模式和text模式。使用block模式需要手机生产厂家提供驱动支持。目前,pdu模式已取代block模式,而text模式不支持中文。因此,为了系统的通用性,兼容中英文短消息的发送接收,本系统使用pdu模式来处理短消息。 在进行系统设置前,先简要说明一下短消息类(class)的概念:根据指定存储的位置,短消息分为class0-3四个类,也可以不指定类别(no class),由移动设备按默认设置进行处理,存储到内存或者sim卡中。在tpdu的tp-dcs字节中,当bit7-bit4为00x1、1111时,bit1-bit0指示消息所属类。 00——class 0,可直接显示。 01——class 1,默认储存在me内存中。 02——class 2,储存在sim卡中。 03——class 3,可直接传输到终端设备te。 默认的短消息存在sim卡中,无类别的短消息通常也存在sim卡中。 gsm modem一般都支持一条“at+cnmi”指令,用于设定当有某类短消息到达时,如何处理它——只储存在制定的内存(易失的/非易失的)中;先储存后通知te;直接转发到te,等等。 “at+cnmi”指令语法为: at+cnmi=<mode>,<mt>,<bm>,<ds>,<bfr> (1)<mode>控制通知te的方式。 0——先将通知缓存起来,再按照<mt>的值进行发送。 1——在数据线空闲的情况下,通知te,否则,不通知te。 2——数据线空闲时,直接通知te;否则先将通知缓存起来,待数据线空闲时再行发送。 3——直接通知te。在数据线被占用的情况下,通知te的消息将混合在数据中一起传输。 (2)<mt>设置短消息存储和通知te的内容。 0——接受的短消息存储到默认的内存位置(包括class 3),不通知te。 1——接收的短消息储存到默认的内存位置,并且向te发出通知(包括class 3)。通知的形式为: +cmti:”sm”,<index> 2——对于class 2短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工业物联网设备部署中,Modbus通信故障是导致系统停机的首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超过60%的现场问题源于通信配置错误或数据解析异常。本文从嵌入式系统开发视角,系统阐述Modbus通信调试的方法论,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如何高...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Modbus通信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看门狗(Watchdog Timer, WDT)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其初始化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本文从硬件架构、软件流程、安全规范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看门狗初始化的最佳实践...

关键字: 单片机 看门狗 嵌入式系统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是使系统能够从数据中学习、进行推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性能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通常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和功能强大的GPU,但在微控制器(MCU)等资源受限的器件上部署这些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Zephyr开源项目由Linux基金会维护,是一个针对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优化的小型、可缩放、多体系结构实时操作系统(RTOS)。近年来,Zephyr RTOS在嵌入式开发中的采用度逐步增加,支持的开发板和传感器不断增加...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软件开发 实时操作系统 Zephyr项目

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代码执行效率和内存占用始终是开发者需要权衡的核心问题。内联函数(inline functions)和宏(macros)作为两种常见的代码展开技术,在性能、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本文...

关键字: 内联函数 嵌入式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和服务器开发中,日志系统是故障排查和运行监控的核心组件。本文基于Linux环境实现一个轻量级C语言日志库,支持DEBUG/INFO/WARN/ERROR四级日志分级,并实现按大小滚动的文件轮转机制。该设计在某...

关键字: C语言 嵌入式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和底层驱动开发中,C语言因其高效性和可控性成为主流选择,但缺乏原生单元测试支持成为开发痛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宏定义和测试用例管理的轻量级单元测试框架方案,通过自定义断言宏和测试注册机制,实现无需外部依赖的嵌入...

关键字: C语言 嵌入式系统 驱动开发

在嵌入式系统与驱动开发中,内存映射I/O(Memory-Mapped I/O, MMIO)是一种将硬件寄存器映射到处理器地址空间的技术,允许开发者通过指针直接读写寄存器,实现高效、低延迟的硬件控制。本文通过C语言实战案例...

关键字: 内存映射 I/O操作 嵌入式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多线程编程中,程序崩溃、内存越界等复杂问题常令开发者困扰。GDB作为强大的调试工具,其条件断点和内存查看功能可精准定位隐蔽缺陷。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这些高级功能的应用,帮助开发者提升调试效率。

关键字: GDB 嵌入式系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