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教程
[导读]顾名思义,消息队列就是一些消息的列表。用户可以从消息队列中添加消息和读取消息等。从这点上看,消息队列具有一定的FIFO特性,但是它可以实现消息的随机查询,比FIFO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这些消息又是存在于内核中的,由“队列ID”来标识。

8.6消息队列8.6.1消息队列概述

顾名思义,消息队列就是一些消息的列表。用户可以从消息队列中添加消息和读取消息等。从这点上看,消息队列具有一定的FIFO特性,但是它可以实现消息的随机查询,比FIFO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这些消息又是存在于内核中的,由“队列ID”来标识。

8.6.2消息队列的应用1.函数说明

消息队列的实现包括创建或打开消息队列、添加消息、读取消息和控制消息队列这4种操作。其中创建或打开消息队列使用的函数是msgget(),这里创建的消息队列的数量会受到系统消息队列数量的限制;添加消息使用的函数是msgsnd()函数,它把消息添加到已打开的消息队列末尾;读取消息使用的函数是msgrcv(),它把消息从消息队列中取走,与FIFO不同的是,这里可以指定取走某一条消息;最后控制消息队列使用的函数是msgctl(),它可以完成多项功能。

2.函数格式

表8.23列举了msgget()函数的语法要点。

表8.23 msgget()函数语法要点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shm.h>

函数原型

intmsgget(key_tkey,intmsgflg)

函数传入值

key:消息队列的键值,多个进程可以通过它访问同一个消息队列,其中有个特殊值IPC_PRIVATE。它用于创建当前进程的私有消息队列

msgflg:权限标志位

函数返回值

成功:消息队列ID

出错:-1

表8.24列举了msgsnd()函数的语法要点。

表8.24 msgsnd()函数语法要点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shm.h>

函数原型

intmsgsnd(intmsqid,constvoid*msgp,size_tmsgsz,intmsgflg)

函数传入值

msqid:消息队列的队列ID

msgp:指向消息结构的指针。该消息结构msgbuf通常为:
structmsgbuf

{

longmtype;/*消息类型,该结构必须从这个域开始*/

charmtext[1];/*消息正文*/
}

msgsz:消息正文的字节数(不包括消息类型指针变量)

msgflg:

IPC_NOWAIT若消息无法立即发送(比如:当前消息队列已满),函数会立即返回

0:msgsnd调阻塞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函数返回值

成功:0

出错:-1

表8.25列举了msgrcv()函数的语法要点。

表8.25 msgrcv()函数语法要点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shm.h>

函数原型

intmsgrcv(intmsgid,void*msgp,size_tmsgsz,longintmsgtyp,intmsgflg)

函数传入值

msqid:消息队列的队列ID

msgp:消息缓冲区,同于msgsnd()函数的msgp

msgsz:消息正文的字节数(不包括消息类型指针变量)

msgtyp:

0:接收消息队列中第一个消息

大于0:接收消息队列中第一个类型为msgtyp的消息

小于0:接收消息队列中第一个类型值不小于msgtyp绝对值且类型值又最小的消息

函数传入值

msgflg:

MSG_NOERROR:若返回的消息比msgsz字节多,则消息就会截短到msgsz字节,且不通知消息发送进程

IPC_NOWAIT若在消息队列中并没有相应类型的消息可以接收,则函数立即返回

0:msgsnd()调用阻塞直到接收一条相应类型的消息为止

函数返回值

成功:0

出错:-1

表8.26列举了msgctl()函数的语法要点。

表8.26 msgctl()函数语法要点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shm.h>

函数原型

intmsgctl(intmsgqid,intcmd,structmsqid_ds*buf)

函数传入值

msqid:消息队列的队列ID

cmd:

命令参数

IPC_STAT:读取消息队列的数据结构msqid_ds,并将其存储在buf指定的地址中

IPC_SET:设置消息队列的数据结构msqid_ds中的ipc_perm域(IPC操作权限描述结构)值。这个值取自buf参数

IPC_RMID:从系统内核中删除消息队列

buf:描述消息队列的msgqid_ds结构类型变量

函数返回值

成功:0

出错:-1

3.使用实例

这个实例体现了如何使用消息队列进行两个进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包括消息队列的创建、消息发送与读取、消息队列的撤消和删除等多种操作。

消息发送端进程和消息接收端进程之间不需要额外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在该实例中,发送端发送的消息类型设置为该进程的进程号(可以取其他值),因此接收端根据消息类型确定消息发送者的进程号。注意这里使用了函数fotk(),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和关键字产生标准的key。以下是消息队列发送端的代码:

/*msgsnd.c*/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msg.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defineBUFFER_SIZE512

structmessage

{

longmsg_type;

charmsg_text[BUFFER_SIZE];

};

intmain()

{

intqid;

key_tkey;

structmessagemsg;

/*根据不同的路径和关键字产生标准的key*/

if((key=ftok(".",'a'))==-1)

{

perror("ftok");

exit(1);

}

/*创建消息队列*/

if((qid=msgget(key,IPC_CREAT|0666))==-1)

{

perror("msgget");

exit(1);

}

printf("Openqueue%d\n",qid);

while(1)

{

printf("Entersomemessagetothequeue:");

if((fgets(msg.msg_text,BUFFER_SIZE,stdin))==NULL)

{

puts("nomessage");

exit(1);

}

msg.msg_type=getpid();

/*添加消息到消息队列*/

if((msgsnd(qid,&msg,strlen(msg.msg_text),0))<0)

{

perror("messageposted");

exit(1);

}

if(strncmp(msg.msg_text,"quit",4)==0)

{

break;

}

}

exit(0);

}

以下是消息队列接收端的代码:

/*msgrcv.c*/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msg.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defineBUFFER_SIZE512

structmessage

{

longmsg_type;

charmsg_text[BUFFER_SIZE];

};

intmain()

{

intqid;

key_tkey;

structmessagemsg;

/*根据不同的路径和关键字产生标准的key*/

if((key=ftok(".",'a'))==-1)

{

perror("ftok");

exit(1);

}

/*创建消息队列*/

if((qid=msgget(key,IPC_CREAT|0666))==-1)

{

perror("msgget");

exit(1);

}

printf("Openqueue%d\n",qid);

do

{

/*读取消息队列*/

memset(msg.msg_text,0,BUFFER_SIZE);

if(msgrcv(qid,(void*)&msg,BUFFER_SIZE,0,0)<0)

{

perror("msgrcv");

exit(1);

}

printf("Themessagefromprocess%d:%s",msg.msg_type,msg.msg_text);

}while(strncmp(msg.msg_text,"quit",4));

/*从系统内核中移走消息队列*/

if((msgctl(qid,IPC_RMID,NULL))<0)

{

perror("msgctl");

exit(1);

}

exit(0);

}

以下是程序的运行结果。输入“quit”则两个进程都将结束。

$./msgsnd

Openqueue327680

Entersomemessagetothequeue:firstmessage

Entersomemessagetothequeue:secondmessage

Entersomemessagetothequeue:quit

$./msgrcv

Openqueue327680

Themessagefromprocess6072:firstmessage

Themessagefromprocess6072:secondmessage

Themessagefromprocess6072:quit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CPU亲和度通过限制进程或线程可以运行的CPU核心集合,使得它们只能在指定的CPU核心上执行。这可以减少CPU缓存的失效次数,提高缓存命中率,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场景中,消息队列作为系统解耦的核心组件,通过异步传输机制提升系统吞吐量与容错能力。而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则是确保消息可靠传递的关键技术,不同协议针对物联网场景的特性设计了差异化的实现方案。...

关键字: M2M 消息队列

在Linux系统性能优化中,内存管理与网络连接处理是两大核心领域。vm.swappiness与net.core.somaxconn作为关键内核参数,直接影响系统在高负载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本文通过实战案例解析这两个...

关键字: Linux 内存管理

对于LLM,我使用b谷歌Gemini的免费层,所以唯一的成本是n8n托管。在使用了n8n Cloud的免费积分后,我决定将其托管在Railway上(5美元/月)。然而,由于n8n是开源的,您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它,而...

关键字: 人工智能 n8n Linux

在Linux系统管理中,权限控制是安全运维的核心。本文通过解析/etc/sudoers文件配置与组策略的深度应用,结合某金融企业生产环境案例(成功拦截98.7%的非法提权尝试),揭示精细化权限管理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命令别...

关键字: Linux 用户权限 sudoers文件

Linux内核中的信号量(Semaphore)是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同步原语,它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信号量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从而防止系统过载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云计算与容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Linux网络命名空间(Network Namespace)已成为构建轻量级虚拟网络的核心组件。某头部互联网企业通过命名空间技术将测试环境资源消耗降低75%,故障隔离效率提升90%。本...

关键字: Linux 云计算

在Linux内核4.18+和主流发行版(RHEL 8/Ubuntu 20.04+)全面转向nftables的背景下,某电商平台通过迁移将防火墙规则处理效率提升40%,延迟降低65%。本文基于真实生产环境案例,详解从ipt...

关键字: nftables Linux

在Linux设备驱动开发中,等待队列(Wait Queue)是实现进程睡眠与唤醒的核心机制,它允许进程在资源不可用时主动放弃CPU,进入可中断睡眠状态,待资源就绪后再被唤醒。本文通过C语言模型解析等待队列的实现原理,结合...

关键字: 驱动开发 C语言 Linux

在Unix/Linux进程间通信中,管道(pipe)因其简单高效被广泛使用,但默认的半双工特性和无同步机制容易导致数据竞争。本文通过父子进程双向通信案例,深入分析互斥锁与状态机在管道同步中的应用,实现100%可靠的数据传...

关键字: 管道通信 父子进程 Linu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