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软件
[导读]Linux下用Busy Box制作Ramdisk全过程

1 建立根文件系统结构


#mkdir rootfs



#cd rootfs


#mkdir bin dev etc lib proc sbin tmp usr var


#chmod 1777 tmp


#mkdir usr/bin usr/lib usr/sbin


#mkdir var/lib var/lock var/log var/run var/tmp


#chmod 1777 var/tmp



2 准备链接库


#cd ${OBJ_LIB}/lib (${OBJ_LIB}是交叉编译环境的目录)


#for file in libc libcrypt libdl libm


>libpthread libresolv libutil


>do


>cp $file-*.so /home/fortis/rootfs/lib


>cp -d $file.so.[*0-9] /home/fortis/rootfs/lib


>done


#cp -d ld*.so* /home/fortis/rootfs/lib



3 使用busybox制作系统应用程序


3.1 下载busybox(http://www.busybox.net/)并解压。

3.2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配置Busybox

$make menuconfig

Busybox Settings >

General Configuration >

[*] Support for devfs

Build Options >

[*]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

/* 将busybox编译为静态连接,少了启动时找动态库的麻烦 */

[*] Do you want to build BusyBox with a Cross Compiler?

(/usr/local/arm/3.3.2/bin/armlinux)

Cross Compiler prefix/* 指定交叉编译工具路径 */

Init Utilities >


[*] init

[*] Support reading an inittab file

/* 支持init读取/etc/inittab配置文件,一定要选上 */

Shells >

Choose your default shell (ash) >

/* (X) ash 选中ash,这样生成的时候才会生成bin/sh文件

* 看看我们前头的linuxrc脚本的头一句:

* #!/bin/sh 是由bin/sh来解释执行的

*/

[*] ash

Coreutils >

[*] cp

[*] cat

[*] ls

[*] mkdir

[*] echo (basic SuSv3 version taking no options)

[*] env

[*] mv

[*] pwd

[*] rm

[*] touch

Editors >

[*] vi

Linux System Utilities >

[*] mount

[*] umount

[*] Support loopback mounts

[*] Support for the old /etc/mtab file

Networking Utilities >

[*] inetd

/*

* 支持inetd超级服务器


*/

3.3 编译并安装Busybox

$make TARGET_ARCH=arm CROSS=armlinux

PREFIX=/home/arm/dev_home/rootfs/my_rootfs/ all install

PREFIX指明安装路径:就是我们根文件系统所在路径。


4 准备所需的设备文件


可以直接拷贝宿主机上的,或者自建几个就是。



#cd rootfs/dev


#mknod -m 600 console c 5 1


5 创建linuxrc文件

内容如下:

$ vim rootfs/linuxrc

#!/bin/sh


echo "Hello linux ,gggggg"


exec /sbin/init

然后修改权限:chmod 775 linuxrc



6 制作initrd映象文件


#mkdir initrd


#dd if=/dev/zero of=initrd.img bs=1k count=8192


#/sbin/mke2fs -F -v -m0 initrd.img


#mount -o loop initrd.img initrd


#cp -av rootfs/* initrd


#umount


#gzip -9 initrd.img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CPU亲和度通过限制进程或线程可以运行的CPU核心集合,使得它们只能在指定的CPU核心上执行。这可以减少CPU缓存的失效次数,提高缓存命中率,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Linux系统性能优化中,内存管理与网络连接处理是两大核心领域。vm.swappiness与net.core.somaxconn作为关键内核参数,直接影响系统在高负载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本文通过实战案例解析这两个...

关键字: Linux 内存管理

对于LLM,我使用b谷歌Gemini的免费层,所以唯一的成本是n8n托管。在使用了n8n Cloud的免费积分后,我决定将其托管在Railway上(5美元/月)。然而,由于n8n是开源的,您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它,而...

关键字: 人工智能 n8n Linux

在Linux系统管理中,权限控制是安全运维的核心。本文通过解析/etc/sudoers文件配置与组策略的深度应用,结合某金融企业生产环境案例(成功拦截98.7%的非法提权尝试),揭示精细化权限管理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命令别...

关键字: Linux 用户权限 sudoers文件

Linux内核中的信号量(Semaphore)是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同步原语,它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信号量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从而防止系统过载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云计算与容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Linux网络命名空间(Network Namespace)已成为构建轻量级虚拟网络的核心组件。某头部互联网企业通过命名空间技术将测试环境资源消耗降低75%,故障隔离效率提升90%。本...

关键字: Linux 云计算

在Linux内核4.18+和主流发行版(RHEL 8/Ubuntu 20.04+)全面转向nftables的背景下,某电商平台通过迁移将防火墙规则处理效率提升40%,延迟降低65%。本文基于真实生产环境案例,详解从ipt...

关键字: nftables Linux

在Linux设备驱动开发中,等待队列(Wait Queue)是实现进程睡眠与唤醒的核心机制,它允许进程在资源不可用时主动放弃CPU,进入可中断睡眠状态,待资源就绪后再被唤醒。本文通过C语言模型解析等待队列的实现原理,结合...

关键字: 驱动开发 C语言 Linux

在Unix/Linux进程间通信中,管道(pipe)因其简单高效被广泛使用,但默认的半双工特性和无同步机制容易导致数据竞争。本文通过父子进程双向通信案例,深入分析互斥锁与状态机在管道同步中的应用,实现100%可靠的数据传...

关键字: 管道通信 父子进程 Linux

RTOS :RTOS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实时性。它采用抢占式调度策略,确保高优先级任务能够立即获得CPU资源,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处理。RTOS的实时性是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调度算法实现的,能够满足对时间敏感性要求极高的...

关键字: Linux RTOS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