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软件
[导读]各位工程师在Linux下开发程序时,有没有遇到由于系统中存在某些小故障而跳出了“Oops”提示的情况,此时你是如何排查故障?一行行的查看代码吗?其实不用那么复杂,本文将为你介绍一种高效的Linux编程的故障排除方法。

各位工程师在Linux下开发程序时,有没有遇到由于系统中存在某些小故障而跳出了“Oops”提示的情况,此时你是如何排查故障?一行行的查看代码吗?其实不用那么复杂,本文将为你介绍一种高效的Linux编程的故障排除方法。

在分析Oops之前,我们先来看以下这么一个例子,使用GPIO的中断做掉电检测,参考《嵌入式Linux开发教程下册》的驱动框架,设计如下程序框图:

 

 

这个框架设计之初的理想流程为:应用启动->程序初始化->应用open设备->等待中断事件,但实际项目开发时,往往发生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事情。如小王正在调Qt应用,发现老王的进程老在打印,那就不让老王的进程开机自启动,调了两三天后,不定时地提示个Oops提示,小王按照“以前代码不出现,新加的出现,那么起因绝对在新代码内”的惯性思维,认为是新加的Qt导致的,然后小王就不断测试,不断查找bug中.......这样就过去了十年。

但原因其实是小王没有open设备,即驱动层没有初始化定时器队列,那么中断处理函数中50ms触发的队列就为一个空值,空指针时Linux内核当然“哎呦”一下提醒你了,而不定时地提示其实就是因为电源不定时地松动,gpio检测到掉电了所以触发了中断。

实际上,这样的案例十分常见,原本想A->B->C,实际使用是A->D->C,又或者驱动中有某个变量忘记初始化等等,这时分析Oops就可以十分快速地解决问题。那接下来我们就用Linux中标准驱动去触发一个Oops,对的你没看错,Linux内核标准源码也存在这样的异常,而且我们也可以去修复这样的问题。

使用我司的EasyARM-iMX283开发板,内核源码为光盘内的Linux-2.6.35.3.tar.bz2,编译方法请参考光盘资料,我们需要把lcd的背光驱动修改为ko模式。

 

 

烧录完新内核,加载新编译出来的drivers/video/backlight/mxs_bl.ko文件就会提示以下Oops信息:

 

 

乍看之下,这段信息跟乱码差不多,但只要你一层层地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些信息已经告诉了我们错误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Oops分析之旅。

1、主要错误信息

 

 

用于提示错误的类型,这里表示使用空指针。

2、操作入口

 

 

用于提示错误的操作,这里表示加载mxs_bl模块时出错,对应于加载操作insmod mxs_bl.ko。

3、PC指针

 

 

用于提示出错时的PC指针位置,PC指针即当前程序运行点的地址,这里提示表示错误函数为regulator_set_current_limit,偏移地址为0xc。

4、LR指针

 

 

用于提示出错时的LR指针位置,LR指针即调用子函数的上一个函数名以及入口偏移量,这里表示上一个函数为set_bl_intensity,偏移地址为0xd8。即set_bl_intensity调用regulator_set_current_limit时出错。

5、寄存器值

 

 

用于记录出错时各个寄存器的值,对于汇编比较熟悉的同志们可以研究一下这段信息。

6、出错进程信息

 

 

用于提示出错的进程id号与进程名称。出错进程为insmod, PID号2261,对于多任务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PID调用同一个接口的情况。

7、出错时的堆栈信息

 

 

用于提示出错时堆栈内保存的寄存器信息,当程序由于中断发生或子程序调用时,会执行压栈操作,即将运行环境保存到堆栈内,保证退出中断或跳出子程序后,运行环境不发生改变。

而此处的堆栈信息即记录了程序运行时的环境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LR地址,从而分析出函数调用关系,与下一段的信息有类似作用。

8、函数执行的回溯关系

 

 

用于表示函数的调用关系,通过这段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函数的整个执行流程,知道它的函数调用关系,最后整理出来的函数执行流程如下:

 

 

从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init函数、probe函数、以及清楚probe函数下执行的操作过程是到哪一步出错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代码的执行流程,出错的PC指针的位置,但还是看不到代码,出错指针处我们只看到了一串数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操作一下,把pc指针的数据变为有意义的代码。

第一步,分辨出错误代码在什么位置

这次实验涉及的二进制文件有内核的烧录固件以及驱动的ko文件,所以第一步分析就需要确定出错代码是在内核固件里还是ko文件里。

首先得到内核代码的范围,用以下命令将内核反汇编。

 

 

查看这个文件的格式如是:

 

 

第一列行数,第二列运行地址,第三列二进制码,第四列汇编代码,既然第二列为运行地址,即等同于程序运行到这行时,pc指针的值等于这个数值。这样只要翻看这个文件的头部以及尾部,就能知道内核代码的PC指针范围为:c0008000~c0562338。

根据前面第5步寄存器值,出错时PC指针为c02f1878,即在内核源码范围内。

第二步,分析出错函数的出错语句

那么根据第3步PC指针,得到regulator_set_current_limit的汇编代码,如下:

 

 

函数入口地址为c02f186c

在第3步PC指针指出偏移地址为“PC is at regulator_set_current_limit+0xc”。

PC = 0xc02f1878 = 0xc02f186c + 0xc,符合汇编代码地址。

第三步,找到出错函数的C语言代码

这步可以说是最困难的,因为内核代码层次多,同名函数也可能存在许多份,可能几份编译进内核(static声明的局部函数),也可能没编译进内核,如何从众多的代码中分析出具体哪段呢。

本人就使用了一些小手段,首先给每个同名函数的入口加段乱码,让编译器筛选出编译进内核的文件(因为乱码,所以编译会报错),然后给剩下的函数加打印语句,通常经过第一步之后,可选的目标就两三个,通过打印进一步确认代码即可。

以下为筛选出来的C语言代码。

 

 

看到这好像是定位了函数,但对于不熟悉汇编的人来说,C与汇编还是没有关联起来,好像进入了死胡同,但先别气馁,从上面的汇编代码中我们知道,函数名即为函数的首地址,那么调用子函数即需要让CPU知道子函数名,那么汇编如何调用子函数呢?使用bl指令, bl+子函数名。既然汇编有这么一个特性,那么我们看汇编代码。

上面582734行为“bl c0493104 ”这句调用了子函数,再看C中调用此函数的语句。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不可能定义个变量都报错吧,所以唯一可能错误的语句就是struct regulator_dev *rdev = regulator->rdev,同理,这句的前半部也只是定义一个rdev的变量,再结合内核给出来的提示——空指针,所以错误就是regulator->rdev是一个空指针。

最终的问题就归结于,为什么regulatar->rdev为空指针。这部分的查阅代码以及推理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工作量也非本文能说清的,故作者在这里就大胆地推测与上面的A->B->C模型类似。所以我们就需要在这个资源存在的时刻,调用它之前给它赋值。

这时侯,我们就需要拿出第8步函数执行的回溯关系图,既然知道这个图中最后的函数的输入参数regulator的rdev为空,那么我们就关心regulator结构体以及它的意义。从结构体的意义我们才能知道如何给它赋值。

 

 

在相关的代码文件中搜索关键字”regulator”或”regulator =”(建议搜这个,因为这种才是赋值语句)得到如下代码。

 

 

分析这个函数可知,regulator实际是pdata的一个成员,他需要data来初始化,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回溯关系中找一个位置把data的数据塞入pdata中,刚好这段函数就是初始化的regulator的,那就直接拿去用吧。

把这段添加到probe函数内的这个位置,实现了在mxsbl_probe和mxsbl_do_probe之间赋值此变量。

 

这样重新编译后即可正常加载ko文件。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CPU亲和度通过限制进程或线程可以运行的CPU核心集合,使得它们只能在指定的CPU核心上执行。这可以减少CPU缓存的失效次数,提高缓存命中率,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Linux系统性能优化中,内存管理与网络连接处理是两大核心领域。vm.swappiness与net.core.somaxconn作为关键内核参数,直接影响系统在高负载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本文通过实战案例解析这两个...

关键字: Linux 内存管理

对于LLM,我使用b谷歌Gemini的免费层,所以唯一的成本是n8n托管。在使用了n8n Cloud的免费积分后,我决定将其托管在Railway上(5美元/月)。然而,由于n8n是开源的,您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它,而...

关键字: 人工智能 n8n Linux

在Linux系统管理中,权限控制是安全运维的核心。本文通过解析/etc/sudoers文件配置与组策略的深度应用,结合某金融企业生产环境案例(成功拦截98.7%的非法提权尝试),揭示精细化权限管理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命令别...

关键字: Linux 用户权限 sudoers文件

Linux内核中的信号量(Semaphore)是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同步原语,它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信号量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从而防止系统过载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云计算与容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Linux网络命名空间(Network Namespace)已成为构建轻量级虚拟网络的核心组件。某头部互联网企业通过命名空间技术将测试环境资源消耗降低75%,故障隔离效率提升90%。本...

关键字: Linux 云计算

在Linux内核4.18+和主流发行版(RHEL 8/Ubuntu 20.04+)全面转向nftables的背景下,某电商平台通过迁移将防火墙规则处理效率提升40%,延迟降低65%。本文基于真实生产环境案例,详解从ipt...

关键字: nftables Linux

在Linux设备驱动开发中,等待队列(Wait Queue)是实现进程睡眠与唤醒的核心机制,它允许进程在资源不可用时主动放弃CPU,进入可中断睡眠状态,待资源就绪后再被唤醒。本文通过C语言模型解析等待队列的实现原理,结合...

关键字: 驱动开发 C语言 Linux

在Unix/Linux进程间通信中,管道(pipe)因其简单高效被广泛使用,但默认的半双工特性和无同步机制容易导致数据竞争。本文通过父子进程双向通信案例,深入分析互斥锁与状态机在管道同步中的应用,实现100%可靠的数据传...

关键字: 管道通信 父子进程 Linux

RTOS :RTOS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实时性。它采用抢占式调度策略,确保高优先级任务能够立即获得CPU资源,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处理。RTOS的实时性是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调度算法实现的,能够满足对时间敏感性要求极高的...

关键字: Linux RTOS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