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万家灯火,张灯结彩……在“绚丽”的背后,电力行业在默默而有力地支撑着城市的繁荣。电力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稳定运行与效率提升关系国计民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电

万家灯火,张灯结彩……在“绚丽”的背后,电力行业在默默而有力地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电力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稳定运行与效率提升关系国计民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电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工业效率、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驱动智能电网

“现在人们广泛谈论物联网,我认为智能电网将会成为它的一部分。我们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今天是把人连在一起的。最典型的互联网交易是,一边是数据提供商(即信息、音频、音乐和视频)或商务,另一边是消费者。但是,现在我们开始看到机器之间的通信和交易已经取代了先前的方式。”IEEE智能电网专家StevenCollier如是说。

互联网推动智能电网还没有被电力行业广泛采用,这是事实。电力行业是一个成本加成和专卖垄断的行业,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超过130年的历史了,但是,如今的互联网是一个竞争性高和变幻莫测的行业,它的存在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电力行业公司正在进行调整,以能够大规模拥有和监控基础设施,因为他们有义务切实地服务消费者。

另外,由投资者拥有的电力公司占整个行业业务的四分之三,他们仅为拥有资产的股东谋求回报率。拥有和监控从发电站到消费者的电表,其中包括通信系统,这是电力行业的基因。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大多数电力行业的企业对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知之甚少,而且还存在着偏见:

互联网可靠性不高,在电力行业最需要它的时候,它不可用。

互联网安全系数不高,它可能会从智能电表或云端侵入智能电网系统进行破坏。

互联网广泛性不够,并不能在电网的所有检测和监控站点可用。

互联网过于昂贵,电力行业可以建立自己的更加经济的网络。

这些与互联网事实相悖的歪理现在依然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严重化的倾向,尤其是当与单个电力企业能够建造和运营的电信网络中的拼图式网络相比较时,他们就更加相信这些歪理了。然而,一个好的迹象是,智能电表的供应商、SCADA和其他智能电子设备供应商以及企业应用供应商正在接受互联网推动智能电网的概念。很多具有IP地址的设备和基于云端的企业应用已经被纳入他们的技术计划中。

用电“智”时代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用电关系到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能源使用效率,是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提高用电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特征让用电步入全新的“智”时代,但也带来三方面的要求:第一,通信网络架构的优化。智能用电的双向互动需求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用户侧信息系统的升级。据预测,未来我国用户侧信息系统将占整个智能电网投资的10%—15%,由此催生的将是一个市值达几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蛋糕。用户侧系统升级也是市场要求;第三,用户用电模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变。从需求侧管理来说,智能电网架构下特别强调能源服务意识,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用户调整现有用电模式和消费行为,这也给电力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技术层面上看,中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起步较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用户用电主要是计划用电,电力企业通过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来监测和控制主要用户的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供应能力的提高,电网企业的服务意识日渐增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相比国外,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略有滞后,但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前,电力企业利用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主要是为了应对缺电、电力供应紧张等问题。通过安装负控装置,可以了解主要用户的负荷特性,达到控制负荷的目的。现在,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所谓坚强和智能,强调的是在原来电网建设框架的基础上增加新内涵。过去,我们电网建设也具有智能的特点,输电网也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发展;但在智能用电这个层面,由于我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不太完善,由此造成了我们的智能用电水平略微滞后于国外的先进水平。

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和国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外电力工业已经市场化,通过智能表计以及电价的市场化可以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互动和智能用电。而国内现在提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撑,还需要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持。另外,国情的不同也决定了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国外发达国家用电负荷增长速度很慢,电力需求可以通过发电装机的市场竞争来满足,而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电力需求增长很快,目前发电企业竞价上网的市场机制还很难实现。在销售电价不能放开的情况下,用户和电网的互动自然会略逊一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仿真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与优势。 仿真技术具有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和提供丰富信息的优势。首先,其成本相对较低。进行仿真时,无需制作实体模型或购买昂贵的测量设备,大大节省了资源和时间。同时,仿真模型的大小可随心所欲地调整,无论...

关键字: 互联网 仿真技术

上海2025年7月30日 /美通社/ -- 7月26至28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作为本次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大瓦特,让每一度电都有A...

关键字: 人工智能 南方电网 电力行业 AI

全国布局智算中心,推动人工智能算力普惠 上海2025年7月26日 /美通社/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沪隆重开幕。作为国产人工智能算力创新的关键推动者,燧原科技...

关键字: 互联网 IC AI 人工智能

医药行业的变革从未如此剧烈 上海 2025年7月8日 /美通社/ -- 当AI重构患者旅程,当消费医疗升级推动医疗需求多元化,当合规要求重塑行业游戏规则——我们正站在医疗市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医药人面临着前所未...

关键字: AI 小红书 互联网 模拟

陕西西安 2025年6月11日 /美通社/ -- 6月10日,平安好医生品牌焕新暨中国平安医健服务名片发布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活动宣布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品牌正式焕新为 "平安好医生&q...

关键字: 矩阵 AI 网络 互联网

北京 2025年5月27日 /美通社/ -- 在当今互联网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之际,城市网络形象已成为国家与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展示窗口。城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高品质生活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力支撑,其网络...

关键字: 网络 互联网 数字化 智能化

欧盟碳边境税(CBAM)的推出,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作为全球首个针对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调节机制,CBAM通过将碳成本纳入商品价格,倒逼非欧盟国家加速绿色转型。对于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出口企业而言,这一政策...

关键字: CBAM 智能电网

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传统加密技术依赖数学难题的复杂性保障安全,但量子计算机的崛起可能使RSA、ECC等公钥加密算法在短时间内失效。在此背景下,量子加密技术凭借其基于物理定律的“...

关键字: 量子加密 智能电网

随着6G通信技术的加速演进,其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正成为能源领域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作为6G核心频段之一,太赫兹(THz)频段凭借超高速率、超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为电力无线专网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从电力设备实时...

关键字: 6G通信 智能电网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经历从设备出口到标准制定的战略升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技术实力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深化国际标准合作,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以“...

关键字: 智能电网 标准制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