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近年来,国内智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仍将稳步增长,电网智能化升级要求也日益迫切,而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不可或缺的电信息采集系统,势必将同步快速增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

近年来,国内智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仍将稳步增长,电网智能化升级要求也日益迫切,而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不可或缺的电信息采集系统,势必将同步快速增长。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为实现用电管理和用电智能化而建立的辅助系统,其主要由电台、公网通讯模块、集成电路、液晶屏、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变压器、塑料加工件、金属加工件等各种软、硬件组装加工而成。

总体上看,通过配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方面可以采集和分析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进而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连接营销等应用系统,有效推进分时电价、阶梯电价、实时电价等电费控制策略,进而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电力营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拥有数据采集和管理、自动抄表及预付费管理、有序用电管理及数据交互式功能等五大功能。

首先是数据采集和管理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一方面可以按照设定的日期和时间,采用实时、定时、主动上报等方式,采集电能数据、电能质量数据、负荷数据、工况数据、事件记录数据等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对采集数据的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对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检查和分析,提供数据异常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保证原始数据的唯一性和真实性,提供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系统通过对电压、电流、状态量等信息采集与分析,可以实现用电情况统计分析、设备实时监测、异常用电分析、线损统计分析和电能质量数据统计,最后可以把分析结果通过网上、售电终端、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给相关用户。

其二是自动抄表及预付费管理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采集电力用户电能表的数据,获得电费结算所需的用电计量数据,并对用户实施预付费管理,采集用户剩余电费,并及时提示用户缴费,当剩余电费为零时执行跳闸控制。

其三是有序用电管理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根据用电方案管理或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编制限电控制方案,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控制并根据需要自动向终端或电能表下发遥控跳闸或允许合闸命令,控制用户开关。

其四是运行维护管理功能。系统具备对时功能,保证系统内设备时钟准确;对系统操作员实行权限和密码管理;建立系统和终端档案,对终端、通信设备、中继路由参数等进行设置和管理;对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记录故障信息,生成故障通知单,启动故障处理流程,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根据不同需求,对各类数据组合生成各种报表并支持导出、打印等功能。

其五是数据交互式功能。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和接口技术,实现与“SG186”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连接,接收采集任务、控制任务及装拆任务等信息,为抄表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电费收缴、用电检查管理等营销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和后台保障。并可与“SG186”其它业务应用系统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则在于电网企业。在我国,主要由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负责全国电力供应,因此,该两家公司也承担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成为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最重要的需求主体。对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而言,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覆盖率,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装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包括降低人工成本和物资成本。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该公司现有营业户数2.86亿户,配备抄表收费人员15.51万人,按人均年费用4万元计算,年抄表收费人工成本62.04亿元;在物资车辆成本方面,以3万户配备1台工作用车,国家电网公司就需配备9534台车辆,按每台车年使用费2万元算,仅车辆支出每年就需1.9亿元,若采集系统建成后,按车辆减半计算,每年就可节省费用近1个亿。

其次,是提高计量精度,提高售电量,并降低窃电损失。

电网公司通过系统建设将现场运行的机械表全部更换为电子式电能表,将电能计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了计量灵敏度,克服了机械电能表在低负荷运行时少计漏计电量的缺陷,使供、用电双方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电量交易,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了实抄率100%,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等情况的发生。

目前,国内10kV及以下低压动力、居民用户窃电一直是反窃电的难点,用户数量多,窃电手段高,查出难度大,严重浪费用电检查资源。由于采集系统建成后具备电能量的在线监测功能,通过远程抄表实现电量日统计、线损日分析功能,可实施在线监测、实地稽查,及时发现非正常用电情况,为发现窃电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减少了窃电损失。数据显示,配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10kV公用线线损率平均将下降1.34个百分点。

再有,配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能促进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在电力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还能提高效率,为实现全社会安全供电、推动节能减排、指导合理用电方面提供了保障。

此外,企业生产调配、地区发展规划、研究机构经济数据收集、分析与审计、电力交易结算、安全监察等方面,都需要以真实的用电信息数据为基础。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国家电网规划,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将在2014年底达到100%,在“十二五”期间对直供直辖区域内所有用户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但截至2012年4月底,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仅覆盖8850万户用户,尚有2亿户没有覆盖。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行业研究员赵文重认为,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势必将加大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这将为国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生产企业带来较大利好。

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总投资规模约94.6亿元,2012年国家电网将继续投资125.2亿元,加上南方电网在这方面的投资,估算2012年全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总投资将达到187.2亿。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欧盟碳边境税(CBAM)的推出,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作为全球首个针对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调节机制,CBAM通过将碳成本纳入商品价格,倒逼非欧盟国家加速绿色转型。对于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出口企业而言,这一政策...

关键字: CBAM 智能电网

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传统加密技术依赖数学难题的复杂性保障安全,但量子计算机的崛起可能使RSA、ECC等公钥加密算法在短时间内失效。在此背景下,量子加密技术凭借其基于物理定律的“...

关键字: 量子加密 智能电网

随着6G通信技术的加速演进,其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正成为能源领域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作为6G核心频段之一,太赫兹(THz)频段凭借超高速率、超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为电力无线专网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从电力设备实时...

关键字: 6G通信 智能电网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经历从设备出口到标准制定的战略升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技术实力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深化国际标准合作,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以“...

关键字: 智能电网 标准制定

电力鸿蒙(PowerHarmony)凭借其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与场景化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该系统由南方电网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研发,基于开源鸿蒙及开源欧拉系统深度定制,首次实现跨品牌、跨类型电力...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力鸿蒙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速构建的背景下,智能电网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自主化演进。电力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 for Power)作为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凭借其分布式架构、统一标准接口和安全可控特性,成为推动...

关键字: 电力鸿蒙 智能电网

Nordic在Distributech International 2025展会上演示了 nRF9151 SiP 模组在915 MHz 频段的 NR+ 运作,配合1.9 GHz 功能,为开发人员开辟了全新的智能电网和公用...

关键字: 智能电网 5G 网状网络

在智能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场景的无线通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巡检机器人、移动作业终端、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的接入,对网络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自主研发的WAPI(WLAN Auth...

关键字: WAPI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格局。而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下,微电网与虚拟电厂技术宛如两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字: 智能电网 虚拟电厂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架构,正引领着电力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与运行过...

关键字: 智能电网 大数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