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近日,南方电网三个智能电网示范试点之一,云南电网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丽江古城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云南电网公司同意并要求丽江供电局尽快组织取得相应的土地、环评、水保等项目审批(核准

近日,南方电网三个智能电网示范试点之一,云南电网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丽江古城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云南电网公司同意并要求丽江供电局尽快组织取得相应的土地、环评、水保等项目审批(核准)相关专项支持文件,按照公司前期工作计划要求完成项目审批(核准)工作。

创先工作从古城开始

丽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5A级旅游景区,滇藏贸易、中印贸易纽,“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名片,同时拥有联合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三重身份。特殊的地域,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文化底蕴,对南网人践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公司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丽江电力体制不顺,电网建设投入不足,丽江古城10千伏网架结构薄弱、设备老化严重,供电可靠性低,与丽江的知名度和旅游地位极不匹配。

今年5月,公司董事长陈允鹏到丽江调研,先后到西区分公司、福慧营业厅对供电区域、供电负荷情况、公司人员结构等情况进行了解。他指出:“创先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而创先工作的重点在于精确定位,确定目标,围绕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并加以实施。”“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客户停电时间,这是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创先目标,对目标有帮助的就干,而且要用最简单、省钱的方法来干。”

今年6月以来,丽江供电局正式启动丽江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报告预审会。项目组从古城供电现状分析、精品旅游城市定位、供电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前提,以实现大研古城配网自动化为手段,使整个古城实现大环网,实现通道联通,最终达到提高供电可靠率、缩短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的目的。

经过多次预审和会审,形成了评审意见上报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近日,云南电网公司评审通过《丽江智能电网示范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丽江供电局尽快完成初步涉及上报公司审查。至此,丽江古城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由可行性研究转入初设阶段。

五方面实现“自愈”功能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丽江供电局智能电网建设示范工程将结合丽江古城区的配电网现状,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运行效率、运行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遵循安全、稳定、智能的总体原则,主要从一次网架优化、调/配/用一体化智能主站系统建设、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总线、智能终端及通信系统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节能控制辅助系统建设五个方面实施工程建设。

一是对一次网架优化。工程将对大研古镇供电范围区域内7条10千伏线路根据负荷特性分布进行分级分区优化。对核心供电区线路进行环网改造,各供电线路实现互联,并新建部分线路或增加部分线路的分段数,新建部分开关站、分支箱、改造老旧设备、改造电缆敷设方式,增容改造部分配电变压器,以增加设备的负载能力和转供能力。

二是实施调/配/用一体化智能主站系统建设。在充分利用丽江供电局已有的主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础上,工程新增应用服务器构建配调自动化系统和用电调度管理系统,调、配、用三个应用系统应通过跨越生产控制大区(安全I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安全III区)的信息交换总线在保障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融会贯通。

配调自动化系统功能包括配电网实时监控功能、配电网运行操作与管理、馈线自动化功能、在线拓扑分析、智能告警等9个功能模块。用电调度管理系统包括电运行监视、用电智能告警、停电损失负荷统计、用电风险分析、用户用电信息查询等9个功能模块。

三是建设丽江调/配/用一体化主站系统。将主配网相关的各系统(包括调度自动化及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GIS系统、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四合一计量自动化系统、可视化功能)进行互联,实现跨越安全I、II、III区的实时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共享,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同时建设基于GIS地理图、站所接线图、单线图、系统联络图的覆盖从变电站到10千伏线路和低压的可视化平台,在营业厅配置1套大屏。

四是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建设。本期工程将根据需要,在部分10千伏线路上的新增或改造环网柜、配电室设置三遥(遥测、遥信、遥控)、二遥或在电缆分支箱设置带通讯功能故障指示器等装置,实现自动化开关终端覆盖率占整个古城范围内开关74%。

在部分配电室内公用配变设置智能监测终端,采用GPRS无线通讯模式,实现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保证用电客户电压合格率。在部分箱式变配置负荷管理终端,实现对专变用户的远程抄表、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客户用电负荷与电能量监控等功能。在部分配电室400伏供电范围的用户设置GPRS无线通讯功能集抄电能表,实现对低压用户远程抄表、远程控断。

五是分布式屋顶光伏节能控制辅助系统建设。工程将在丽江供电局营业厅屋顶建立140平方米、15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接入400伏用电系统。同时,在相应的配电室建设配电室状态及环境监测系统,并将相关信息远传至丽江供电局,形成分布式电源与智能楼宇在展示平台上结合应用。

小投资打造南网名片

此前,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专家到针对古城智能电网建设曾多次到丽江调研。调研后普遍认为,丽江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是云南省民俗文化展示的窗口,丽江古城人群密集,作为云南电网“绿色、高效、智能化”转变升级的展示窗口,结合丽江古城保护数字化建设,依托丽江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的区位旅游宣传展示优势,起到良好的智能电网建设示范作用。且丽江市古城电网规模相对较小,配电线路数量少,所需要自动化采集点及数据量不大,智能电网建设较易于实现,较能出效果。

据了解,丽江智能电网示范区工程总投资5427万元,预计2014年内建成。

“由于历史原因,丽江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丽江城市供电可靠性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远远高于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平均值。” 丽江供电局局长段荣华表示,“古城网架改善后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约0.5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下降至4.5小时/户。”

据介绍,工程实施后,一是古城内9回(含新增两回)供电线路将实现互为联络供电,10千伏供电线路联络率达100%,“N-1”校验通过率达100%。二是解除配网盲调现象,满足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及隔离,实现跨专业、跨部门的高效联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实现电网智能运行可视化监视,以多维展示技术为手段形象生动的显示电网、设备运行工况和实时数据,为电网调度提供更直观的监视方式和控制策略。五是还将试点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运用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使丽江智能电网示范区更加低碳、环保。同时,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终端设备应用,宣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充分彰显云南电网“绿色、高效、智能”的形象。

加大投入实现创先目标

现丽江境内现有500千伏太安变电站一座,除一条220千伏线路可以供正在建设中的金山工业园区用电外,其余500千伏均为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送出工程,对丽江主网可靠性无有效支撑作用。全市现有2座220千伏变电站,但两个站仅由1回220千伏线路联络,待在建的220千伏凤鸣变投产后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220千伏网架。目前,丽江110千伏电网仍然面临大量的单线、单变供电,不满足N-1供电要求,且大多设备陈旧老化,运行维护难度大。

据最新资料显示,丽江市“十二五”期间电网规划总投资约50亿人民币。其中500千伏电网规划投资21亿,220千伏电网规划投资3个亿,110千伏电网规划投资6个亿,35千伏电网规划投资3个亿,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投资16个亿。

“南方电网在丽江地区的电网建设投入超过了建国60多年电力建设投资的总和。” 时任丽江市人大副主任杨忠义曾指出。

“尽管‘十二五’投入大量资金,但整个丽江电网来说,由于长期的历史投入不足,体制不够完善、配网严重投入不足,导致整个丽江电网网架仍然薄弱,设备装备水平差,供电可靠性较低。” 段荣华局长表示,“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极低,部分110千伏变电站及多数35千伏变电站二次通信、自动化设备无法采集上传数据,县调还处于半盲调状态。目前丽江整个城区配电网投入相对较少,10千伏部分过载严重,可转供率极低。”

随着丽江知名度的大幅提高,丽江供电局将把加大城市配电网的投入,尤其是“两古一新”(即大研古城、束河古城、玉龙新县城)的投入作为电网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力争“十三五”末实现城市和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小于6.0小时/户和16.0小时/户,城市配电网环网率、可转供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创先目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欧盟碳边境税(CBAM)的推出,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加速向低碳化转型。作为全球首个针对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调节机制,CBAM通过将碳成本纳入商品价格,倒逼非欧盟国家加速绿色转型。对于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出口企业而言,这一政策...

关键字: CBAM 智能电网

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传统加密技术依赖数学难题的复杂性保障安全,但量子计算机的崛起可能使RSA、ECC等公钥加密算法在短时间内失效。在此背景下,量子加密技术凭借其基于物理定律的“...

关键字: 量子加密 智能电网

随着6G通信技术的加速演进,其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正成为能源领域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作为6G核心频段之一,太赫兹(THz)频段凭借超高速率、超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为电力无线专网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从电力设备实时...

关键字: 6G通信 智能电网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经历从设备出口到标准制定的战略升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技术实力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深化国际标准合作,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正以“...

关键字: 智能电网 标准制定

电力鸿蒙(PowerHarmony)凭借其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与场景化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该系统由南方电网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研发,基于开源鸿蒙及开源欧拉系统深度定制,首次实现跨品牌、跨类型电力...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力鸿蒙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速构建的背景下,智能电网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自主化演进。电力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 for Power)作为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凭借其分布式架构、统一标准接口和安全可控特性,成为推动...

关键字: 电力鸿蒙 智能电网

Nordic在Distributech International 2025展会上演示了 nRF9151 SiP 模组在915 MHz 频段的 NR+ 运作,配合1.9 GHz 功能,为开发人员开辟了全新的智能电网和公用...

关键字: 智能电网 5G 网状网络

在智能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场景的无线通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巡检机器人、移动作业终端、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的接入,对网络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自主研发的WAPI(WLAN Auth...

关键字: WAPI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格局。而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下,微电网与虚拟电厂技术宛如两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字: 智能电网 虚拟电厂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架构,正引领着电力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与运行过...

关键字: 智能电网 大数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