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近日,由国家发改委、信产部联合举办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上最终方案的难产,一时引起各方的不同表态。作为取消漫游费的最大受益者,消费者代表毫无疑问赞同第二套方案,并期待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信产部联合举办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上最终方案的难产,一时引起各方的不同表态。

作为取消漫游费的最大受益者,消费者代表毫无疑问赞同第二套方案,并期待方案早日实行。而作为实行漫游费的最大获利者中国移动参会代表却也表示,将支持新资费政策早日实施。

而作为事件配角的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国资委却表示对此方案难以接受。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局处长陈炳立更是在发言中表示,国资委认为第一个方案合理,希望降得越少越好。

漫游费下调的最大受损者中国移动反而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乍看起来大悖常理,却正好揭示了目前严重失衡的电信市场结构。

取消漫游反能巩固移动垄断地位

手机漫游费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仅在中国,其他各个国家也都有或曾经有过手机漫游费。例如,沃达丰在英国的漫游费是0.29美元,德国是0.3美元,意大利是0.25美元。

在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电信业的竞争同样激烈,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群,各个运营企业推出了与其市场策略相对应的竞争方案,例如同网同价。同网同价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竞争策略,只要在同一运营商网络覆盖的地方,都没有漫游费,但是打到外网是要额外收费的,这就提高了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但同网同价实际上会形成大的移动网络的垄断。通信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因此,在实际竞争当中往往因为规模的不对等形成市场竞争的不对称,容易形成垄断。所以,漫游费的适度存在是为了对电信业垄断实施管制。

这也就不难解释,尽管暂时的利润会受到影响,中国移动却依然支持降低漫游费,因为这能够进一步加固它的垄断地位。

单向收费前车之鉴需警醒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表示,“取消长途话费的说法过于理想化,事实上并不可行。如果移动运营商同时取消了漫游费和长途费,那么受打击最大的不是中移动和中国联通,而是所有的固网运营商。”

这一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即漫游资费下降,受打击最大的不是中国移动,而是中国联通和固网运营商。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中国移动200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改单向收费虽然导致部分话费损失,但因为业务量的扩大,其总收入和总利润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1月-11月,移动电话用户增幅达到18.5%,达到5.39亿户,而固定电话用户为3.69亿户,同比下降0.3%。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四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2007年12月用户增长情况显示,中国联通公司GSM网当月新增用户比11月减少了6万户。当前,移动替代固网的趋势显而易见,中国移动更是一家独大,处于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

固网运营商一直面临着用户大量流向移动运营商的问题。一旦移动运营商完全取消漫游费和长途费,固网运营商长话业务将因价格倒挂而无以为继,这将对固网运营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影响到企业员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国计民生问题。

方案难产根源在于电信结构失衡

此次漫游费调整方案迟迟难以出台,其根源就在于行业结构失衡。截至1月23日,中国移动的市值为2.4万亿港元,保持着全球第四的位置,超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市值之和的3倍。

中国联通代表在会上表示,中国联通资产负债率高,赢利能力有限,第二套方案超出了中国联通的承受能力。大幅度降价后显然会进一步加剧电信业竞争失衡,使电信业在一家独大的轨道上越走越远,造成其他运营商发展停滞,从而损害消费者的长期利益。

调整移动电话漫游费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电信资费下降问题,而应该与电信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来考虑。当前,解决电信业市场失衡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就表示,尽管资费问题看来很小,但实际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是主张资费调整不要幅度太大,国家要在相应的产业政策方面,尽快地发放移动牌照,这样企业能够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能够去竞争、发展。”

面对电信业日益加剧的市场失衡问题,只有尽早将其拨正,形成真正的有效市场良性竞争,才能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促使电信资费实现真正的下降。当年,中国电信的小灵通作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对手机单向收费的推动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将是实现合理资费的最有效举措。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近日,联通手机靓号15666666666在拍卖网站挂出1366万元天价,引发网友关注热议。而在卖号网站、号贩子等渠道,价格过万元甚至更高的手机靓号并不鲜见。10月18日消息,据“时代财经”报道,此...

关键字: 手机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

关键字: 中国移动 5G 基站

随着欧盟委员会6G旗舰项目第二阶段Hexa-X-II的启动。爱立信将延续其在Hexa-X项目第一阶段中的技术领导作用,专注于为跨生态的未来6G标准创建系统视图。爱立信将负责Hexa-X-II的技术管理。Orange、意大...

关键字: 爱立信 生态系统 6G 电信

杭州2022年10月5日 /美通社/ -- 2022年10月4日,百世国际(百世集团旗下事业部)与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中移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推进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设计、建造及维护网络安防...

关键字: 智慧物流 网络 中国移动 云计算

据业内信息报道,世界Q2蜂窝物联网模组和芯片组应用追踪报告显示,今年的第二季度世界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而中国的企业占据世界的半壁江山,其中排名第一的移远通信更是以近40%的体量稳居行业榜首。

关键字: 蜂窝物联网模组 中国 移远通信 广和通 美格智能 中国移动 日海智能

据业内消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保护美国通信网络的相关法律,将中国联通美国子公司、中国太平洋网络、以及ComNet列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纳入了国家安全威胁名单。

关键字: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中国联通

据业内消息,近日中国移动公布了之前非骨架式带状光缆集中采集的中标信息,其中长飞、中天、亨通、烽火、富通等十家厂商入围;中国台湾鸿海科技集团下的竹科6英寸厂已经生产出SiC电子元件,目前正在进行车规认证,预计2023年会排...

关键字: 中国移动 鸿海 SiC

据业内信息,昨天中国的三大通信运营商分别发布了2022年8月各自的用户发展数据,中国移动5G套餐的单月增量用户占比高达近60%,远超竞争对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关键字: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帐篷学校里上起安全课 深圳2022年9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泸定地震受灾地区的学校已陆续复课。为帮助孩子们正常上学,壹基金为受地震影响的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海螺沟寄宿制小学送去36平米帐篷。 9月15日...

关键字: 腾讯 互联网 中国移动 发电机

日前,中国移动联合新华三等ICT企业完成随流检测互通测试,此测试的顺利收官,表明中国移动主导提出的SRv6/G-SRv6随流检测DOH(Destination Options Header)技术标准,已经获得ICT产业链...

关键字: 新华三 网络黑盒 中国移动

通信技术

120595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