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4月2日消息
讯:在日常生活中,拍照的工具其实不仅限于专业的相机,市面上几乎任何一款手机都具有拍照功能,并且一些手机内置的镜头在像素方面还要超越专业的相机。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那些在像素或者某些参数方面超越单反的手机,是否在性能方面就胜过单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可以负责任的高手大家,术业有专攻,手机要想取代相机是不可能的,但不否定在未来手机可以突破现有技术的局限,可以真正的像单反一样操作。而本期我们就为大家解读下目前手机镜头的一些主要参数。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手机镜头的一些基本信息。手机镜头分为内置与外置,内置镜头是指镜头在手机内部,这也是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手机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而外置则是手机通过数据线或者手机下部接口与数码相机相连,来完成数码相机的一切拍摄功能。内置镜头外接镜头此外,还有一些手机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外接镜头连接。与内置镜头相比,外置数码相机的优点在于可以减轻手机的重量,而且外置数码相机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方法简单。数码变焦演示图 12
讯:中国台湾的联发科(MTK)公司的产品因为集成较多的多媒体功能和较低的价格在大陆手机公司和手机设计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更由于MTK的完工率较高,基本上在60%以上,这样手机厂商拿到手机平台基本上就是一个半成品,只要稍稍的加工就可上架出货了。这也正是许多黑手机都使用MTK芯片的最主要的原因。早在今年二月,联发科就发布了全球首款八核LTC处理器——MT6595,采用了BIG.LITTLE架构设计,四颗Cortex-A7核心和四颗Cortex-A17核心,是全球首款采用ARMCortex-A17结构的处理器。而随着时间推移,联发科MT6595的完整参数曝光了。据相关信息图片来看,MT6595将会有三大系列,分别是标准版MT6592M、阉割版MT6595以及增强版MT6595T,其中三大系列根据基带与射频芯片还会有不同的子型号。其中顶级型号能够实现2G/3G/4G全网络通吃。标准版MT6595的Cortex-A17核心频率可以达到2.1~2.2GHz,而Cortex-A7这位1.7GHz,最大支持双通道933MHzLPDDDR3内存,可实现PoP封装。而GPU则为PowerVRG6200,频率达到600MHz。标准版MT6595支持2K分辨率屏幕,4K录制与2000万像素摄像头。阉割版MT6595M的Cortex-A17核心频率最大为2GHz,Cortex-A7则为1.5GHz。GPU依然是PowerVRG6200,频率则为450MHz。样啊版MT6595M仅支持1080P分辨率屏幕,1080P录制与1600万像素摄像头。
RDA今日宣布量产高集成多媒体系统芯片RDA5851S,此方案为扬声器系统、MP3播放器以及立体声耳机提供通过蓝牙方式连接的音乐或音频应用。 RDA5851S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基带、蓝牙收发器、电源管理单元、调频收音接收器、K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多媒体微控制器以及一个专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引擎,其调频收音调谐器和蓝牙模块包括了完整的数字、模拟和射频功能,支持所有主流的音频格式,并通过简单的SDMMC储存卡、USB接口、指示灯和键盘提供系统的可扩展性。RDA5851S卓越的集成度为客户提供最佳性价比产品。 “RDA5851S是RDA5850的成本优化版,对客户来说是同样的交钥匙平台方案,”锐迪科微电子的首席执行官魏述然表示:“通过成熟的蓝牙技术和卓越的集成能力,RDA有能力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并以此增加对非手机产品市场的渗透。”
身在微软的诺基亚却推出Android手机,是试探,还是背叛?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又在逻辑之外。2月24日,西班牙巴塞罗那时间早上7点一过,世界通信大会(MWC)第三展馆诺基亚展台前的人群就已经排到了它身后的LG展台前。毗邻诺基亚的索尼展台门可罗雀。诺基亚的工作人员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嗡嗡声,同时为排队等待入场的人群端上咖啡。大屏幕上播放着诺基亚过往的种种产品:lumia 920、lumia1020。这些都是一水的Windows Phone。微软高级执行副总裁、诺基亚前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埃洛普(Steven Elop),这位饱受争议的加拿大人穿着黑色西服和草绿色匡威球鞋在大屏幕前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不时停下来重复着一两句话。8点一到,在工作人员严格检查完参会证明后,人们才被允许陆续进入。一些不能进入现场的记者试图和工作人员做着最后的努力。最终加了三排座位后,他们也只能踮起脚尖在后面张望。到会的人只为亲眼证实那个流传了两个月的消息:诺基亚将正式推出代号为“诺曼底”的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仅仅是“诺曼底”这个代号,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多国军队成功在诺曼底登陆,让旷日持久的二战僵局出现转机。诺基亚的“诺曼底登陆”会让这家老牌芬兰公司扭转战局么?发布会开始。埃洛普首先发布了两款功能型手机:NOKIA 220和NOKIA ASHA230。这两款低价位的功能性手机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他宣布了诺基亚的新目标:连接下一个10亿用户。在他看来,更多中低端智能手机的推出能够帮诺基亚做到这一点。当他身后的大屏幕切换成绿色的时候,台下的人们开始兴奋起来—他们知道这才是今天诺基亚的重头戏。人们早已习惯从埃洛普的匡威球鞋颜色上判断诺基亚当日的重磅产品。果不其然。埃洛普身后的大屏幕转换,定格在绿色的NOKIA X界面。他一下发布了三款不同尺寸的诺基亚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NOKIA X、NOKIA X+、NOKIA XL。“由于诺基亚的深度改造,NOKIA X系列即使可以使用Android应用程序,但是表面上看来一点也不像是一款Android系统产品。更重要的是,NOKIA X的Android系统中没有任何来自谷歌的服务,而全部都使用了诺基亚地图和微软OneDrive云服务进行代替。”埃洛普在和《环球企业家》的对话中极力撇清此一系列手机和谷歌的关系。毕竟诺基亚即将成为“a mircosoft company(一家属于微软的公司)”。 123456
集微网消息 文/陈冉 纵观国际市场,IT巨头们在可穿戴领域的竞争已几近白热化。2014年的3月注定是不平凡月份,当大家还在热议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那些一个个令人意外和咂舌的并购的时候,国外的IT巨头们也时刻准备着。这一月,三大科技巨头Intel、Google和Facebook同时宣布在可穿戴领域的投资!Intel 1亿美元收购可穿戴健康跟踪设备制造商Basis Science。Facebook则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实境眼镜制造商Oculus VR公司。此前,Facebook刚刚以190亿美元天价收购号称“美国版QQ的”What’sApp。Google终于开始意识到“谷歌眼镜”让人难以接受的外形了,宣布与意大利知名眼镜制造商Luxottica Group合作。Luxottica Groud你可能没听过,但其旗下的风靡全球的时尚品牌雷朋(Ray-Ban)和奥克利(Oakley)你一定不会陌生。梦的起点2013年被称为是可穿戴产业的元年,A股市场也着实火了一把。但凡跟可穿戴沾边的股票都迎来一波行情。但是又以已经产品化的个股更为市场所追逐,以奋达科技和北京君正为代表数只牛股,都出现了翻倍甚至是翻几倍的疯狂行情。而他们的起跳点都在13年下半年。2013年6月,达科技联合元太科技在台北高调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产品SmartWatch,为自己贴上了炙手可热的“可穿戴概念”的标签。之后股价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路狂奔。而北京君正源起8月8日盛大果壳在京发布inWatch智能手表,因有传言,inWatch的芯片采用北京君正JZ4775处理器,虽然事后被证实消息有误,但映趣科技表示,后续产品方面可能与北京君正进行合作,沉寂多时的君正瞬间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但是真正让君正疯狂的,是进入2013年12月以后,一则君正客户土曼科技智能腕表T-Fire已于12/22日开始批量出货的消息,确立君正可穿戴龙头地位,这也彻底点燃了投资者心中的小宇宙,最终股价到达了46.77元的历史高点。其实,自2013年11月起机构就开始密集调研君正,据小编了解更注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券商投资者对君正并不十分看好,但这并不影响私募、游资的热情(奋达科技就是被游资炒作上天的典型案例)。进入到2014年,1月中旬,映趣科技inWatch 2014新品发布会上,映趣科技CEO王小彬透露,北京君正为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北京君正正在研发的产品将应用在inWatch下一代智能手表上。而2014年的inWatch线下销售量锁定为20万台。此消息,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君正可穿戴龙头的地位,但此时股价却未能再攀高峰。话外音:小编在这里提一下,近期炙手可热的九安医疗,在2013年九安医疗算不上是可穿戴的龙头股,因其子公司iHealth在CES2014上,推出的三款新品:动态血压监测仪、无线动态心电图监测器与可穿戴脉搏血氧仪,引起了老外的注意。此后,逐渐拉开了与其他可穿戴概念股的距离。在今年2月26日以后创业板陷入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依然高高在上,累计涨幅已达101.36%(截止至4月2日)。如梦惊醒梦终归是梦,再美好也总有醒来的时候,只希望不要被惊醒就好,但现实是残酷。就在北京君正重重利好之时,却遭到了大股东的频繁减持,在2013年年11月~12月迎来多达18次高管频繁减持,遭减持金额达2839.58万元。虽然此前利好消息频频传来,但其业绩大幅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3月29日北京君正披露了201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9483万元,同比下降1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7万元,同比下降达46.59%。君正的解释是:公司原有产品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市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而新产品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尚未形成大批量销售。同日,北京君正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也出来了,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0%~110%,盈利约为116.94万元~-54.47万元。业绩的双重利空之下,3月31日君正股价几近跌停,截止4月2日收盘君正股价25.84元,今年以来股价跌幅已达33.59%(2013年12月31日收盘38.91元),较去年12月历史最高点46.77元下跌达44.75%,几乎腰斩。君正大幅下跌始于创业板在达到历史高点之后的深度调整,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大幅调整,君正逐渐回归了其原有价值。有人可能要说,业绩较好的歌尔声学,也未能躲过本轮大跌,是的,创业板的系统性风险谁也回避不了,只是业绩较差的北京君正跌的更凶狠一些。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认为,目前来看,可穿戴装备产品的应用产品尚未能有颠覆性的进步,其市场认可度及接受度尚未形成规模,因此公司业绩的爆发期尚不可知。因此短期内如果不能产生像谷歌眼镜类似的穿戴产品大批量上市,公司业绩则仍将停留在概念想象阶段。追逐梦想北京君正真的有那么差劲么?上市以来业绩连年下滑,未来还有希望吗?故事仍在继续,眼前的困境未必永世不可翻身,梦想也未必遥不可及。今年2月北京君正推出一款集计算、互联、传感器于一体的智能互联设备平台——Newton,是牛顿将CPU、闪存、WiFi、NFC以及多种传感器继承在一块两个硬币大的电路板上。应用于各个行业和各种产品中,比如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智能家电、生物识别、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移动物联网等各个领域。[!--empirenews.page--]无独有偶在CES 2014上intel宣布了,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系列新产品计划,其中一款专为可穿戴设计的新芯片Edison一亮相就占尽风头。这块仅仅相当于SD卡大小的芯片,基于22纳米技术,内置WiFi与蓝牙连接功能,并拥有灵活可拓展I/O功能,支持LinuX和开源软件,适用于超小型和低功耗的广泛物联网设备、智能消费品以及可穿戴设备。Newton和Edison无论从体积,还是用途上都惊人的一致,可以说是一场“牛顿”VS“爱迪生”的PK。也一定程度的证明了君正在技术实力上不输国际一流厂商。北京君正近日还表示,公司第二代可穿戴设备芯片已研发完成,近期将投入试生产的投片阶段。目前方案已经和包括盛大在内的公司主要客户对接,在试生产的投片阶段将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稳定性、个性化方面的修改定制,待没有问题后就进入批量生产、全面投放市场阶段。君正第二代芯片的优势是功耗低、更稳定。除此之外,君正在物联网也有布局,北京君正近日公告称,公司拟将募投项目“便携式教育电子产品用嵌入式处理器芯片技术改造项目”变更为“物联网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变更后的项目总投资额为13,991万元。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夏视清的“电梯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是北京君正JZ4780平台方案,华夏视清数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华夏视清”)是在数字媒体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数字标牌、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等领域。据悉,智能穿戴芯片在技术投入上要远远高于物联网芯片,但后续的技术支持也较物联网更复杂,因此推测,物联网将会是今年北京君正业务的重点。目前君正的业绩固然惨淡,但前景依然看好,股价也再大跌中褪去原有的浮华。今年业绩一旦逆转,也许就是股价真正爆发的时候。
引力作用下反物质是上升还是下落?美科学家正研制为反物质称重设备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灵感”的传奇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那么,苹果的反物质——“反苹果”究竟是上升还是下落?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物理学家。不过,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的一套给反物质称重的设备或许能揭晓答案。反物质与物质有些方面完全一样,而有些方面则完全相反。例如,质子与反质子质量相同,但所带电荷完全相反。另外,当粒子与其反粒子相遇时会相互湮灭,释放出巨大能量,1克反物质与1克物质相互湮灭产生的能量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放的原子弹所释放能量的两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霍尔格·穆勒4月1日(北京时间)接受趣味科学网站采访时说:“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反物质。比如,基本物理学法则表明,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数量应该相等,但观察结果却显示,物质远多于反物质,我们至今也未找到一致认可的解释。”另外,引力也被笼罩着多层神秘面纱。例如,天文学家们在观察星系如何旋转时发现,让星系紧密簇拥在一起的引力比他们认为的要大得多。穆勒说:“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些引力来自暗物质,但没人知道其‘庐山真面目’。”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反物质是否同普通物质一样,由于引力作用向下落。而解答这个问题的直接证据很难通过实验收集到,因为反物质很罕见,而且与普通物质接触时会湮灭。穆勒说:“此前还没有人将反物质和引力结合起来进行实验,有些人获得了间接证据,但最简单的实验——让一簇反物质下落,然后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未曾有人做过。观察反物质和引力的相互作用或许是我们获得新物理学发现的美妙契机。”穆勒团队正在研制的是一款光脉冲原子干涉仪,其能测量任何粒子(原子、电子及其反粒子等)的行为。粒子被冷却到绝对零度后,其行为与波类似。通过分析这些“物质波”间的相互干涉情况,科学家能区分出每个粒子所受的引力。他们计划将这款设备整合进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阿尔法(ALPHA)实验内,后者旨在制造、捕获和研究氢原子(最简单的原子)的反物质“反氢原子”。因为用来进行实验的反氢原子很少,所以最新系统必须能“回收”每个原子。磁场会捕获这些原子,因此该设备能对每个原子的一举一动进行多次测量。科学家们希望这套系统在测量反氢原子是上升还是下落时的精度最初能超过1%。总编辑圈点如果你左手夹一颗花生豆,右手夹一颗反物质花生豆,慢慢把它们凑到一起……“嘣!”它俩消失了,你也被爆炸吞噬。反物质之所以难得一见,是因为它一遇上正物质就同归于尽,释放出能量。所以即使制造出反物质原子,也无法用容器装它,也不能用砝码去称。只能通过电磁场的变化来研究。给反物质称重,主意很简单,却没人做到过。镜子里面的“反宇宙”是否遵循镜子外面的宇宙规律?这让人好奇得很。责任编辑:zhangshujing
自然界中的一些微藻因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并可在边际土地上用海水或废水培养,被视作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作物,但目前对其高产油的代谢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揭示了分子水平的微藻产油过程动态规律。相关成果于4月1日在线发表于Plant Cell (Li, et al, Plant Cell, 2014)。该团队在前期研究中,以微拟球藻为研究模式,揭示了微藻高产油性状的遗传基础和进化规律(Wang, et al, PLoS Genetics, 2014)。但是,分子水平上微藻高效合成甘油三酯(即藻油)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该核心问题一直缺乏系统性实验证据的支持。通过运用高精度的转录组学和脂类组学分析手段,青岛能源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李敬、王冬梅博士、宁康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韩丹翔博士等考察了微拟球藻缺氮诱导产油过程中从3小时到48小时的六个不同时间点下转录组和脂类代谢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野生油藻产油过程动态模型。在氮源缺乏时,藻细胞中TAG含量大幅度提高,膜脂含量下降。在转录水平上,糖酵解、PDHC和PDHC旁路、位于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等途径上的相关基因以及特定转运蛋白的转录水平上调,推动碳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及膜脂代谢途径流向甘油酯合成。在TAG组装途径中,位于叶绿体、线粒体和胞质等不同细胞器的7个DGAT基因,在缺氮时转录水平上调,和上游其他上调基因一起,促进大量TAG的合成。该研究阐明的微藻亚细胞水平时间和空间上油脂合成代谢的这一双重调控机制,为高产油藻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崭新的研究思路。这一首个分子水平的微藻产油动态模型还进一步揭示了微拟球藻等野生高产油藻与低产油的莱茵衣藻等在油脂合成全局转录调控方式上的区别。其中,前者具有一型(Type I)脂肪酸合成酶基因,同时其DGAT基因(催化甘油三酯合成的最后一步)转录本的绝对丰度比后者多出两倍。因此前者不仅在DGAT基因的数目(13个)上是目前已知藻类和植物基因组中最多的,而且在缺氮和不缺氮条件下均储备了大量的DGAT转录本,从而高效支撑油脂的大量积累。该研究获得了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973”和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等支持,由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单细胞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健与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微藻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研发中心研究员胡强共同主持完成。论文信息:Li, J., Han, D., Wang, D., Ning, K., Jia, J., Wei, L., Jing, X., Huang, S., Chen, J., Li, Y., Hu, Q., Xu, J. (2014). Choreography of Transcriptomes and Lipidomes of Nannochloropsis Reveals the Mechanisms of Oil Synthesis in Microalgae, Plant Cell 10.1105/tpc.113.121418.微拟球藻在缺氮条件下的产油过程。图中均为一个微拟球藻细胞,时间代表开始缺氮诱导后的天数,绿颜色是用Bodipy染料染色的中性脂(其中绝大部分为甘油三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研究组继发现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Oncogenes,2010)之后,与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组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Klaus Schulten研究组合作,共同于3月28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了关于人源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hPI4KIIα)的结构功能研究成果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membrane-associ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4-kinase IIα,该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阐明了PI4KIIα激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PI4KIIα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代谢中的关键分子,在PI(4,5)P2生物合成、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相关膜转运、细胞内信号通路传导、病原体吞噬和神经突触囊泡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I4KIIα的功能异常与肿瘤生长、痉挛性截瘫、高雪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人类疾病密切相关,使得PI4KIIα成为了重要的潜在药物靶点。生理条件下,绝大部分PI4KIIα会被棕榈酰化修饰并定位在细胞内膜上(主要为高尔基体膜和溶酶体膜),其激酶活性与棕榈酰化修饰密切相关。此外,胆固醇、β淀粉样肽等生物分子通过改变生物膜的动态流动性也可以调节其活性。然而,其分子调节机制由于没有PI4KIIα的精细结构一直没有得到阐明。该研究团队解析获得了hPI4KIIα催化核心的ADP结合状态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揭示了PI4KIIα不同于PI3K家族蛋白的ATP结合口袋,为针对该潜在靶点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与其它磷脂激酶催化核心相比,研究团队发现PI4KIIα具有三个独特的插入片段——棕榈酰化插入片段(Palmitoylation insertion)、富含RK插入片段(RK-rich insertion)和插入片段3,PI4KIIα通过棕榈酰化插入片段和富含RK插入片段与细胞膜的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在细胞膜表面;同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生化分析手段,推测并验证了底物磷脂酰肌醇(PI)的结合口袋;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进一步的生化实验研究证明:膜环境的改变、棕榈酰化修饰可以通过棕榈酰化插入片段的构象涨落来改变底物结合位点的稳定性,从而调节PI4KIIα的激酶活性。该工作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为下一步发现该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及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开发价值。孙飞研究组的硕博研究生周强军博士(现为Stanford University博士后)和陈畅研究组的李江美博士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与此同时,陈畅研究组建立了以PI4KIIα与EGFR双靶点联合抗肿瘤新策略(Protein and Cell, 2014)。上述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图a,hPI4KIIα催化核心ADP结合状态整体结构;图b,ATP结合口袋ADP与hPI4KIIα的相互作用;图c,ATP结合口袋重要氨基酸残基突变体激酶活性;图d,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推测的PI结合口袋;图e,棕榈酰化插入片段突变体激酶活性测定;图f和g,hPI4KIIα没有被棕榈酰化修饰(f)和被修饰(g)情况下的氨基酸残基构象变化。
锂离子电池性能优异,但充电时间长是一个难题。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可将充电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通过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实现的。新型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浓度极高,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4倍多,锂离子可在这种高浓度环境中高速移动,一次充电时间不到普通锂离子电池的三分之一。因为电解液的耐电压问题,通常锂离子电池电压被限制在4伏左右,而新型电解液可在5伏以上的电压下稳定充电。研究人员认为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还能大幅提高。研究负责人、东京大学教授山田淳夫说,这种技术虽然简单,但有望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的便利性。(新华社)
本周二,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向苹果颁布了允许在iPhone上安装可互换式相机镜头的专利。其在描述中提到,该系统允许用户采用卡口式连接机制,将附加镜头拧接至iPhone并锁定。这一点与当前许多可互换镜头的数码相机很相似。
Google的Project Ara模块化智能手机项目可能会是现实生活中“三录仪”。在《星际迷航》中“三录仪”是一个万用工具,能够感知环境四周、探测生命信号、对人体进行扫描 等。在今天公布的首届Project Ara开发者大会的日程上表示将会有一款医用的智能设备,尽管目前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只是知道会在后盖部分嵌入磁性贴片,能够根据医疗从业者的需求来模块 化定制手机来追踪药物分配、医疗诊断、麻醉、创伤弥补、生命体征扫描和外科设备。
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深圳,2014年4月2日 — 在今天开幕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IDF14)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非易失存储器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ob Crooke就当今固态盘(SSD)的市场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英特尔固态盘业务的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日益增长的固态盘市场需求从1987年至今,非易失性存储器也早已从NOR时代切换到了NAND时代,闪存产品的容量更是从MB时代进入了TB时代。“首先,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固态盘在市场需求方面,将保持高速成长的势头,” Rob Crooke引用了来自IDC的数据:“预计今年所有客户端系统和数据中心系统的固态盘总有效市场规模分别超过3亿和12亿,配售率分别为20%和30%,而到2017年时,固态盘总有效市场规模则将分别增长至4亿和16亿,其中,云数据中心的配售率将超过90%。”针对数据中心系统在固态盘采用率增长方面比客户端系统更快的势头,他认为这是因为固态盘的先天优势——比传统机械硬盘高数百倍的随机读写能力和比其低数百倍的延迟时间对于很多数据中心关键应用来说有着无法抵挡的诱惑力:“例如,对公有云行业的巨头Amazon来说,每100毫秒的延迟都会消耗它1%的销售额,这在2009年可以换算成2.45亿美元。”产品线规划和质量控制Rob Crooke坦承,在这些剧烈的变化面前,影响英特尔固态盘业务的前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他提及的固态盘发展策略的两个方面—英特尔对固态盘产品线的规划和质量控制是否符合需求,以及英特尔在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上是否能一直处理领先地位。在这种应用需求与日俱增的趋势下,英特尔的固态盘业务发展策略进展非常顺利。对于固态盘产品线规划和质量控制的完善,Rob Crooke表示:“我在英特尔处理器部门工作时曾感叹于我们处理器产品出色的通用性和品质,而今,英特尔的固态盘产品线在这两方面也达到可与之相媲美的水平。我们通过包括‘数据中心’、‘专业’和‘家用’在内的三个产品家族,实现了从热衷使用先进技术的个人消费者到需求量更大、要求更为苛刻的企业用户的扩展,完成了对个人终端到数据中心的全面覆盖,”他强调:“而且,我们还为这三个产品家族提供了在业界平均水平之上质量保证,最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为使用消耗更高,特别是写操作远比消费级固态盘频繁的数据中心固态盘产品家族提供最长达5年的质保。”这种品质的保证,要归功于英特尔严苛的固态盘品质测试标准,同时也源于英特尔在固态盘相关技术创新方面的全能和领先,这是英特尔固态盘业务发展策略的基石。“我们是最早拥有固态盘全面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不论是闪存的技术变革,闪存芯片的制造工艺改进,主控芯片的研发,还是接口标准的更新,英特尔都有雄厚的实力,”Rob Crooke透露:“而就目前而言,我们比较重要的两个创新方向是,继续改进闪存芯片的制造工艺以提高固态盘的性能、耐用性和容量,并降低其成本,同时通过像NVMe这样的全新接口技术,来进一步释放固态盘的性能潜力。”英特尔固态盘业务的上述发展策略,催生了许多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其中近两三年来表现最为亮眼的,就是其数据中心产品家族的成员们。“我们认为这是受企业IT基础设施从传统架构向云架构转变,以及大数据应用落地驱动,”英特尔公司非易失性存储器解决方案部中国区市总监刘钢表示:“在国内市场上这种驱动力非常强,特别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方面走在各行业前列的互联网企业们,他们很多都正在从英特尔固态盘强大性能和优异表现中获益。。”Rob Crooke在会上指出:“目前,我们的业务发展策略就是做好固态盘的产品规划,特别是企业级产品的规划,并进一步巩固在相关基础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而我们的目标,则是期望通过具备更强竞争力和更好应用体验的创新固态盘产品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并扩展大家对于英特尔固态盘的认知。”
北京时间4月2日凌晨消息,据《日本经济新闻》周二报道,苹果公司正在与日本瑞萨电子(RenesasElectronics)展开谈判,计划以约500亿日元(约合4.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旗下一个部门的股份,该部门的主要业务是为iPhone智能手机设计液晶显示芯片。该部门名为RenesasSPDrivers,是瑞萨电子与夏普和中国台湾力晶半导体公司(Powerchip)的合资企业。瑞萨电子目前持有这个部门的55%股份。报道称,苹果公司预计这项交易将在今夏以前完成。《日本经济新闻》称,苹果公司“明显是想要”将核心显示部件的设计融入到整体产品开发中去,原因是图像质量已成为智能手机的关键卖点之一。夏普持有RenesasSPDrivers的25%股份;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如果苹果公司出价收购其所持股份,那么预计夏普也将同意出售。由于面临来自三星等公司的竞争,瑞萨电子正面临着订单减少的困境。去年9月,瑞萨电子从政府主导的一家基金及其主要客户那里获得了150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以对抗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对其发起的收购要约。
1、劲胜股份供货努比亚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