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Q2全球半导硅销售额继续环比增长9.4%,英国基市场分析公司FutureHorizons创始人MalcolmPenn把2010年半导体销售额由增长31%(在5月时作出的预测)提高到36%,但是Penn把2011年的预测由增长28%,下调为增长14%。 Penn强调之所以改变,原因是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半导体市场中己经结束,故而重新对准复苏速度而得出的。此次在电子产品和半导体中的复苏比预期的快,在2010年己经拉伸到位,所以到2011年时会进入正常状态。由此也说明为什么2010年市场会冲得那么高的理由。Penn再三强调指出,此次改变纯然是通过数学计算而得,而不是经过分析改变。 FutureHorizons在组织今年的年中半导体市场预测会时,Penn认为产业仅有三个季度的暂停,而不是一种boom-bust大张旗鼓的衰退(编者认为这个观点独树一帜,但不一定对),并重申它的观点是通过系列的市场指数图表,包括2008年的Q4及2009的上半年。因此它的观点认为2009仅是暂停,不是回升,而2010年是重新启动,直到2011年又回到正常轨迹上来。 它指出对于大部分芯片厂的CEO都不能正确理解目前的态势,因为传统的芯片产业趋势使得它们总是感到风险会随时来临一样。Penn又认为过去工业的经验总让人毛骨耸然,因此总是会很快的作出反应,如削减支出,或者停止实施计划。 从市场的态势,目前2010Q3与2008Q3十分相似,除了工业己经削减它的14%芯片产能之外,其余的许多工业指数都是正常的。Penn说,它预期将很快将推动芯片的ASP上升,以使芯片制造商的盈利状态改善,但是对于芯片购买者会是烦恼。 Penn预期2010Q2全球半导体市场可能环比增长8,3%,与独立分析师MikeCowan近期作的结果9.4%是一致的。但是从今年Q2/Q1的增长率环比看,9.4%及2.9%,己超过近10年來的平均值,充分反映工业正处于上升态势。 Penn认为Q3的环比增长在5-10%及Q4的环比增长为2-3%。由此,取低值估计,2010年半导体市场可达2999亿美元,增长率为32.5%。而Penn的高值估计为销售额3114亿美元,增长率可达37.6%。 Penn表示即便下半年情况转差,今年市场也有30%的增长。估计2010年底时半导体市场可以超过3000亿美元大关,并预计2011年会有14.2%的增长。
7月22日消息,海力士半导体第二季获利创新高,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旺盛。海力士今日公布,4-6月合并营业利润为1.0兆(万亿)韩元(约合8.309亿美元),高于汤森路透I/B/E/S预估的9730亿韩元。
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立信与意法半导体的合资公司ST-爱立信(意法爱立信)周四发布了该公司2010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显示,ST-爱立信第二财季营收为5.44亿美元,环比下滑10%;净亏损为1.3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2.13亿美元。意法爱立信是爱立信和意法半导体在2009年2月组建的芯片合资企业,总部设在日内瓦。在截至6月26日的第二财季,ST-爱立信净营收为5.44亿美元,较上一财季的6.06亿美元下滑10%,不及去年同期的6.66亿美元。ST-爱立信第二财季运营亏损为1.18亿美元,不及上一财季的运营亏损1.14亿美元,好于去年同期的运营亏损1.65亿美元。ST-爱立信第二财季净亏损为1.39亿美元,上一财季净亏损为1.54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13亿美元。意法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尔斯·德尔法西(GillesDelfassy)表示,“我们第二财季的业绩是营收下滑和公司继续严格控制支出的双重因素结果。我们的重组计划已完全步入正轨,在我们的管理下,公司营收下滑幅度已经减缓,且运营亏损额度正在减少。公司转型仍在继续当中,尽管我们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我们对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充满信心。”
2010年上半在德国等主要市场推动下,全球太阳能光电模块出货量连5季成长,2010年第2季已达37亿瓦(3.7GWp),营收达71亿美元,第3季可望再度成长,出货量上探43亿瓦。研究机构IMS分析师SamWilkinson说明,2009年上半时模块价格下滑,经济景气走衰,箝制太阳能市场发展,然目前太阳能光电模块出货量扬升迅猛,市场气氛活络,2010年首季与2009年同期相较,便劲扬6成以上。而德国推动削减电价补贴制度(FeedInTariff;FIT)议案,大力拉抬市场需求,4~6月间太阳能光电模块出货量达到37亿瓦,营收达71亿美元,影响力可望于第3季持续发威,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光电模块出货量扬升,研究机构预测,7~9月间太阳能光电模块市场规模可上探43亿瓦,2010年度出货量则可成长60%左右。然以FirstSolar主导的碲化镉(CdTe)模块领域,因尚须克服技术问题,出货量成长幅度受限,2011年前增长幅度仅能达到2成,进而碲化镉模块占出货量比率将下滑,由2009年的11%降至2010年的8%。FirstSolar为全球太阳能光电模块供应商龙头,当前利润虽然仍颇为丰厚,然出货量受技术箝制,全球出货量市占率已连5季出现滑落,竞争对手矽晶圆供应商正逐步缩小与FirstSolar间的差距,该趋势于会持续至2010年底。反观大陆尚德(Suntech)、天合(Trina)、英利(Yingli)、阿特斯(CanadianSolar)和林洋(Solarfun)等5家模块供应商,皆出货矽晶体光电模块,市占率持续扬升,第1季出货量总计占全球约28%。毋庸置疑,太阳能光电模块供应商皆受惠于市场强劲需求,营运绩效呈现显著改善,估算厂商平均毛利率2010年第2季可达3成以上。近日德国会已通过电价补贴削减议案,自7月起将分阶调降电力收购价格,价格降幅恐于2012年时累计达5成左右,该国太阳能公会抨击,政府调降速度过快,业者需加速降低成本、提升发电效率、质量,面临莫大挑战。
根据业界消息,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已委托第三方机构,在自家半导体工厂进行一项健康与安全性独立研究;采取此举动的原因,是有多个韩国劳工团体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要求三星对因工作而罹患癌症、甚至死亡的员工与家属提供赔偿。一篇美联社的报导指出,三星所委托进行的研究预计期间为一年,将由顾问机构EnvironInternational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专家所组成的独立小组负责;不过该报导并未提及研究所需费用的相关信息。据了解,数个韩国劳工团体在1月份时就向韩国政府有关当局提出控诉,指由于三星晶圆厂员工因长期曝露在厂区的辐射与苯(benzene)等化学药剂中,导致罹患血癌与淋巴癌等疾病。但三星始终撇清责任,否认该公司厂房有使用苯化学物,也举出过去的研究澄清,并没有证据显示其职场工作环境与员工罹病有关联性。另一篇路透社的报导则指出,三星部分员工所工作、并导致罹患疾病的芯片制造生产线,后来已经改成芯片测试与LED生产线。「我们已经召集了一个成员包含国际知名专家的研究小组,以确保此次研究的客观与透明化;」报导引述了三星内存部门总经理ChoSoo-in的声明:「我们也会确保此次研究的程序涵盖所有与三星半导体制造厂房有关的安全性议题。」接下来三星也将与来自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们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检讨。
Solarcity是一家集融资,设计,安装,监控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美国太阳能领导企业。2010年7月14日宣布获得了一轮新的2150万美元的私人融资。该轮融资主要来源于Mayfield基金公司,并得到了solarcity目前投资者DraperFisher,DBL投资者以及LLP投资管理总裁的支持。该投资将加速Solarcity的扩张以及加大其向其他市场的延伸。"Mayfield有着非常好的投资记录,我们很荣幸有机会将该公司加入我们的投资者行列。”solarcity总裁评论道我们将继续坚持我们的使命,将清洁能源送到千家万户。并致力于降低太阳能源成本,使其比化学能源更为节省。新的投资使我们有机会加速版图扩张,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计划中的企业合并计划。
据iSuppli公司,尽管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增长乏力,但主要电子元件分销商的2009年销售额仍保持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在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成功、较好的客户资源、丰富的产品线和健康的库存水平。iSuppli公司估计,2009年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中,有52%是通过分销渠道实现的,相当于257亿美元。2009年分销商销售额比2008年增长7.6%,而原厂直销额则下降了4.6%,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主要采取直销方式的领先供应商在2009年销售额下降。但在未来五年,半导体原厂在中国将提高直销比例。图5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10-2014年中国市场的渠道半导体销售额预测。 虽然中国半导体市场在2010年再度迅速增长,但分销商遇到了许多挑战,包括货源短缺、交货期延长、产品成本上涨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分销商正在改善其预测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更好的发挥供应链“蓄水池“的作用,以得到原厂和客户的更多信任。由于部分器件陷入短缺局面,半导体供应链从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处于失衡状态。更糟的是,有些通用元件将在2010年下半年继续短缺。供应链的上、下游都在加强合作并实施了一些重要策略,以促使半导体供应链恢复平衡。半导体原厂正在实行灵活的策略促使分销商提高渠道库存水平。图6所示为针对半导体原厂使用的三种策略的分析。在第一种策略中,原厂提供价格保护和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各类分销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提高库存水平。在第二种策略中,拥有广泛产品线的原厂可以在某一个或几个产品市场中执行总代理的管理体系。虽然总代理不一定创造非常大的总体销售额,但可能在其各自的产品领域中充当领跑者,并建立健康的渠道库存。在第三种策略适合大型原厂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原厂通过灵活的应收账款策略来和代理商伙伴共同建立库存。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的财务状况都比较健康,特别是要有好的现金流。这种策略还可以加强原厂和大型分销商之间的伙伴关系。另外,大型分销商将继续推行并购策略,随着本土分销商的快速成长,它们正在成为收购目标。本土分销商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之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策略并确立了竞争优势,在一些市场中,它们成为原厂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科技公司任职肯定不错。很多公司不但有可享受加州阳光的大园区,还有很多运动休闲设施和场所,足以让你每天得到早九晚五的生活。在雇主匿名评价网站Glassdoor.com的帮助下,businessinsider对科技公司雇主进行了评选,挑出了25家科技领域最佳公司。科技公 司职员抱怨最多的问题是:办公室政治、专横的中层管理人员、战略上的不足和无法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最受抱怨的却是报酬不够高。(这不奇怪,谁不认为 他们应该得到更多薪水) 以下是25家最佳科技公司雇主名单: 1、谷歌:得分3.9,CEO支持率:97% 谷 歌不只是豪华的五星级餐馆,很多人都知道谷歌的食物不错,但这并不是其称雄科技领域的唯一原因。谷歌雇用了很多极富天赋的人才,并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让 他们改进产品和进行革新。多数对该公司的负面评价都是指向中层管理人员,这些人是在公司早期雇用的,只是图便利而非质量,现在他们的职业成长已经停滞。 职员评价 “地球上没有哪家公司能与谷歌的工程天才数量相比,有好的福利,免费的精美食物和访问演讲者的梦幻般交谈” “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天才积聚地,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津贴和福利,年轻人得到了公平的报酬,有资格说是美国最好的工作地” 2、Adobe:得分3.9,CEO支持率:78% 雇员对其评价是产品和协作环境不错。不过常常令人担心裁员,因为上层管理层更担心华尔街的股价而非职员的想法。 职员评价 “Adobe很擅长建立好的同事及协作环境,尊重职员,想问题非常仔细。我喜欢在该公司工作,并对公司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希望长期呆下去” “多数同事都是超级聪明的、勤奋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公司运营情况非常好” 3、MITRE:得分3.9,CEO支持率:87% 4、苹果:得分3.8,CEO支持率:98% 一些职员称,“客户永远是对的”这句格言在苹果得到发扬光大。他们感觉常常因客户调查而影响他们的工作。一旦职员在与客户直接打交道中毕业了,他们可得到很高的工资、额外的折扣和赠品以及不错的福利,但偶尔也加班。 职员评价 “苹果显然在最新技术上处于领先,谁不想成为其一部分?你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人,有地球上最好的同事” “相当好的工作地,薪水也不错。你买电脑可以得到25%的折扣” 5、TripAdvisor:得分3.8,CEO支持率:81% 6、Intuit:得分3.7,CEO支持率:80% 7、高通:得分3.7,CEO支持率:90% 工作量大是公司的诟病,职员常常无法享受上美丽的圣迭戈景色、运动场和餐厅。 职员评价 “很好的人,很好的福利,公司给了尽可能多的支持,我在这度过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圣迭戈是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 8、FactSet:得分3.7,CEO支持率:无 9、National Instruments:得分3.7,CEO支持率:96% 10、Rackspace:得分3.7,CEO支持率:无 11、微软:得分3.6,CEO支持率:52% 似乎所有缺点与优点都与公司的庞大有关。微软提供了好的薪水,总有机会升职,但规模太大,无法显山露水。 职员评价 “好福利,明确的发展机会,所有人都是最好的,我交了很多一生的朋友,我在这体验了最好的生活” “微软很大,常常你感觉像一条大池塘里的鱼,人们非常聪明,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显示出来” 12、Juniper Networks:得分3.6,CEO支持率:79% 13、SAP美国:得分3.6,CEO支持率:84% 14、MathWorks:得分3.6,CEO支持率:85% 15、Analog Devices:得分3.6,CEO支持率:47% 16、U.S Cellular:得分3.6,CEO支持率:无 17、英特尔:得分3.5,CEO支持率:82% 即使对公司评价最差的人也尊重这个名字和产品,因为其吸引了很多高智力和高品格的人,但很多有期权的职员对公司的股价表现很失望。 职员评价 “薪水不错,气氛狂热和充满竞争,我喜欢与同事在一起工作,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薪水在该地区是有竞争力的,很多聪明的人,公司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是否成功要看你是不是经理” 18、EMC:得分3.5,CEO支持率:80% 19、SalesForce.com:得分3.5,CEO支持率:89% 20、诺基亚:得分3.6,CEO支持率:65% 职员一直认为该公司在战略上变化太快,虽然薪水、福利和工作灵活不错。 职员评价 “诺基亚很伟大,工作生活平衡,经理很关心人,还有国际旅游,轻松的气氛,好的产品” “好的福利,电话和机会,作为大公司,具备了你能想到的所有优点” 21、Citrix Systems:得分3.5,CEO支持率:86% 22、Synopsys:得分3.5,CEO支持率:91% 23、SAS Institute:得分3.5,CEO支持率:79% 24、思科系统:得分3.4,CEO支持率:80% 思科的规模对职员有重大影响,积极的评价者认为,这能使他们在不同部门工作,消极的人认为,环境响应太慢。 职员评价 “好的报酬,容易接受新技术,可以得到不同的工作,但要看你的经理是谁,我只遇到一个差的经理,给你一个目标,并允许你实现目标” “管理层需要放松和带来乐趣,所有东西都组织化和企业化,使职员与老板的情感纽带不紧” 25、德州仪器:得分3.4,CEO支持率:65%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EnergyTrend表示,由于太阳能产业短期内仍属买方市场,市场的需求力道将直接影响产业的成长幅度,加上有补助政策的欧洲市场仍占有全球50%以上的市场,因此EnergyTrend认为今年第三季全球太阳能市场仍持续成长。德国联邦议会已经全数同意补助政策的调整方案。依照新的方案内容,原本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RooftopSystem)的补助额度在7月1日要下调16%将分成二阶实施,第一阶段自7月1日起下调13%,第二阶段为10月1日起再向下调整3%。除了上述系统外,此一新方案也同时包括地面架设系统(GroundMountedSystem)和公用事业系统(UtilityMarketSystem)。地面架设系统第一阶段将下调12%,公用事业系统则是下调8%,而第二阶段都统一下调3%。由于新的补助方案较原本的提案来的缓和,且在第四季时补助额度才会下调至16%,EnergyTrend认为,可望提升第三季安装量。根据EnergyTrend预估,第三季德国市场的安装量可望从原本的1.5GW~2GW提升至2GW~2.5GW。而在第四季安装量上,虽然有部分需求会提前至第三季发生,但受到德国明年仍将下调补助额度的影响,仍会有部分的急单效应;因此EnergyTrend预估第四季的安装量在0.6GW~0.8GW,20102H的安装量在2.6GW~3.3GW。除此之外,根据EnergyTrend的调查,今年上半年德国太阳能市场呈现大幅成长,安装量估计在3GW左右,因此EnergyTrend上调2010年德国市场的安装量为5.5GW~6.3GW。2010年德国市场呈现急速成长的状况,EnergyTrend认为对于全球太阳能市场的短期发展而言并非好事。例如2008年西班牙市场急速成长至2.5GW,但2009年则呈现急冻的状况,单一市场的需求出现巨幅震荡,加上遇上金融海啸,使得2009年上半年的太阳能市场呈现近乎零成长的状况。虽然根据EnergyTrend访谈的结果,厂商认为德国市场的发展并不至于出现类似2008年西班牙市场的失控状况,但再加上明年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将再下调补助金额,对于明年上半年的市场需求仍秉持较为保守的看法。德国Feed-in-tariff政策实施金额与时程一览表 (来源:EEG,EnergyTrend整理,2010/7/10;附注:2011.01.01的下调幅度均假设为8%)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能源正逐渐枯竭,人类开始面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人们对更加环保的绿色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凸显。大规模寻找、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已势在必行。以LG为代表的具有深邃战略眼光的跨国企业,开始把研发新能源作为企业取得更大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就在近日,LG电子宣布了大力拓展太阳能业务的计划,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向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投资8.2亿美元(1万亿韩元),使公司在2015年的太阳能产能超过10亿瓦特,销售额达到24亿美元,成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太阳能点燃企业全新战略亮点以低耗能、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能源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当中又以取之不竭的太阳能发展潜力最佳。LG敏锐的把握住太阳能产业的巨大市场机会与经济效益,自2004年开始进军太阳能领域以来,凭借多年的研发与技术积累,其在太阳能领域的开发已日趋成熟,并逐步实现太阳能产品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LG电子将一个等离子显示器模组生产线转为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从而建成了公司第一个拥有120兆瓦生产能力的太阳能生产线。该工厂位于首尔东南部280公里的龟尾市,并已于今年全面开工,大规模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LG计划今年再建一条1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届时该工厂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展,总产能将达到240兆瓦。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向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投资8.2亿美元(1万亿韩元),预计到2015年的太阳能产能超过10亿瓦特,销售额达到24亿美元(3万亿韩元)。
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州仪器(TI)宣布收购飞索半导体在日本的两家芯片工厂。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将收购已经申请破产的飞索日本公司的工厂和设备。去年飞索日本公司因全球经济衰退打击了销售而申请破产保护,其母公司飞索半导体也申请破产。德仪表示,一家8英寸(200毫米)晶圆片工厂将继续运营,而另一家12英寸(300毫米)芯片制造工厂的设备,将被转移到得克萨斯州理查德森的德仪工厂。德仪在声明中表示,这家12英寸工厂将用于满足未来的产能需求。该公司计划保留日本会津若松工厂的多数工人。德州仪器没有透露收购两家工厂的价格,但称这次收购是提高其主营业务模拟半导体产量的一条节约成本途径。德仪的芯片被广泛应用于从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机器人和LED路灯等各种设备。这是德仪1年里第二次大手笔购买不良资产。去年,该公司从申请破产的德国DRAM芯片生产商奇梦达手里收购了一家12英寸晶圆片厂的设备。今年年初德仪再次表示,将从奇梦达那里购买更多设备。
受惠欧美政府对太阳能政策利多加持下,再加太阳能族群基本面产能持续扩充、营收屡创新高下,昨天太阳能族群股价表现相对强劲,其中太阳能电池厂益通股价突破50元关卡,以50.8元的涨停价作收。同时,获得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投资入股,且近期股价大幅狂涨的升阳科,在盘中一度亮灯涨停,最后则是上涨5元,以83.8元作收。此外,上游晶圆业者中美晶,股价涨幅也超过半根停板,上涨3.3元,以74.3元作收,新日光与茂迪股价涨幅也在3%以上。德国是目前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先前业界受惠于当地补助调降在即而忙著出货,业者指出,德国太阳能补助调降方案,可能是从原本一次大幅调降16%,改为分次调降,如第3季先调降为13%,第4季再调降剩下3%,等于是调降时程延后,被市场视为利多。由于市场预期德国在明年仍会继续调降相关太阳能补助,业者表示,太阳能装设的需求,应从今年第3季到第4季都不会降低。另外,市场不断传出美国欧巴马政府将对太阳能发布政策利多消息,可能加码补助发展太阳能由20亿美元提高为50亿美元,业者指出,目前美国市场还算小,即使有订单,占公司营收比重也仍低,不过因美国市场潜力大,仍是不能忽视市场。目前太阳能市况很热,几乎处于人人抢货状态,例如升阳科,目前对新客户甚至到了先收钱再出货地步。业者形容,太阳能业界似乎回到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时荣景,相关产品价钱出现上涨。
渥太华能源局日前提议了一项新的光伏上网价格政策,提议地面光伏项目中规模小于10kw的,上网电价由原来的0.802加元变为0.588加元。渥太华能源局对该项举措的解释是——相对于屋顶光伏系统的高昂造价来说,小规模地面光伏上网电价下降更为公平。在能源局发表的声明中,该组织表示新的能源价格能够确保投资者的投资得到收回,而且这样的举措可以延长光伏的投资回收期使光伏投资的收益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产生过高的暴利。另外,由于这种小规模的地面光伏系统越来越流行,将补贴金额降低到0.588加元有利于确保该地区新能源推广计划的可持续性。在随后的三十天内,渥太华能源局将就此提案与光伏系统安装申请者展开讨论,而讨论期间补贴电价暂时保持0.802加元不变。自从去年十月渥太华的小规模FIT项目实施起,该地区的参与者的参与热情就异常踊跃,据报道已经有16000个申请项目已经提交。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地面光伏系统。该法案的初衷是鼓励私人,小企业者和农场主来参与发展新能源建设。在法案的条款中表明,项目的拥有者将得到一个设定好的电价,通过这些系统发电的政府回购,光伏的拥有者将得到一个长达20年的电价回购合同来确保投资安全并赢得稳定的回报。渥太华能源当局认为:新的价格政策更公平,能更实际的反应出地面光伏系统的造价,并且更能有利于光伏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科林.安德森——渥太华能源局主席评论道:新措施能使光伏的发展更接近当时设立光伏补助的初衷,并且给光伏投资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回报空间。新法案的实施内容表示,地面的小规模光伏系统申请者如果已经得到了政府颁布的可执行合同,或者条件性合同将继续享受前期的光伏补贴政策,也就是享受电力上网为0.802加元的价格。而其他所有的地面小规模光伏系统,包括已经提交申请但还没有得到审批或没有得到政府合同的光伏系统将只能得到0.588加元的上网电价!
韩国海力士半导体(000660.KS:行情)的大股东已提议让LG集团买下该公司5%的股份.这些股东目前正试图抛出所持有的海力士股份.由债权人转变而来的股东目前持有海力士半导体约20%股份,其计划在今年稍晚通过大宗交易售出5%.韩国联合通讯社引述未具名股东消息人士称,销售顾问建议股东向LG再多出售5%的股份,把持股量维持在10%左右.海力士的主要债权人及股东--韩国外换银行(004940.KS:行情)否认报导相关内容."股东尚未向LG集团提请这一要求."韩国外换银行一名发言人称.海力士半导体股价上涨2.8%,昨日英特尔(INTC.O:行情)发布强劲季度财报,减轻了对科技支出下滑的担忧.
据市场研究公司VLSIResearch发布2010第一季度半导体设备厂商排名,Appliedmaterials继续保持领先。在排名前十的厂商中,Teradyne获得了最高增长幅度,主要受益于公司的SOC测试系统。其他增长不俗的厂商还有TokyoElectron、LamResearch和Ni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