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球泡获外商青睐 外销市场复苏

    市场需求量固然在增长,但产品价格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拓邦LED照明事业部李小龙认为,目前外国的价格也很乱,主要原因是竞争太大,中国厂家在外国同样也在拼价格,买家也在“货比三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参加香港春季灯饰展后,记者感受到了其与内地照明展会的明显差异。香港展参展商都比较安静,没什么动作和活动。不少参展商向记者反映,每年香港展都没什么变化,很有意向的采购商越来越少,一天到晚没接到多少意向比较高的采购商。当然,也有参展商肯定了香港灯饰展的效果,如吉星中森。吉星中森是第二次参加香港灯饰展,展位负责人感觉今年参展的情况比去年好得多,原因在于去年只有一个标准展位,今年的展位面积是去年的3倍。客流量则跟去年差不多,恰逢法兰克福展举办,在香港中转的客商也会到香港灯饰展看一看。香港春季展·分析LED室内照明成品唱主角产品较单一香港春季灯饰展只有两个馆,记者绕了两圈,发现整场展会基本上都是LED家居照明、LED商业照明产品,并且基本上都是灯具成品,光源类或配件类参展商比较少。若仅从展位外面看,似乎每家参展商的产品都大同小异。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LED室内照明企业,对于LED室内照明唱主角、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他们均表示赞同,认为产品比较单一,更有针对性,但同时,竞争也愈加激烈。在展会上,记者发现好几家参展商只展示了LED面板灯或LED日光管,来自广东中山的慧卓就是其中一家,其聚焦在LED面板灯上。已成立四年的慧卓此次参展只展示了LED面板灯,今年要参加的北京国际照明展、香港春秋季灯饰展和广州光亚展均准备集中展示同一系列产品,近两年会聚焦在LED面板灯上,因为只有一系列产品,精准的客户群体就会进来展位,后面工作人员就能全力地跟进。据悉,慧卓2013年开始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在LED面板灯上,其他产品已经慢慢地不做了。但也有部分企业主打LED商照几大系列产品,主要为LED日光管、LED球泡灯、LED面板灯、LED投光灯、LED筒灯/射灯、LED轨道灯等。以外销占总销量90%的拓邦为例,它在1996年成立,然后从2007年开始从事LED家居照明业务,主打LED日光管,目前产品线已延伸到LED面板灯、LED球泡灯领域。拓邦LED照明事业部李小龙表示,未来拓邦还是以LED日光管为主,产品不会做得很杂。再看看另外一家外销达90%以上的LED企业——吉星中森,该企业以LED面板灯、LED投光灯、LED筒灯、LED轨道灯、LED路灯为主,不过此次LED路灯没有展出,参展以室内照明为主,其中咨询LED面板灯的人最多,因为该产品的尺寸是装修工程用的最多的,由于产品线算比较齐全,客人表示该有的都有了。受访企业普遍认为:产品比较专一,质量和价格也比较有优势。外销市场复苏增长明显接受记者采访的LED企业均以外销见长,除了产品较一致外,记者还发现受访企业有一个共同点:相比去年,今年销量明显增长,低至增长10%,高至预计增长70%。今年外销市场有复苏的迹象,加之,白炽灯退市为外销企业提供了一大片空白市场。东莞国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家玄就表示,今年第一季度LED日光管、LED球泡灯比去年增长10%以上。以拓邦为例,拓邦今年第一季度增长30%以上,其中,LED日光管的需求量明显增长,以前没有定下最少订单量,今年开始有要求了,200支以下的小订单没法接。东莞凯昶德电子产品经理刘千瑞则表示,2014年将是LED家居照明的爆发期,特别是美国,美国今年已禁止白炽灯销售,按照市场需求量估计,今年凯昶德的销量将增长70%。市场需求量固然在增长,但产品价格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拓邦LED照明事业部李小龙认为,目前外国的价格也很乱,主要原因是竞争太大,中国厂家在外国同样也在拼价格,买家也在“货比三家”,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此,拓邦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的价格,针对国内市场开发了民用产品,价格下降了15%—20%,针对欧美市场产品价格则下降了10%。不过,也有企业表示影响不大,如吉星中森,吉星中森展位负责人称今年产品价格跟去年没多大区别。LED球泡、日光管获“老外”青睐在不少展位上,记者都发现不少“老外”驻足在LED球泡灯前,碰碰,摸摸,看看。事实上,不管是产品地位、产品展示,还是销量增长,LED球泡灯和LED日光管都位列前三甲。拓邦就是典型的例子。目前拓邦年销量达8000多万元,其中LED球泡灯销量占总销量60%—70%,在美国的成绩销售最好。在国外,LED球泡灯量最大,LED日光管次之,LED球泡灯销售额约占15%,平常询问LED球泡灯的客户数量最多,此次参展则较多欧洲客户询问LED日光管。[1][2][3]下一页来源:世界LED网

    半导体 LED 球泡灯 室内照明 MDASH

  • iPhone 6电池图片首曝光:容量小涨

    继早上给出iPhone 6的生产模具后,现在又有媒体送出了该机的电池谍照。从曝光的这张所谓iPhone 6电池谍照中可以看出,其外形依然是长条状,跟现在iPhone 5S等机型的非常相似,但通过比对后可以发现,该机的电池的金属触点不同于现在iPhone。如果消息准确的话,这意味着新一代iPhone的内部设计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从之前曝光众多消息来看,iPhone 6会在下个月开始小范围试产,按照这个步骤来说的话,现在生产其所需的电池也是完全可以的。此外,还有消息称,iPhone 6内置的电池容量会小幅增长,高于iPhone 5S/5C的1570mAh(iPhone 5为1440mAh),但不会超过2000mAh,其最后大小应该在1700mAh左右。iPhone 6屏幕变大的同时,性能也会有所提升,目前iPhone 5S在iOS 7.1下的表现,让人真的非常担心新一代iPhone的续航表现,希望苹果在iOS 8上会让续航表现有新的惊喜吧。

    半导体 iPhone 电池 iOS 模具

  • 环旭电子20亿美元加码智能可穿戴业务

    4月9日,环旭电子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今日,谜底终于揭晓,环旭电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20.63亿元投向微小化系统模组项目及无线通信模块项目,全力加码智能可穿戴业务。公告显示,微小化系统模组制造新建项目的实施主体为环旭电子全资子公司环维电子,此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拟新建3条生产线,主要用于微小化系统模组项目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具体应用于高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电子产品。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生产新型多功能微小化系统模组元件3600万件的生产能力。环旭电子表示,通过微小化系统模组和无线通信模块项目的实施,将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微小化系统模组生产的整体水平,有助于公司在无线通信模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份额。

    半导体 元件 电子 无线通信模块 智能可穿戴

  • 博通推的业界首款可穿戴设备GNSS单芯片荣获CITE 2014创新金奖

    博通在CITE 2014上分享业界首款面向可穿戴应用的GNSS单芯片创新技术,有望加快低功耗、大批量可穿戴设备市场普及进程。4月10日至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上,博通该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SoC芯片BCM4771荣获了“CITE 2014 创新产品与应用金奖”。CITE创新产品与应用奖评选委员会相关专家点评道:“BCM4771不仅是业界首款用于GNSS单芯片解决方案,也是业界首款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定位芯片。其将定位功能与集成式传感器集线器、情景感知功能以及GNSS系统整合,大幅降低功耗和尺寸。”图1:GNSS SoC芯片BCM4771针对可穿戴应用的三大创新优势。在CITE2014同期举行的新技术发布会上,博通移动和无线集团GPS部门业务拓展总监Jerry Wang介绍了这款创新方案的几大优势特性:1. 为不断增长的健身和可穿戴设备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测量数据(如速度和距离),能更准确地跟踪和管理用户的健康状况,从而帮助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2. 与现有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解决方案相比,通过芯片架构的创新和多种节电技术使功耗降低了75%,可以满足可穿戴设备市场对延长电池寿命的要求。3. 集成了片上传感集线器(Sensor Hub),可以整合多个传感器输入数据,运行芯片上的算法,以侦测使用情境,可使加装了GNSS和多种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总物料清单成本(BOM)成本更低,复杂性也随之降低。 图2:定位追踪器的重中之重就是——数据。Jerry指出,相关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可穿戴设备中约有一半将配备全球卫星定位功能,主要包括运动、健身以及保健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对于诸如健康手环这类定位跟踪器可穿戴应用,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数据展开,因为数据的精确性决定了用户的体验和品牌忠诚度,因此软件算法和数据收集、分析工具的质量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BCM4771内含的传感集线器可以整合传感器输入数据,运行芯片上的算法,以侦测使用情境,精确计算出用户移动的速度和距离,另外还可以持续对用户活动水平以及历史位置进行监控,以提高测量精度,是带有健身跟踪器应用的理想之选。 图3:BCM4771具备多种节电方面的技术创新。对于可穿戴设备应用,低功耗始终是一个重要诉求。“BCM4771将低功耗的GPS与传感集线器集成,这样可在单个低功耗的GNSS芯片上实现背景定位和融合定位处理,而且蓝牙和WiFi等连接可通过这个片上传感集线器直接接口,利用片上GNSS的‘light’功能来实现一种支持始终在线的背景定位和情境感知的低功耗集线器。”Jerry表示,“另外,BCM4771无须主控AP(512KB)参与,可存储WiFi/蓝牙背景位置信息并进行位置信息批量处理,这不仅节省了功耗,也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和BOM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半导体 博通 芯片 可穿戴设备 CITE

  • 奥迪计划推纯电能SUV 可无线感应充电

    据称,奥迪公司明年将推出更多型号的电力驱动车型。奥迪公司总裁Rubert Stadler在接受采访时宣布,2017年奥迪将推出一款应用了无线感应充电技术的电能驱动SUV。新车能在地面充电站停车时进行充电。此外奥迪公司将增加混合动力车型的数量。在今年下半年A3-Sportback会作为奥迪第一款插入式混合动力车问世。之后奥迪公司每年都会有一款新的电动汽车上市。点评:在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采用电能作为驱动的电动汽车必然成为热爱环保的欧洲人的不二选择,奥迪公司如能抓住这个机会,攻克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必将在电动汽车的未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公司的发展迎来新一轮契机。奥迪这款电动SUV究竟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半导体 电动汽车 奥迪 无线感应 SUV

  • HTC M8采用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技术

    高通去年发表的第二代快速充电技术 Quick Charge 2.0 ,于近期正式产品化,宏达电日前发表的 HTC One M8 就将这项技术整合进手机里;高通表示,根据目前测试到的最佳表现,这种技术可以在 96 分钟内充饱一颗 3300 毫安培的电池,几乎是普通充电技术的 3 倍快。高通研发出的Quick Charge 2.0技术,可以在96分钟内充饱3300毫安培的手机电池。根据高通的数据, g 的充电效率比 Quick Charge 1.0 好上 40 %,和没有搭载类似技术的普通充电器更有着 75 %以上的差距。高通指出,要使用这项技术,充电器与装置两边都必须要支援 Quick Charge 2.0 ,才能发挥这项技术的全部实力。尽管日前以色列展出了一项快时代充电技术,号称可以在 30 秒充饱一颗约 2600 毫安培的手机电池,但目前仅是原形机阶段,「顺利」的情况下最快要到 2016 才能体验这项技术,因此高通的 Quick Charge 2.0 充电技术目前仍是最实用的技术

    半导体 快速充电 HTC QUICK CHARGE

  • 指纹识别也不靠谱 三星S5上市4天遭破解

    在三星Galaxy S5正式上市仅四天后,已有安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找到方法,可顺利破解该智能手机的指纹认证系统。来自Security Research Labs的专家们周二在YouTube上放出一段视频,展示了其如何利用去年晚些时候在苹果iPhone 5s上使用过的方法,成功绕过三星S5的指纹认证系统。该安全机构通过可拍照手机和橡胶膜制作了一个“假指纹”,这成功骗过了Galaxy S5指纹传感器,并获得该手机的主页面访问权及PayPal应用访问权。其中,PayPal应用通过指纹认证可向他人转账。iPhone 5S Touch ID也曾惨遭破解iPhone 5s正式开卖不过三天,其主打的指纹识别功能Touch ID就惨遭破解——德国知名黑客Starbug自己制作了一套指纹,成功骗过了Touch ID系统。在许多人看来,破解Touch ID应该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设备,其过程一定非常复杂。但Starbug却表示破解Touch ID“毫无挑战”,他甚至感到“非常失望”:我只花了30个小时就成功破解了Touch ID。我大概花了半个小时来做准备工作,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传感器的技术规格信息。我非常失望,因为原本以为需要花费1到2个星期才能破解它。这次破解毫无挑战。生物识别技术不够安全黑客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遗留在任何地方的指纹,都可能被用来绕过Touch ID。只需一些并不昂贵的办公设备如图像扫描仪、激光打印机、蚀刻印刷电路板套件等,你甚至不必具备过多的专业知识,在家里就可以破解Touch ID,而且整个制作过程只需花费数小时。Touch ID对苹果的意义显然不是解锁手机那么简单,或许也并不局限于支付方面,其有望搭建整个iOS甚至是Mac OS生态的一切身份验证堡垒。虽然苹果一再强调Touch ID的安全性,但外界的质疑从未间断,Starbug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Touch ID只是增加了便利性而不是安全性。”我实际上并没有找到Touch ID传感器如何工作的过多细节,应该不是子表皮扫描(sub-epidermal scanning),因为扫描组织同人体皮肤上层太相似。最大的可能是,苹果选择了任意阈值(arbitrary threshold),这样才能确保Touch ID可靠而有效。简单的说,苹果考虑可用性和方便性要多于安全性。指纹传感器总是可以被打败,只要伪造的材料同人体组织的特点足够接近,并且这个高分辨率指纹的扫描是有效的。Starbug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批评苹果,“你唯一可以批评他们的是,把Touch ID标榜成安全可靠的,即便他们知道这套系统有被攻破的可能。”在Starbug看来,“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验证是存在问题的。”智能手机安全公司Lookout的安全专家Marc Rogers参考上述方法亲身破解了Touch ID,不过在他看来,虽然Touch ID可被破解,但该系统依然很棒:“破解Touch ID依赖技术、现有学术研究和耐心的结合。”他认为Touch ID极大增加了便利性,“智能手机用户不喜欢使用密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太麻烦了,而Touch ID轻松解决了便利性问题。虽然生物识别安全并不完美,但本就没有完美的安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参照上面的视频攻破Touch ID似乎并没有太大吸引力,想要查看老公的iPhone显然有更多简单快意的方法。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谁会放心地用并不安全的 Touch ID 来完成资金流转呢?指纹的一大特点便是无处不遗留,从这点来说,Touch ID带给人的心理安全感可能还不如自己私藏的密码本。比生物识别更安全的身份验证办法——密码密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足够长并且足够复杂。实际上,长而复杂的密码也可以配置在iOS设备上,提供足够的安全级别。问题是如何把握用户便利性和安全之间的平衡。谁也不想解锁手机时需要输入20个字符的密码。另一方面,如今智能手机包含了大量个人资料,用户会认为即使四位数PIN也是不够的。苹果一向是拿捏“平衡”的高手,它会为了提高2013款MacBook Air的续航能力而宁愿牺牲一点处理器频率,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整体体验。

    半导体 三星 指纹识别 BUG TOUCH

  • 2015年国内液晶面板产能将超越台湾

    友达总经理彭双浪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大陆面板业产能大开,将在2015年超越台湾,成为全球第二大面板生产基地,加上近期大陆有意将面板进口关税倍增至10%,都将对台湾业者造成威胁。他说,面对大陆面板业快速崛起,友达正以提升品质并加强与大陆彩电厂合作外销市场因应。至于大陆有意大幅调高面板进口关税,他则认为此举是“两面刃”,短期虽有保护当地业者的效果,但也可能造成大陆厂商竞争力下滑。大陆8.5代面板生产线2015年时将增为八至九条,届时将超越台湾,成为仅次于南韩的全球第二大面板生产基地。彭双浪日前参加大陆深圳“中国电子资讯博览会深圳光电显示周暨彩电节”,并接受专访,发表以上看法。彭双浪坦言,碍于市场总体需求减缓,加上财务考虑,过去三年台湾面板业未再扩充产能,但并未停止技术提升、扩大应用等脚步。他说,友达现有的投资规模很大,并占全球15%的面板供应量,应该思索如何创造价值比较重要;友达加快4K2K、曲面、窄边框、广色域等技术应用,这不是扩大产能就能做到的。友达折旧多出的现金,都将用于技术创新。不过,适当时候,友达也会适度提升产能。针对大陆有意将面板进口关税从5%提高到10%,彭双浪认为,提升关税是“两面刃”,对大陆面板厂可以起保护作用,但也有很多例子,保护愈好,产业竞争力愈差。他说,提升面板进口关税,大陆面板厂高兴,但彩电品牌,消费者却会增加税收负担,加上8.5代线切割的产品有限,许多面板还是需要进口,如果关税提升,羊毛出在羊身上。他透露,台湾与大陆有经贸合作谈判,一直想把面板放进去,但至今还没列入货物贸易框架里面。他也一直提醒大陆,提升关税是否能起到真正作用,而且品牌客户强烈反映,一旦加税,难免向消费者加价。因应大陆可能提升关税,彭双浪说,大陆每年生产1.3亿台电视,其中境内销售4,000万台,外销9,000万台。因为外销电视的面板进口关税可以退还,友达会与彩电品牌在外销上加大力度,降低相关冲击。友达昨天股价跌0.2元,以11.7元作收,美国存托凭证(ADR)逆势以下跌约0.5%开出。来源:中华液晶网

    半导体 中国电子 面板厂 液晶 液晶面板

  • 三星在LG后也发布了3.55mm无缝衔接显示器

    在LG极致3.5mm超窄边拼接显示屏登陆中国后,三星在中国国际视听集成设备与技术展上也展出了3.5mm合并边框的大型商用显示器“UD55D”。三星UD55D采用全球最窄3.5毫米合并边框,178度广视角设计,在色彩调校上提供100%的原厂校正,以专业级的色彩校正软件ACM2.0,经由灰阶、均匀性、自动更正三步骤,让白平衡更为精准,色彩显示更一致。UD55D也融合MagicinfoPremiumS以及MagicInfoVideowall全方位解决方案,使用者将可预先进行内容制作、远程排程与发布,并可随时监控设备状态,一旦发生问题将可在最短时间排除障碍。除了UD55D,三星还展出了95英寸超大尺寸LED显示器“ME95C”,采用侧入式LED背光技术,全高清分辨率,可调整横向或纵向两种显示模式。ME95C内置三星智能标牌平台(SSSP),拥有双核CPU、媒体播放器和三星MagicInfoPremiumS软件。由于拥有双核CPU、4GB存储空间和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性能视频处理器,可以同步和连续处理多种内容,此外还内置Wi-Fi功能,无需再与PC模块或其它任何设备连接即可传输内容,降低了安装成本并简化了壁挂和封装显示器的操作。来源:OFweek显示网

    半导体 三星 显示器 LG MAGIC

  • 谷歌眼镜今起在美发售可穿戴热浪起

    美国谷歌公司10日宣布,于15日(本周二)将谷歌眼镜的购买计划“ExplorerProgram”面向所有美国居民开放。本次限时购买活动销售时间将从4月15日上午9点开始,谷歌眼镜零售价格依旧为1500美元,并且仅限当天购买。与此同时,谷歌眼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革命性品。作为被市场关注了多年的品,谷歌眼镜的推出将再次掀起可穿戴设备的浪潮。谷歌眼镜定价1500美元仅售一天谷歌公司将在15日接受“谷歌眼镜”限量网上订购。这是谷歌眼镜试用范围向公扩展规模较大的一次,也是谷歌近来在推介这款可穿戴设备方面的又一个行动。谷歌方面宣布,任何美国成年公民都可在15日当天在谷歌网站上订购“谷歌眼镜”,单价1500美元,目前有灰色、橙色、黑色、白色和淡蓝色五种色可选。美国东部时间4月15日9时开售,仅售一天。谷歌提醒消费者当天发售的“谷歌眼镜”数量有限,售完即止。这也是谷歌眼镜首次面向公开放销售,把谷歌眼镜推向“Explorerprogram”计划之外的更多用户。谷歌眼镜(GoogleProjectGlass)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这款眼镜将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同时,戴上这款“拓展现实”眼镜,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兼容性上,谷歌眼镜可同任一款支持蓝芽的智能手机同步。谷歌眼镜的重量只有几十克,内存为682MB,使用的作业系统是Android4.0.4,版本号为IceCreamSandwich,所使用的CPU为德州仪器生的OMAP4430处理器。音响系统采用骨导感测器。网络连接支持蓝芽和Wifi-802.11b/g。总存储容量为16GB,与GoogleCloud同步。配套的MyGlass应用需要Android4.0.3或者更高的系统版本;MyGlass应用需要打开GPS和短信发送功能。科技行业诸多权威人士都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成为今年的主流之一,这些品包括智能手表和头戴设备等,将拓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根据最近的一份风险评估报告中,美国空军正在测试谷歌眼镜,如果测试成功,计划会将谷歌眼镜装备在未来的军事设备中。此外,消防员和警察也在试用谷歌眼镜。谷歌眼镜将带来医疗革命作为“未来主义式”尖端科技,谷歌眼镜的潜力无限,医疗业就是它最具应用前景的领域。根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9日的报道,纽卡斯尔大学的博士ROISINMcNaney,正在进行一个开创性的项目,利用谷歌眼镜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日常生活。谷歌眼镜就像一个不用手拿的智能手机,在玻璃镜片上显示信息,还能通过语音连接到互联网。实际上,谷歌眼镜在医疗业的应用已经铺开。比如,部分医院把病人的二维码放在病房外,以便戴谷歌眼镜的医生可以即时访问病历和X光片。手术中的医生可以利用谷歌眼镜上的显示系统查看X光片,同时又不必离开手术室或谘询其他科室的同事,还能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这款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外科整形医生可以通过实习医生的眼镜传输的同步面看到患者,进行手术;同样,外科医生带上眼镜进行手术,手术的面就可以现场直播给实习医生,由此训练实习医生。在巨大的商机面前,为谷歌眼镜开发软件品的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包括WearableIntelligence、Augmedix、CrowdOptic、APXLabs以及Pristine。这些企业已经从硅谷风投机构获得了大笔融资资金。目前,美国有六家诊所正在使用Augmedix开发的谷歌眼镜软件。当医生和患者进行交谈时,这款软件可以自动将患者信息输入一个电子表格。一些医院的医生们已经在使用谷歌眼镜来获得患者重要生命体征的相关信息,比如谷歌眼镜可以告诉他一名脑溢血患者对数种用于减缓脑部出血的降压药物过敏。由于谷歌眼镜有视频功能,因此这款软件甚至还可以理解患者通过非语言形式进行的交流活动,比如可以识别患者所指的身体疼痛部位。另外,谷歌眼镜在医学领域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功能也被逐步完善。为柏斯以色列狄肯尼斯医学中心开发谷歌眼镜软件的WearableIntelligence,为这款智能眼镜增加了保护医疗信息的功能。佩戴谷歌眼镜的医生无法在该中心以外的地方进行拍照或操作它,并且医疗版本的谷歌眼镜不能发Tweet,不能查看Facebook,甚至不能断开与医院Wifi的连接,连语音识别功能也被Nuance(为Siri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提供的专业医学辞典所代替。与消费版谷歌眼镜不同的是,医疗版上的数据并不会被存储在谷歌的服务器上。业内人士认为,有了谷歌眼镜,医生的眼睛能够在身前的手术患者和眼前的各项重要信息之间进行切换;病人的信息也可以方便地获取,提升工作效率;在合作治疗和医学教学方面,谷歌眼镜也提供了技术支持。谷歌眼镜在医疗领域将成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品。来源:中电网

    半导体 软件 智能手机 可穿戴 谷歌眼镜

  • 京东方460亿元赌新型显示:褒贬不一

    近日,我国京东方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定向增发人民币普通股217.6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57.13亿元,主要投向3条新型显示生产线的产品制造和生产。除了北京国管中心、合肥建翔、重庆渝资3家战略投资者之外,平安创新资本、华安基金、华宝兴业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7家财务投资者也参与了此次认购。从投资的情况来看,合肥第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和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是京东方主要的投资目标。而这3条生产线均瞄准超高清、氧化物、OLED等高端产品领域,以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要抢占话语权就要补齐短板对于京东方此次融资,业界褒贬不一。有观点认为,京东方如此频繁的融资背后,是与之不相称的低回报率,连年亏损并没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观点认为,京东方高额投资能否获得回报仍是未知数,释放产能如何消化也是未来京东方面临的巨大问题。然而,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近年来,正是因为京东方等企业不断扩大生产线规模,中国大陆才改变了依赖进口屏的尴尬困境,并逐步超越我国台湾,成为全球第二大平板显示生产基地。平板显示作为高投资的产业,“烧钱”是不可避免的,况且全球面板企业在发展初期都要经历一段痛苦的爬坡期,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如今,全球面板生产厂商的竞争重点由产能投资转向前沿技术投资,氧化物、LTPS、OLED、柔性显示等技术的比拼已经成为厂商能否获得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在显示技术发展的快车道上,中国大陆企业必须迎头赶上。数据显示,到2020年,氧化物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88.5%,LTPS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21.4%,AMOLED显示产品年复合增长率为44.3%。这对于中国大陆面板企业而言将是更大的挑战。抛开资本运作层面的问题,此次京东方融资460亿元用于投资3条新型显示生产线是令人感到兴奋的,融资的部分金额将用于新型显示技术的生产研发以及设备的购买,这预示着京东方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再加上华星光电二期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生产线、中电熊猫IGZO生产线,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全面发力高端显示技术意图已经非常明显。然而,从市场的情况来看,京东方合肥、重庆的8.5代线产能如何配置需要认真考虑,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也要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量产。如何把新增产能转化为业绩,将考验京东方的经营智慧。反对派中金在线:京东方A宣布460亿元再融资。当企业通过IPO掘得第一桶金,通过不断再融资获得第二桶金,通过解禁、大宗交易等获得第三桶金,投资者开始质疑,再融资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圈钱利器,如此挖掘下去普通投资者连残羹剩饭也吃不上。中国证券报:一边是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一边是中小股东对巨量定增的强烈不满。围绕京东方460亿元定增计划,上演了A股市场近年来大小股东之间少有的舆论对抗。对抗的核心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赞成派触控技术网:在资本市场,京东方是一家备受诟病的上市公司。京东方自2001年上市以来从资本市场累计融资262亿元,最新的再融资计划是460亿元,而累计给投资者的现金分红仅有6650万元,公司累计经营亏损53亿元,股价跌幅接近90%。但是需要从一个更广的角度来看待京东方的价值和“京东方现象”。佛山股票投资商会:对于京东方在股价出现回落而非高位时推出定增预案,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分析称,如果能以相对较低的位置进行融资,后期股价存在拉升空间,有利于参与定增的财务投资者“全身而退”。作为出资固定的控股股东关联方及战略投资者,可以认购更多的股份,这个时机恰恰是京东方精心选择的。未来平板显示赢利点在于新型显示技术早在京东方布局重庆8.5代生产线时就做好了融资计划,京东方依靠强大公关能力,融资460亿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合肥8.5代生产线已经投产了,后续提升产能和持续研发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重庆8.5代线仍在建设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已经投产了,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后续需要“烧钱”是必然的。虽然对股民来说,京东方融资460亿元是具有一定负面意义的,但就整体产业而言,却具有正面意义,任何产业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时间的投入。未来平板显示的赢利点就在于氧化物、LTPS、AMOLED这3项技术,京东方将资金投资于这些技术的研究和生产,会尽快缩小中国大陆与日韩的差距。中国面板企业需要更雄厚的资金补充京东方此前是政府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的,现在京东方募集资金后会收回当地政府的股份。地方政府收回对当地工厂的经营管理权是有好处的,毕竟面板厂作为高技术和专业型制造企业是需要独立专业经营的。460亿元的融资肯定会增强京东方的资金实力。京东方后续研发OXIDE、LTPS、OLED和柔性显示技术都需要购买新设备,也需要有一部分资金用于研发。面板厂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未来技术投资竞赛很明显会在韩国和中国大陆厂商之间展开,我国台湾企业已经落后了。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中国面板企业确实需要有更雄厚的资金补充。实际上,京东方去年净利润应该可以达到10亿元以上,其自身的赢利能力在改善。来源:中电网

    半导体 显示技术 平板显示 AMOLED LTPS

  • 三星发布预警:可能连续两个季度利润缩水

    近日,三星发布财报预警,其预估的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为8.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78万亿韩元同比下滑4.3%。同时,该公司很可能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利润缩水的情况。对于有可能出现连续下滑的原因,三星认为是由于智能手机销售额增长放缓持续对营收造成压力所导致。为了扭转局面,三星也将宝押在其新一代旗舰机GalaxyS5的身上,该公司特意下调了S5的售价,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再次刺激市场的消费能力,提高二季度的销售业绩。据悉,三星GalaxyS5以及可佩戴智能设备Gear2、Gear2Neo和GearFit已在全球125个国家同步上市销售。在中国市场,三星电子选择了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在内的38个城市、190家门店举办首销活动。与此同时,三星还继续保持与国内运营商的合作。据悉,中国联通(13.67,-0.14,-1.01%)日前率先公布了GalaxyS5的合约计划,并首次针对单一产品出台了3G和4G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合约套餐。中国联通针对三星S5标准版16G单卡和尊贵版16G单卡+GearFit两款定制机型出台了3G基本套餐及4G/3G一体化套餐两种不同类型的存费送机合约计划。但用户无论是选3G基本套餐还是4G/3G一体化套餐均可参与0元购机计划。据中国联通出台的合约规划显示,三星S516G单卡标准版合约包价格均为5299元,三星S5尊贵版+GearFit智能手表的合约包价格为6699元。3G基本套餐标准版共分为24个月、30个月和36个月三个合约期,若购买三星S5尊贵版+GearFit智能手表只可选择24个月和36个月的合约期规划。4G/3G一体化套餐S5标准版分为24个月和30个月两个合约期,S5尊贵版则分为24个月和36个月。如此大张旗鼓地造势,无疑显示出三星已将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心都放在GalaxyS5上。对于GalaxyS5的走势,业界有分析认为,GalaxyS5的销量或不及S4,去年三星GalaxyS4在上市一个月的时间就突破1000万部。同时,GalaxyS5在发售初期也遭遇到一些波折,尤其是在韩国本地,因为韩国三家移动运营商被禁止在3-5月期间发售新款智能手机,为此,三星不得不提早在韩国匆忙发售。不过,有数据统计,在全球发售首日GalaxyS5的销量已经打破了S4的纪录,提高了30%,其中,在欧洲市场GalaxyS5的首日销售量是S4的2倍左右。接下来,三星要做的就是如何让GalaxyS5迅速地打开中国市场。北京商报记者吴辰光来源:中电网

    半导体 三星 RF 3G GE

  • IT巨头扎堆汽车电子 "老"霸主搅和"新"天地

    汽车与IT,从来没如今天这样联系密切。台式、移动等市场的争夺尚未结束,IT巨头的眼光又齐齐扎堆在汽车电子。其中,落寞的昔日霸主微软,更是希望借着“WindowsintheCar”重振雄风。在此前的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已经公布了新的信息娱乐系统的测试版本。该Windows系统能够支持几十种车型,其独有的“Metro”语言突出了微软的品牌特色,而用户界面更是令所有人倍感亲切,你能够在车载屏幕上找回再熟悉不过的操作习惯。来源:中新网

    半导体 微软 汽车电子 用户界面 测试版

  • On-cell触控技术势力强劲 未来渗透智能手机市场

    随著良率提升且价格更具竞争力,Bridge On-cell与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已分别获得中高阶及低阶智慧型手机製造商青睐,并扩大导入旗下产品,可望进一步推升On-cell触控方案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Bridge On-cell与单层(Single Layer)多点On-cell触控方案正快速窜起。面板供应商借重触控晶片厂商的技术支援,已逐渐克服Bridge On-cell与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良率及成本发展窒碍,让单价大幅下探,且效能与单片玻璃方案(OGS)和双薄膜(GFF)相比毫不逊色,因此已分别吸引中高阶,以及白牌和中低阶智慧型手机品牌商的目光,准备大举提高在产品线的採用比重。为满足智慧型手机品牌商平价高规的设计要求,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友达、群创、华映、胜华等面板厂,已积极开发更具成本竞争力的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并预计下半年正式量产,恐压缩OGS在中高阶智慧型手机市场的发展空间。迎合平价高规潮流 Bridge On-cell露头角意法半导体类比与感测元件技术市场行销部专案经理王嘉瑜表示,配备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的终端产品可望于2015年面市。 意法半导体(ST)类比与感测元件技术市场行销部专案经理王嘉瑜(图3)表示,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 LCD)面板製造商为主导中高阶智慧型手机触控面板产业发展,从中取得更大的获利,正携手触控晶片商,加速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投产。相较于开发外挂式触控面板架构的OGS,TFT LCD面板厂投入内嵌式Bridge On-cell面板模组製造,可从氧化铟锡(ITO)玻璃、保护玻璃(Cover Glass)至触控面板模组一条龙生产,完全掌握生产线的良率、产能及生产效率,同时降低製造成本,甚至未来量大后,价格可望较OGS面板模组更具竞争力,遂吸引众多面板厂争相展开布局。随著TFT LCD面板供应商竞相加入Bridge On-cell触控市场,OGS触控面板业者的市场生存空间亦将受到严重压缩。王嘉瑜指出,现阶段OGS为中高阶智慧型手机触控萤幕市场主流,早已是兵家必争之地,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骤降;也因此,面板厂为避免陷入杀价竞争的泥淖,且取得产业主导权,正加快于年底前量产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最快至2015年终端产品即可面市,届时,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将开始瓜分OGS在中高阶智慧型手机的市场版图。有鑑于此,欧菲光、信利等中国大陆OGS面板厂正戮力透过高整合度的产品策略,严防TFT LCD面板厂势力坐大,如欧菲光即挟整合相机模组的OGS触控面板模组方案,极力拉拢中高阶智慧型手机客户。至于触控晶片商方面,由于Bridge On-cell技术门槛偏高,主要系由新思(Synaptics)、意法半导体、爱特梅尔(Atmel)等外商把持,不过,包括苏州瀚瑞微电子等中国大陆触控晶片商已急起直追,未来是否将会大军压境,挤压国外触控晶片商的市场渗透率,亦备受关注。不仅是中高阶智慧型手机,白牌及中低阶智慧型手机配备On-cell触控方案比重亦将持续攀升,特别是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更是炙手可热。白牌手机厂撑腰 单层多点On-cell火红随著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成本续降,中国大陆白牌及中低阶手机品牌厂纷纷计画于2014年新一代产品线中扩大导入,藉此开发出轻薄且低价的智慧型手机,加速拱大市场渗透率,可望带动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需求量激增。新思国际资深产品行销经理Jimmy Lin表示,相较于在中高阶智慧型手机市场快速窜起的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仅需单层光罩,因此生产成本可以更低,更适合中低阶智慧型手机应用。据了解,2013年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已获得不少中国大陆白牌及中低阶手机採用,甚至Google和摩托罗拉(Motorola)亦于2013年借助新思国际的触控晶片技术,分别于旗下智慧型手机Nexus 5、Moto G导入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市调机构NPD DisplaySearch分析,在历经投产失败后,面板製造商已逐渐认知,开发On-cell触控方案时面临的液晶显示器杂讯干扰处理,以及判断手势的演算法并非其专长,遂纷纷加紧与触控晶片商展开合作,以突破技术桎梏,提升良率并降低成本。也因此,面板业者在经过前期准备后,已计画于2014年扩大量产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如天马微电子4.5吋FWVGA、5吋720HD产品;京东方4.5吋QHD、5吋720HD产品,皆採用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设计。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系由触控晶片供应商于2012年提出,相比于Bridge On-cell触控方案,电极间距(Pitch)无法做得很细,导致触控灵敏度较差;不过,由于仅需单层光罩,且无需电极的架桥(Bridge),故价格具竞争力。然而,Lin指出,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的架构中,氧化铟锡(ITO)导电膜、光学薄膜等皆为单层,虽然可缩减整体物料清单(BOM)成本,但需要专属的图案和韧体。总的来说,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凭藉价格优势,已迅速获得中国大陆白牌及中低阶手机品牌商的青睐;再加上愈来愈多面板厂正加紧展开产品布局及投产,有望加快扩大市场渗透率,未来将逐步侵蚀GFF触控方案在中低阶智慧型手机的市占。尽管现阶段OGS及GFF仍分别位居中高阶和中低阶智慧型手机触控面板技术主流(图3),不过在面板厂力拱之下,Bridge On-cell与单层多点On-cell触控方案在智慧型手机市场渗透率将可急速攀升,未来角逐市场主流的声势亦可望看涨。

    半导体 手机市场 智能手机 CE BRIDGE

  • 2020年传感器国产化将达70%

    自动化产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传感器行业市场迅速扩大,但是在国内传感器产业却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单从技术上种类上国内只能完成大约6000多种的国产化,行业技术亟待提高。业内市场机构指出:目前从整个气体传感器领域来看,技术虽然稳定性大,但门槛很低。未来的前进方向只能是高精尖。而物联网的发展将极大推进传感器领域发展,其在能源、智能感知、安全监控、环保等领域将有极大应用。预计到2020年,整个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以上,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增长速度超过15%。2012年中国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占市场份额的42%左右,市场规模达到160亿元,传感器整个市场突破500亿元。201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总体规模逐渐扩大,显著应用于汽车工业中包括汽车轮胎中的传感器应用、安全气囊中的传感器应用、底盘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发动机运行管理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废气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ABS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车辆行驶安全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防盗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发动机燃烧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定位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其他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除此以外,中国传感器在其他领域也有新的应用,如工业控制领域、在环境保护领域、在设施农业中、在多媒体图像领域、其它有关传感器的应用。回顾中国传感器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在产品技术上产业基础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产品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种类欠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弱。但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制定有利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全年整机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的不断推动也都成为传感网发展的利好因素。全球现在大概有40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工作,研发、生产单位有5000余家,产品达20000多种。国内有1688家企事业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其中从事MEMS研制生产的有50多家,但规模和应用领域都较小。由于没有规模化应用,国内传感器产品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和价格高的矛盾。在国际市场上,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工业国家的企业主导了传感器市场,许多厂家的生产都实现了规模化,有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几千万只甚至几亿只。相比之下,中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较窄,更多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基础应用领域。有赖于此,中国传感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半导体 传感器 传感器产业 发动机 传感器应用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