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业内知名人士?就是他说的一句话都能成为业内一则新闻。在半导体界存在很多这样的人,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最近举办的“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倪光南发表了“中国制造核心技术之痛的深层思考”的主题演讲,其中说到:“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世界第一,实际水平也达到世界第二名。”
“第92届中国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约而至,与往常一样,作为世界顶尖的测试测量厂商,罗德与施瓦茨携自己众多产品来到了展会;与往常不一样,罗德与施瓦茨从往届的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的W3馆转移到了主打被动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的W2馆。在罗德与施瓦茨高级销售工程师缪航进看来,这样的决定可以大大增加公司与客户、潜在客户的接触。
最近,福建晋华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事件,逐渐发酵。随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以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等罪名起诉晋华和联电以及三名联电高管,同时提起民事诉讼,申请禁令阻止联电与晋华利用具有争议商业机密所制造的产品输往美国。
看见库里左上方的两排模糊中又带点清晰的白色字母了吗?——Keysight Technologies(是德科技)。不可否认,是德科技在半导体产业中绝对是一家明星企业,然而笔者怀疑在NBA比赛现场中到底有多少球迷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呢?据是德科技官网介绍,“是德科技致力于为电子设计、测试、测量和优化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和可信赖的洞察力,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简而言之,是德科技是一家生产测试与测量仪器与软件的美国公司。
据业内信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今年的IC设计论坛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销售额约为5345.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6.5%。
“现在正处于从LDMOS转到氮化镓的时间窗口,但只有三年。”能讯半导体总经理任勉表示,在氮化镓领域耕耘十二年,能讯半导体迎来关键时间节点,抓住5G基站建设机会,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015年12月宣布邀约收购,2016年5月完成交割,亦庄国投完美把握时间窗口,通过主体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半导体”),以约3亿美元将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Mattson Technology Inc.(以下简称“Mattson”) 收入囊中。这是中国资本成功收购国际半导体设备公司的第一个案例,也是中国半导体设备业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成功完成跨境收购的案例。这样一个既有硅谷基因又将植根于中国市场的企业如能跨越整合陷阱,突破原有瓶颈,迈入新成长阶段,将有重要的标本意义。
日前,中芯国际创始人、现芯恩集成电路董事长张汝京谈及中国半导体人才问题时表示,国外公司挖墙脚行为,让国内人才流失严重,是芯片产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只要我们一发展芯片,就会有国外公司来挖墙脚,像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企业,觉得中国工程师很优秀,训练好,也很能干,就高薪挖走,这样我们栽培的人都流失了,所以这几年芯片发展比较缓慢。”
RISC-V架构被认为是继x86、ARM架构之后,中国芯片产业的第三条路。
在这两天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不动声色的宣布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半导体公司,起名“平头哥”。“平头哥”学名非洲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人生信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据悉,该名由马云所赐。据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会上的介绍:“该‘平头哥’是由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整合而成。”
翻开半导体产业历史,有这么一个人永载史册,他就是威廉·肖克利。其最伟大的成就包括与两位同事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并于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去年年底,福布斯发布了最佳创投机构三十强,在上榜的资本机构的投资领域简介中,对半导体有着最强烈热情的当属华登国际。而陈立武先生不仅是华登国际创办人,也是Cadence公司总裁兼CEO。从陈立武先生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虽然陈立武做过很多涉及半导体投资的演讲,但让其做出进入这行决定的,也是源于一次关于创业投资的演讲。
不到一年时间,英特尔被曝出三次芯片漏洞事件;IC Insights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公司排行榜中,英特尔依旧排第二;10nm工艺制程一拖再拖……这两年英特尔所受的舆论压力堪比这些年挤的牙膏数量,那么问题来了,“知天命”的英特尔是不是真的失去了半导体产业的领导力,是不是真的不行了?昨天,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接受了TechSugar等媒体的采访,并给出了很多铿锵有力的回应。
凯文凯利曾道:市场苛求效率的压力,如此冷酷,如此无情,致使它必然将各种人造系统推向最优化这单一的方向。这句话可以在半导体行业获得应验,从1965年摩尔定律提出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若干年前就有人声称摩尔定律行将就木,然而直到微缩技术已经接近物理极限的今天,仍不能下结论说摩尔定律已死。
“FinFET之后,所谓的14nm、10nm、7nm、5nm工艺只是一个数字,其实它根本不是半导体的线宽。所以我们的发展还没有到半导体行业的极限值。”说这话的是海思平台与关键技术开发部部长夏禹女士。
昨天彭博社传出“英飞凌尝试收购意法半导体”的消息,再加上前不久“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的消息,这两件事直接把欧洲半导体“三巨头”炸了出来,背后也比较清晰的说明了欧洲半导体企业的“焦虑”。自1987年以来,欧洲“三巨头”几乎从未跌出过全球半导体企业20强,这三巨头就是上面两大消息中提到的恩智浦(NXP)、英飞凌、意法半导体(ST)。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几年在新兴消费电子方面欧洲半导体企业显得“稍差一些”,但恩智浦、ST等企业在传统领域整体表现“依然强势”。在他看来,欧洲半导体产业如今的问题更多在于缺乏新兴企业,主要厂商仍然是过去的几家巨头。可以说,这三巨头撑起了欧洲半导体的“面子”。然而这三巨头之间也存在许多“利益瓜葛”,这就得从他们各自的故事慢慢说起。
自2016年以来的这一波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半导体增长仍将维持两位数,销售额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半导体有明显的波动周期,但平均增长率还是远高于全球GDP增长率,过去三十年,全球GDP增长了4倍,而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超过10倍。华登国际投资合伙人容志诚表示,半导体相对GDP的高增长还将延续,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一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0.5%提升到1%。”
德州仪器(TI)官网的一则新闻,让布莱恩·克拉切(Brian Crutcher)成为一个月之内第三个因为道德问题下课的半导体公司CEO。6月21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时任CEO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辞职,原因是与公司一名员工存在过“超友谊”关系,违反了英特尔公司的内部规定。一周之后,Rambus公司在6月28日宣布CEO罗恩·布兰科(Ron Black)因不正当行为被解雇。从6月1日上任,到7月17日辞职,布莱恩·克拉切担任德州仪器CEO时间不足两个月,即便从年初宣布他即将接任CEO算起,也不过半年多时间,布莱恩尚未有时间去真正展现他的领导才能,而德州仪器整体运营依然在正确的轨迹上,所以他的下课倒应该真与业绩无关。如同德州仪器在声明中所说,布莱恩违规属于“个人行为违反公司道德与核心价值观,与公司战略、运营及财报没有任何关联。”
这是天风证券高级研究员陈俊杰的又一力作,从三星、海力士、台积电、高通、德州仪器、Lam Research与ASML这7家全球半导体龙头公司最新财报来考察行业景气周期,这7家公司横跨设备、制造与设计三大产业,既有整合元件制造商,也有代工厂与设计公司,较为全面地代表了整个行业发展状况。如俊杰所言,龙头公司的运营状况与对市场的预判,很大程度左右了行业景气度。
数据洪流时代,数据流向决定了资金的流向,谁拥有更多的数据,谁就有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传统半导体厂商而言,在数据洪流时代价值分配体系下,并不占优势。虽然采集、处理、传输、计算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半导体,但数据商业价值分配却从更靠近用户的应用端开始,互联网厂商具备天然优势,但有实力的半导体厂商一直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争取更多参与到数据业务的不同环节,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分配权重,甚至主导数据洪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