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25日,由赛文交通网主办的第十一届(2022)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杭州召开。经过层层筛选,在众多候选企业中,大唐高鸿智联凭借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领先实力和优秀的落地案例,再次荣获“2021中国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优秀服务提供商”大奖,这也是大唐高鸿智联第三年在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中斩获殊荣,其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实力可见一斑。
面对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前瞻性地启动数字化变革,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建设引领“大交通”,以数字新基建服务“大格局”,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大发展”。
一块整面墙的超大屏幕,地面公共交通、水路航道运输,甚至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运输情况一目了然,2500万余项数据每日刷新,361台感知设施设备随时查看,各类相关数据汇聚接入……记者从市交通局了解到,宣城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中心(TOCC)项目即将在我市正式运行,这也是全省首个行业全领域TOCC。
未来车路协同建设,应以场景应用为驱动。张杰认为,智慧交通已进入场景应用驱动的阶段,应从多维度对交通应用进行划分,精细化定义问题,针对性设计解决方案,面向场景提供精准服务。未来交通可分为智慧出行、智慧物流两大场景,还可进一步细分为Robotaxi等8类小场景。不同场景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也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
8 月 24 日,第十一届(2022)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杭州召开。腾讯智慧交通事业部、智能网联首席专家、智能网联业务副总经理赵延宁出席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分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智能网联+开放道路,建设以人为本的「双智城市」》的演讲。
智慧公交可以简单描述为“聪明的路+聪明的车+聪明的运营”,有了这样的基础配备,公交企业可以做到客流监测、车速控制、多媒体、自动编队、精准停靠、防撞预警、自动驾驶、远程驾驶、拥挤识别、刷脸支付等。
近年来,自动驾驶产业加速融合,推进商业化量产。觉非科技通过扎实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符合中国产业路径发展的商业化思维,已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实现技术落地。
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车联网逐渐普及,用户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车联网市场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000亿元,2022-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
为稳经济、保运行,助力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高集团)全力推进“1+N”多元化战略,努力打造高速公路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主轴,着力打造公路施工、筑路材料、路产经营、服务区经营、智慧交通、融资担保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确保实现多元化收益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起,人民网吉林频道走进吉高集团,对吉高集团各产业板块巡礼。
近日,第十一届(2022)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杭州举行,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智慧交通事业本部信号控制产品部规划室主任魏立夏发表主题演讲,系统介绍了海信以数据赋能信号调优、提升城市级信号调优智能化水平,引领城市级信号配时中心从“人工为主模式”转向“系统智能模式”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智能交通日益走近人们的生活,买车票、打车、旅游都离不开智能交通服务,随着智能网联成为近年热点,未来出行方式将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吉高智慧成立于2020年3月,是国有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研发与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12.8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79.19万元。而在全年预算中,自主研发费用占到80%以上。
近日,中国电信天翼物联正式加入开源鸿蒙(OpenHarmony)社区,并主导成立智慧城市蜂窝终端管理SIG(特别兴趣小组),此举填补了中国电信在开源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生态领域的空白,将推动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持续快速发展。当前,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经济也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将传统交通运输产业加速推进到智慧交通阶段,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智慧交通进入发展“快车道”,也按下了便民利民的“加速键”。从高速公路到城市道路,从日常出行到物流运输,智慧交通给千行百业带来的变化正在全国上演,在各项新技术的催化下,“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不断抵达新境界,智慧化、数字化正在成为我国交通发展的新亮点。
百度地图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重庆城市拥堵指数持续下降,2021年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下降11.25%,2022年第1季度拥堵指数环比下降7.12%。
到2035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率要达到90%,基本完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
“我每天上下班要坐1个小时公交车,现在有了公交优先廊道,早晚通勤能省下20多分钟,真是太方便了。”提起公交廊道,哈尔滨市民孙女士赞不绝口。随着哈尔滨市公交优先廊道智能信号灯系统正式投用,标志着公交廊道带来的便捷真正走进市民生活。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综合效率,驱动交通运输行业快速转变的“金钥匙”,正是数字化。如今,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出行强度、场景复杂度对交通安全畅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全社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有力推动了自动驾驶、智慧公路等智慧交通应用落地。从高速到城市,智慧交通给普通百姓出行带来的变化正在全国生根落地。
智慧交通在其他城市的建设也显示出其在多元场景中的差异化优势。在重庆永川,智慧交通的落地让一线交警们的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在AI的参与下,信号灯可以自动配时,截流控制、动态绿波等应用帮助交警优化道路交通。从在路口手动指挥到AI调控,重庆智慧交通的建设不仅为一线交警们减负,也让交警们成为了智慧交通时代的“技术专家”。交警们可以在智慧城市指挥大厅直观查看拥堵情况,直接管理城市交通,交通警情处置效率提升了35%。
作为全国首批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重庆从政策层面支持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与应用。近期,重庆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永川区)自动驾驶车辆无人化测试通知书》,随着百度5辆Apollo Moon极狐版车型在永川区85平方公里的开放道路上开展“方向盘后无人”自动驾驶测试,永川区无人化出行模式越来越清晰。重庆在自动驾驶深度测试方面积极开展政策创新,为推动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