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我要报错
芯片,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 一亿颗出货量之后,FD-SOI还要翻越哪些山丘?

    “到2019年底,我们将出货一亿颗FD-SOI芯片!” 在由芯原微电子主办的第七届上海FD-SOI论坛上,格芯中国区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Americo Lemos,一字一顿地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

  • 阿里巴巴第一款AI芯片背后,有什么深层次思考?

    昨天,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一款AI芯片——含光800。除了参数外,还有怎样的故事和深层次考虑?最近一两年,只要国内有公司发布AI芯片,就会在各大社交圈、媒体中炸开锅。日子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去,留下三三两两历史记录中的文章。但我们很少知道背后的故事,这并不是几日的技术狂欢所能说清的。昨天,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一款AI芯片——含光800。合着云栖大会的热闹,该芯片瞬间成为了近日最闪耀的头条新闻。当阿里CTO张建锋在会议厅展示这块芯片时,介绍很简短,除了参数外,并没有介绍背后的故事。

  • 开放与融合已成芯片行业大势所趋

    如今融合与开放的概念深得人心,芯片设计商、生产商不再仅仅专注于某一个工艺或技术,而是积极创建一个平台,以实现企业间,技术间多方位的合作。云栖大会期间的分论坛——“平头哥芯片生态专场” 中,阿里巴巴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IoT芯片研究员孟建熠、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兼全球副总裁葛群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芯片生态领域的发展、挑战与未来。

  • 芯片加工制造的阴阳交织

    传统上,半导体的工艺演进只看制造环节,但伴随平面微缩技术接近物理极限,封装技术在先进工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技术门槛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封装测试环节最早从芯片加工制造过程中被剥离,成为独立子行业,这就是封装测试业被简称为OSAT(外包封测业务,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的原因,其重心也最早从欧美转移到亚洲地区。

  • 谁人不知半导体“联姻”的苦︱七夕特别版

    这话有些偏激,但似乎有点道理。奈何今天题目里的“联姻”不是指人与人,而是圈内的公司与公司。每每想到半导体公司的联姻,我都觉得好苦。自由恋爱?不存在的!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有时甚至让你觉得这是一场浩大工程的取经行为,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

  • 造出世界最大芯片的公司,Cerebras Systems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一颗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刷爆芯片圈,背后团队的故事你知道吗?最近,一颗巨型芯片的诞生引爆了芯片圈,其面积42225 平方毫米,拥有1.2 万亿个晶体管,400000 个核心,片上内存18G字节,内存带宽19PByte/s,fabric带宽100Pbit/s。是目前芯片面积最大的英伟达GPU的56.7倍。

  • 让芯片变得智慧,到底有多难?

    “让芯片通过学习的过程而使得算法和软件自动演进,如此一来,所需功能的芯片自动就有了。”这到底属于怎样的智慧芯片?我有一个梦想,“让芯片通过学习的过程而使得算法和软件自动演进,如此一来,所需功能的芯片自动就有了。”

  • 中国信息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峻?

    外界称为“打脸美国政治的北大教授”张海霞认为:“现在全球其他国家的芯片公司都在减少,只有中国有1600家芯片设计公司,而且还在增加。美国芯片工程师一般都是五六十岁,中国基本都是二三十岁,所以未来一定在中国。”

  • 8寸晶圆的产能在2022增长5%,2023年增长3%,2024年增长2%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硅晶棒在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形成硅晶圆片,也就是晶圆。国内晶圆生产线以 8英寸和 12 英寸为主。

  • 预计到2028年,1nm工厂的耗电量就相当于所有代工2.3%的用电量

    众所周知,芯片工艺每进阶1nm,投入就是几何级增长,3nm、5nm工厂的建设资金大约是200亿美元,1nm工艺的投资计划高达320亿美元,轻松超过2000亿元,成本要比前面的工艺高多了。

  • SoC开发为何需要从原子到系统一贯式设计流程?

    芯片设计复杂度不断提升,而芯片开发的时间窗口并未延长。这意味着,一方面,芯片开发团队需要信任成熟技术,大量复用IP;另一方面,新技术引入前需要更全面的分析仿真,以确保引入的新技术与工艺及成熟技术兼容。

  • 云上平头哥

    在2019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戚肖宁,代表阿里旗下芯片业务子公司平头哥半导体宣布,将推出基于RISC-V的处理器IP“玄铁910”,玄铁910支持16核,单核性能最高达7.1 Coremark/MHz,主频可达2.5GHz。据戚肖宁介绍,玄铁910比当前主流RISC-V处理器“性能好40%以上”,在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中,“使用该处理器可使芯片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同时芯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 韩国芯片产量创下全球金融危机来最大跌幅!

    据业内信息数据,上个月韩国半导体产量下降创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直接重创了韩国的工业产出;同时也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放缓,全球对科技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降温。

  • 中国芯片首富捐赠300亿!“东方理工大学”开建

    12月29日,甬江科创区正式启动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宣布开工。这所大学背后出资人正是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在2022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虞仁荣以100亿美元位列第197位。

  • “特色工艺”会是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机会吗?

    非尺寸依赖的特色工艺是否可以成为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机遇所在?“1965年,戈登·摩尔受电子学杂志邀请,根据自己产业经验以及贝尔实验室晶体管技术写了篇文章,推算出了摩尔定律——预测芯片中的晶体管数量每年会翻番。10年后的IEDM会议上,戈登·摩尔在报告中将每年改为了每两年。而这条摩尔定律,指导了整个集成电路的发展。”

  • 芯片视角:贸易战下的“骨气”与“骗骗自己”

    最近流行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简单扼要,提振人心。想必大伙都知道,这句话出自《新闻联播》,其实完整的版本更加铿锵有力。此话也绝非空谈,在本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后,中国非常迅速的做出了反制措施,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 智能家居芯片受五因素制衡,全行业爆发或到2022年以后

    标准不统一未必是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阻碍。厂商更应该考虑如何挖掘刚需应用,怎样应对碎片化需求格局,以及如何实现更高的性价比。智能家居产品的价值,要看产品推出的速度、性能一致性以及功能一致性如何,而性价比才是真正的王道。已经举办到第九届的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以下简称“松山湖论坛”),每年会围绕一个热门细分行业来推介国产芯片,自2012年有统计以来7年中,共推介59款芯片,其中量产出货的有53款,具备了非常高的命中率。

  • RISC-V:始于免费,忠于开放

    2019年3月19日,“RISC-V CON”上海站在国信紫金山大酒店成功举办。作为RISC-V 基金会的创始成员,RISC-V开源工具链和Linux内核主要维护者的晶心科技,向与会者列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数据:2018年度,采用晶心指令集架构的系统芯片出货量超过10亿颗,至今总累计出货量超过35亿颗。这些晶心客户的系统芯片被广泛运用于语音识别、电玩游戏、Wi-Fi、蓝牙装置、触控屏幕控制器、传感器融合(sensor fusion)、MCU、SSD控制器、USB 3.0储存装置、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GPS、无线充电等各种领域应用。这也令众多对RISC-V开源架构持观望态度的公司更加跃跃欲试。

  • ADI:工业级芯片如何锤炼

    谈及自家产品时,赵轶苗眼神发亮,他会如数家珍地谈到每一个产品系列的特色。“ADI最新推出的SAR型ADC,分辨率可以做到32位(约42.9亿分之一);我们有适用于地震波检测的10MHz采样率、18位分辨率的ADC;ADI还有超高速ADC,12位分辨率时带宽可以做到10GHz,在高端测试仪器与数字示波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被问到ADI公司(亚德诺半导体)的模数/数模转换器(ADC/DAC)为何能独步天下时,赵轶苗举例道,“不管是高精度、高速,还是高精度与高速相结合的产品,ADI都把ADC产品做到了行业内最好的水平。”

  • 谁是半导体行业的“千王之王”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该怎么理解“人怕出名,猪怕壮”呢?因为搜索引擎太记仇了,当你搜索任何与芯片、半导体相关骗局的时候,怎么也逃不开“汉芯”二字。如果你单纯搜芯片+骗局,维基百科还会给你来一份全套“汉芯”。时代记住了汉芯,记住了一位靠砂纸就能磨出中国芯骄傲的民工。当事人陈进一路平步青云,现在看,他就是一个出老千的,且很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