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和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智能网联迎来规模化部署和推广的有利时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带动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级超过3500公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之年。其中,作为推动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演进的重要技术支撑,车联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应用市场空间,对于驱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机遇常常与挑战并存,车联网“大蛋糕”的背后同时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曲折。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我国车联网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车联网最大应用场景应该是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当汽车发展到高级别自动驾驶后,V2X必需普及,那时智能网联才能真正走向智慧出行。得益于新技术升级,我国车联网行业日益朝低碳方向发展。在“碳中和”背景下,采用智能化车联网体系,推进绿色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新型交通生态系统,将提高我国道路通行效率,减少碳排放,助力我国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
车联网极有可能是第一个引爆5G应用的超大规模场景,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亿级用户市场和几乎完整的技术链产业链,因此车联网极有可能由中国开创应用并完整定义,这将是互联网时代下,电脑端,移动端后的第三次跨越,也是成就第二个微软,苹果这样世界霸主级企业的重大机遇。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更加深入,我国车联网产业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集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向“十四五”,车联网将进入应用部署的新时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显示,我国车联网产业跨行业融合带动应用部署模式向纵深发展,车联网产业在“车-路-云-网-图”各方面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 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 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 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 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车联网(智能网联)产业受政策、资金和技术三重因素叠加驱动,尤其是5G商用时代提前来临,给车联网产业爆发提供了良好契机。工信部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构建涵盖信息服务、安全与能效应用等的综合应用体系。
车联网的概念源于物联网,即车辆物联网,是指车辆上的电子设备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主要实现了“三网融合”,即将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进行融合,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车辆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N(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分支,而车联网体系是建设智能交通、智能终端、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以及4G或即将来临的5G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深入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目前的国内车联网,尤其是前装市场,因起步较晚,才开始建设车联网相关服务。导致现有的车联网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很多弊端。好在国家大力支持,出台诸多相关车联网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国内车联网健康发展。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主要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等全方位网络链接,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实现交通和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因此,积极地采用智能化车联网体系,推进绿色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构建新型交通生态系统,将提高通行效率,减少碳排放。
当前国内疫情出现了多点散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社会物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各地联防联控物流车辆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此情形下,中寰卫星“寰游天下车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紧急上线了 “运输车辆疫区排查”功能。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更加深入,我国车联网产业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集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向“十四五”,车联网将进入应用部署的新时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显示,我国车联网产业跨行业融合带动应用部署模式向纵深发展,车联网产业在“车-路-云-网-图”各方面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车联网即智能网联汽车,其概念引申自物联网,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人、路、云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的新型交通生态。
在5G应用加快落地、AI技术不断进步之时,自动驾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快速时期。特别是在传统汽车行业进入“新四化”的大趋势中,车联网更是成为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2021年“车联网”作为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
摘要:介绍了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激光雷达的性能指标,阐述了激光雷达的路侧部署方案,为激光雷达厂商和车联网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将手机的百万量级的应用融合到汽车中,实现汽车应用的量级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有望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新一代的超级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结合,即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车与人、路、云等信息共享互换,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在汽车行业大变局中,具备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顺应行业变革趋势,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一及各整车厂重点发力方向。
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没有直接关系,车联网可以放在任何一台燃油汽车上,车联网更多是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一个应用场景。按照数字化和算例,车联网依旧是硬科技,当然车联网也是智能座舱的一部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合在一起就是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车联网是大势所趋,比如在车联网上投资1块钱,可能能带动汽车10块钱的产值,可以带动IDC、总线、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软件等一系列产业发展。当然,车联网的安全性确实有一定问题,但这个不只是它一个行业的问题,只要有互联网,就会面临黑客问题。就算你的设备不联网,别人也可以给你装上联网技术,这是网络安全技术该考虑的事情。
交通追求的是安全、效率与环保,以新能源车为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将会相互融合,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能源、信息、物质这三个基本元素全部连起来,由此而产生的变革,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产业高度、社会效率以及能源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将手机的百万量级的应用融合到汽车中,实现汽车应用的量级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有望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新一代的超级终端。
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的提出,给汽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动化是指汽车向着以动力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发展模式;智能化是指在汽车上加装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搭配软件系统,通过高级辅助系统的加持,实现自动驾驶下的单车智能发展;网联化是指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交通设施之间信息互联(v2x),从而实现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共享化则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一种模式,通过共享与移动出行的模式,提供出行服务,优化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