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遭受市场的过度炒作以及消费者追捧的平板电脑开始火热,平板电脑的销售快速增长。此外智能手机发展迅速,也拉动了MobileRAM的需求。因此内存厂家纷纷将产能集中到MobileRAM产品,MobileRAM在短时间内厂家
DRAM产业走过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风暴后,仍旧是跌多涨少,即使各厂都把产能转去做其他产品,如MobileRAM、伺服器DRAM等,PCDRAM仍是面临持续崩跌局面,因此整合的议提持续被讨论;金士顿(Kingston)创办人孙大卫即表示
宏基15日意外宣布将今年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下调一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丢入存储产业,一时间内存产业风声鹤唳,当日台湾地区闪存价格即遭遇重挫。2010年9月,遭受市场的过度炒作以及消费者追捧的平板电脑开始火热,平板
行动装置风潮崛起使得PCDRAM需求式微,自2011年起包括MobileRAM、服务器DRAM等,俨然已成为DRAM厂最佳避风港,然在各家存储器大厂一窝蜂抢进下,MobileRAM已率先发难,出现供过于求警讯,日厂尔必达(Elpida)传出原本
根据集邦科技统计,随着今年平板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的兴起,PC出货量已不若往年呈现高度成长,随着后PC时代来临,各DRAM厂也纷纷转进行动式存储器市场,不过,在产出量将于下半年大增,加上平板计算机出货数字下修的
根据集邦科技统计,随着今年平板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的兴起,PC出货量已不若往年呈现高度成长,随着后PC时代来临,各DRAM厂也纷纷转进行动式存储器市场,不过,在产出量将于下半年大增,加上平板计算机出货数字下修的
力晶(5346)转型为晶圆代工厂,第二季效益略显现,虽然第二季DRAM价格仍处于低档,该公司晶圆代工业务都是获利状态,支撑第二季营运比第一季改善,有机会达损平附近。 力晶今年宣布转型,以移动通讯应用为业务重心。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由于包括亚马逊在内的许多硬件厂商都在设法推出自己的iPad杀手,2011年平板电脑对DRAM内存芯片的需求将增长9倍。 这篇报告称,2011年全球平板电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与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近日分别指出,韩国三星集团(Samsung)是个“可怕的公司”、“可畏的对手”!施崇棠更直言,三星擅长“模仿别人,再把对方宰掉”,威胁性很大。面
日系存储器大厂尔必达(Elpida)台湾人事和营运布局大地震,总经理谢俊雄6月初闪电退休,职缺暂由全球业务副总张士昌兼任,同时尔必达也着手整顿台湾PC DRAM通路代理,由过去2~3家代理商的策略,收回由力晶关系人近期秘
日系存储器大厂尔必达(Elpida)台湾人事和营运布局大地震,总经理谢俊雄6月初闪电退休,职缺暂由全球业务副总张士昌兼任,同时尔必达也着手整顿台湾PCDRAM通路代理,由过去2~3家代理商的策略,收回由力晶关系人近期秘
日系存储器大厂尔必达(Elpida)台湾人事和营运布局大地震,总经理谢俊雄6月初闪电退休,职缺暂由全球业务副总张士昌兼任,同时尔必达也着手整顿台湾PC DRAM通路代理,由过去2~3家代理商的策略,收回由力晶关系人近期
IC封测厂陆续公布5 月营收,其中除了双雄日月光与矽品5 月营收持续走强外,DRAM封测的营收表现更为强劲,力成5 月合并营收创上历史新高,华东也创下今年新高。 日月光(2311-TW) 5 月封测事业营收达109.5亿元,较4
存储器模块厂金士顿(Kingston)不畏存储器景气波动,2010年全球独立DRAM模块厂市占率首度突破50%大关,NANDFlash市场布局也成功跨足固态硬盘(SSD)市场,面对台湾上游DRAM厂仍处于生存困境的当下,金士顿创办人之一的杜
存储器模块厂金士顿(Kingston)不畏存储器景气波动,2010年全球独立DRAM模块厂市占率首度突破50%大关,NAND Flash市场布局也成功跨足固态硬盘(SSD)市场,面对台湾上游DRAM厂仍处于生存困境的当下,金士顿创办人之一的
从技术投资与市场竞争力的观点来看,半导体业者从12寸厂拓展至18寸厂,以提升产能规模,已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然而,18寸厂的建置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未来全球半导体业者在18寸晶圆厂的布局结果,将进一步影响半
随着现代社会对存储容量及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固态硬盘已经与人们紧密联系起来,时至今日,固态硬盘终于有了取代传统硬盘成为新的存储霸主的趋势。硬盘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便已经有硬盘厂商提出了固态硬
全球主要DRAM内存芯片业者陆续投入微细制程转换作业,然而海力士半导体(Hynix)在转换到30纳米制程上正遭遇瓶颈。在微细制程转换竞争中,一直紧追在海力士之后的尔必达(Elpida),可能会更快完成制程转换作业,并动摇海
据南韩电子新闻报导,全球主要DRAM内存芯片业者陆续投入微细制程转换作业,然而海力士半导体(Hynix)在转换到30纳米制程上正遭遇瓶颈。在微细制程转换竞争中,一直紧追在海力士之后的尔必达(Elpida),可能会更快完成
从技术投资与市场竞争力的观点来看,半导体业者从12寸厂拓展至18寸厂,以提升产能规模,已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然而,18寸厂的建置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未来全球半导体业者在18寸晶圆厂的布局结果,将进一步影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