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年,小米做的那些事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月 3 日,小米对外宣布将推出「全新独立品牌」红米 Redmi。有分析认为,小米分拆红米意在对标「华为 + 荣耀」。
随后,华为荣耀产品副总裁熊军民回应称:“荣耀与小米的竞争早就已经结束了,无论是整体销量,还是中高端产品线的市场表现,荣耀早就已经遥遥领先。”他还表示,“如果友商愿意跟随,我们非常欢迎”。
1 月 6 日,TCL 宣布小米战略入股,双方将开展在智能硬件与电子信息核心高端基础器件一体化的联合研发,创新下一代智能硬件中新型器件技术的应用。
1 月 10 日,在红米品牌首场发布会上,雷军怒怼友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放纵了一把”。
针对荣耀方面早前的回应,雷军表示这是“友商急了”,同时也给出了八字回应——“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在这场发布会上,红米品牌宣告独立后的首款机型红米 Note 7 正式登场。
红米 Note 7
这款新机采用 6.3 英寸「水滴」全面屏,搭档双面康宁第五代大猩猩玻璃,以及「幻彩渐变色」机身设计;同时配备 4800 万像素后置双摄(注:三星 GM1 感光元件)和「满血版」骁龙 660 芯片,提供 18 个月质保,起售价为 999 元。
1 月 11 日,小米年货节开启,米家台灯 Pro、小米蓝牙耳机 Air、小米小爱音箱 HD、米家飞天猪足金吊坠以及小米移动电源 3 高配版(20000mAh)、小米盒子 4 SE 套装版等多款新品集中开售。
小米小爱同学 HD
同日,小米举办 2019 年会,雷军发表主题演讲,宣布启动「手机 + AIoT」双引擎战略,并表示未来五年将在 AIoT 领域持续投入超过 100 亿元。
1 月 18 日港股收盘,小米股价报 10.16 港币,市值为 2426.44 亿港币(约合 2094 亿人民币)。作为对比,小米 IPO 发行价为 17 港币。
2018 年 7 月,小米在港交所 IPO
2019 开年这半个多月,围绕着小米的诸多事件,归类来看主要是两大议题:
其一,小米/红米能否在手机市场缩小与华为/荣耀的销量差距,并如雷军早前所言在“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其二,AIoT 渐成小米的另一条大腿,在 5G 万物互联时代全面到来前,其能否进一步壮大、夯实和稳固这一生态平台的先发优势。
所以,对应的在手机领域,红米由「产线」升级到「品牌」,并开始独立化运作,雷军也请来了卢伟冰来为其掌舵。他曾先后在康佳、天语和金立工作,并担任过金立总裁一职,履历不可谓不丰富。而其带来的首款新机——红米 Note 7,不少网友都给出了“真香”“高性价比”等褒义评价。
@baggiohua 在短暂体验后认为,红米 Note 7 是一款“越级的千元机”,也是“999 元的定价下的一部好手机”。他同样中肯地表示:
忽略定价,红米 Note 7 在花哨参数的掩盖之下可能还是存在缺陷和槽点,比如相对弱势的 SoC、优劣互现的镜头、略有瑕疵的屏幕,但是在我们在脱离定价讨论这部 Redmi 品牌独立的第一部新品时,同时也是变相地肯定了红米 Note 7 的性价比和 Redmi「死磕性价比」的产品策略。
所以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红米 Note 7 在产品层面为开始独立运作的红米 Redmi 品牌开了个好头,也为小米手机业务在 2019 年开了个好头。
同时,正如雷军在年会上所讲,“对于手机业务,我们要丢掉速胜论的幻想。在 5G 春天到来之前,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手机业务始终站稳全球第一阵营就是胜利。”
显然,雷军对小米手机业务的新目标,相比之前的“国内市场重回第一”,显得更加务实,也更加理性。而这背后,既有小米对当下手机市场和自身技术研发更清醒的认识,也有小米 AIoT 平台枝繁叶茂可以开始为其遮风挡雨的一面。
经过多年持续深耕,小米表示其已成为全球最大 IoT 消费级物联网平台,连接 1.32 亿台设备(不含手机和电脑),内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 1 亿台。米家照片打印机
2018 年底和 2019 年初,通过小米众筹的形式,米家新风机、米家自动洗手机套装、米家水离子吹风机、米家智能门锁、米家照片打印机、米家电暖器、米家投影仪青春版等多款新品引爆各个品类市场。
在 1 月 11 日开启的小米年货节上,各式 IoT 产品不仅引来了更多的关注目光,同时也让更多用户有了入手的冲动,包括很多非小米手机用户。小米年会上,雷军同样强调道,从 2019 年起,对于小米而言,AIoT 就是「All in IoT」。AIoT 是小米未来五年的「双引擎」之一
岂止小米,几乎所有设备厂商都对即将到来的 5G 以及万物互联的 IoT 大时代表达出了强烈的渴望。
2018 年中,华为喊出了「全场景生态战略」,并带来了全新的「华为智选」系列产品;2018 年底,OPPO 宣布发力「智能化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同时表示将深度整合智能家居的行业资源,面向用户打造完整的 IoT 生态。
但不管是华为还是 OPPO,甚至于是苹果,在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建设和发展上,或许都被小米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2019 开年再发力,小米战略入股 TCL。在大家电市场,小米需要和更多传统大厂展开合作,包括硬件技术层面的合作。
在家电 AIoT 化这条路上,小米亦在大打开放牌。不管是米家 app 还是小爱同学,现在都可以控制更多的第三方品牌智能家居产品,包括宜家的智能灯。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近期更新的 iOS 版米家 app 中新增了「Siri 捷径」功能,这也意味着苹果用户可以通过 Siri 来控制小米推出的各种智能家居产品。而小米新推的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亦可通过 iOS 设备上的家庭 app(HomeKit)来进行操控。米家台灯 Pro,支持苹果 HomeKit
所以对于小米而言,开放的含义正在变得更加丰富:不仅第三方的智能家居产品可以接入到小米 AIoT 平台,小米或者米家所推出的智能家居产品同样可以接入到其它的 AIoT 平台。
在这样的开放生态策略下,小米在国内的 AIoT 市场(设备 + 平台)一哥地位,可能更难有其他对手可与之匹敌。同样的,AIoT 这块新式蛋糕也会伴随 5G 网络的逐渐普及变得更加丰盛,小米的这第二条腿也将变得更加强健。
2019 开年,一方面是红米 Note 7 在入门级手机市场开了个好头,另一方面是小米在 AIoT 生态布局上所展现出的更强气场。时下不受资本市场待见的小米,能否在 2019 年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