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电路里,只有“0”和“1”的范畴,再复杂的逻辑都是通过0和1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的。可编程器件的程序编写很复杂,比如路由器、网关等与协议转换相关的产品,其程序动辄十几万行,甚至上百万行。 那这么多程序是怎么编出来的?有什么依据?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迅速掌握测判方法,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毫无疑问,印刷电路板(PCB)是人类技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具,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今在每一个电子设备中都隐藏着它的身影。就像其他历史中的伟大发明一样,PCB也是随着历史车轮前进而逐步成熟的,至今已经有130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工业革命车轮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
算法(Algorithm)指计算机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步骤。算法的描述是对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要完成一项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包括需要什么数据(输入什么数据、输出什么结果)、采用什么结构、使用什么语句以及如何安排这些语句等。通常使用自然语言、结构化流程图、伪代码等来描述算法。
毕业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在哪上班啊?”。问题只有五个字,但实在很难回答清楚。本着即使你随口问,我也要好好答的态度,作此文。我在一家叫ASML的公司上班。和大多数科技公司一样,名字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ASML是做什么的? 生产&销售:光-刻-机!
很久之前就听说st出了一个新版本的库,用于代替原来的标准库,非常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体验。这次借着做毕设的机会,尝试着切换到新库。官网介绍说,hal是一层硬件的抽象,看到这里,我非常激动,看来st终于意识到原来标准库的问题了,原来的标准库非常依赖于具体硬件细节,很难体现出使用库的优势,而且很难移植。同时我也非常好奇,st到底是如何把不同系列mcu的操作给封装起来的,是不是足够抽象,方便移植。
数字电路刚通电时都会上电复位,复位的功能是将单片机里的重新开始,主要防止程序混乱,也就是跑飞、或者死机等现象,目的是使系统进入初始状态,以便随时接受各种指令进行工作,CPU的复位可靠性决定着产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电路当中,发生任何一种复位后,系统程序将从重新开始执行,系统寄存器也都将恢复为默认值。
以前也零零碎碎发过一些排序算法,但排版都不太好,又重新整理一次,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的重要部分,系统地学习很有必要。
前边的文章《单片机技巧:快速入门有诀窍,先从最小系统开始入手,事半功倍》里讲解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想要正常工作,电源电路、晶振电路、下载电路、复位电路等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来详细讲解一下复位电路。
今天和客户谈技术需求的时候,谈到了数据的有效性,客户要求任何写参数的数据都必须进行校验,校验算法可以自定义、也可以遵循常用的算法。校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误操作时刻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几种常用的校验算法。
NE555是一颗常用的时基芯片,一般会有三种用途,分别为构成单稳态电路、多谐振荡电路以及施密特触发电路。单稳态电路可以构成延时开关,多谐振荡电路可以产生方波,施密特触发可以设置上线限的阈值等。其第三脚为输出脚,那么该脚如果直接用来驱动继电器是否可行呢?
有 朋友在后台发消息,希望设计一个LED闪烁电路,闪烁频率为2Hz,想了解LED闪烁的电路原理是什么,下面解答一下,看看有没有写的很通俗易懂。
小的时候比较喜欢拆东西,拆玩具、拆电子表等。拆电子表的时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显示屏和背后的一坨黑色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知道了那坨黑色的东西其实是封装了一颗芯片在里面。这样的封装叫做COB,宛如一坨生动的牛屎,故名牛屎芯片。
细心的网友们可能会发现在有些电路板上面会有一坨黑色的东西,那么这种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会在电路板上面,到底有什么作用,其实这是一种封装,我们经常称之为“软封装”,说它软封装其实是对于“硬”而言,它的组成材料是环氧树脂,我们平时看到接收头接收面也是这种材料,它的里面是晶片IC,这种工艺称之为“邦定”,我们平时也称“绑定”。
单片机是一种可编程器件,单片机的出现使硬件设计变得更为简单,产品的功能也更强大,而程序就是单片机的灵魂。 目前功能稍微复杂一点的电子产品,都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再加以不通的外设电路实现不通的功能需求。 单片机的编程可以通过汇编语言和C语言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