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多种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降低干扰机效能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屏蔽技术:使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对干扰源或敏感设备进行屏蔽,阻止电磁干扰的传播。常用的屏蔽材料包括铁、镍、钴等磁性材料和铜、铝、钢等金属材料。
滤波技术: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安装滤波器,阻止特定频率的电磁干扰通过。常用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接地技术:合理接地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减少静电积累和共模干扰。接地方式包括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等。
合理布局电路:将强电和弱电、数字和模拟电路分开布局,减少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
采用抗干扰元件:如瞬态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等,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隔离技术:通过电绝缘和磁隔离,抑制不同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
一、干扰源的抑制
首先,要明确干扰源的位置,并在其附近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这样效果会更为显著。通常,电流或电压发生剧烈变化的地方,即di/dt或du/dt值较大的位置,就被视为潜在的干扰源。例如,继电器开关动作、电容充电放电、电机运转以及集成电路的开关操作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此外,市电电源并非纯净的50Hz正弦波,而是夹杂着各种频率的噪声,因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干扰源。为了有效抑制这些干扰,可以采用低噪声电路、瞬态抑制电路、旋转装置抑制电路以及稳压电路等技术手段。同时,在器件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那些低噪声、高频特性优越且稳定性强的电子元件。

二、阻断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
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主要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其中,噪声通过导线直接耦合到电路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抑制这种传导干扰,我们可以采取串接滤波器的措施。滤波器有多种类型,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选择哪种类型的滤波器应根据信号与噪声的频率差异来定。例如,当噪声频率明显高于信号频率时,我们通常会选用LC低通滤波器,它结构简单且滤除噪声的效果较好。

对于通过供电电源线传导的噪声,我们可以采用电源滤波器进行滤除。标准的电源滤波器在30K至30MHZ的频率范围内,其插入损耗可达到20至100dB。这种滤波器不仅可以在电网输入处使用,还可以接在噪声源电路的输出处,以抑制噪声的输出。此外,电源滤波器支持交直流两用,具有高阻和低阻两端,选择正确的接法需要根据输入及负载阻抗的不同来定。连接时,应遵循阻抗最失配的原则,即高阻输入端接滤波器的高阻端,低阻负载端接滤波器的低阻端。
在传输线路及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设计上,应确保进线与出线、信号线与电源线尽量分开布局。对于关键线路,可以采用损耗线滤波器、三端子电容、磁环等器件进行干扰抑制。此外,接口端也值得关注,国外已有带滤波的D型、圆形、方形连接器产品,它们通过在普通连接器上加装电容或电感来构成滤波电路,优点是不占用额外PCB空间,不增加体积,非常适合现代元件高密度设计的要求。
电磁干扰,即通过电磁波对目标设备进行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这种干扰利用电磁波的多种传播方式,如空间辐射和导线传导,与目标设备相互作用,产生热效应、电磁感应效应及电击穿效应等,进而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完全失效。
干扰方式
压制性干扰
压制性干扰旨在通过发射高强度的干扰信号,使敌方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特别是在通信领域。这种干扰通过覆盖目标频段,降低敌方通信系统的信噪比,从而阻断其接收有效信号。压制性干扰又可分为宽带和窄带两种方式,前者覆盖整个目标频段,后者则针对特定频段或信道进行干扰。
欺骗性干扰
欺骗性干扰则侧重于通过发射与敌方设备相似的信号,误导其判断或操作。这在雷达系统干扰中尤为常见,通过模拟敌方雷达的反射信号,使其无法准确判断目标位置和速度。欺骗性干扰同样包括模拟式和应答式两种方法,前者模拟雷达回波,后者则利用转发器接收并处理敌方雷达信号后转发,形成虚假回波。
干扰策略
在选择干扰目标时,需综合考虑敌方装备的特性、重要性以及我方的干扰资源。通常,敌方的重要通信系统、雷达系统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等会成为优先干扰的对象。同时,选择合适的干扰时机也是确保干扰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干扰时机的选择对于干扰效果而言至关重要。通常,在敌方装备执行关键任务,例如通信联络、雷达探测或导弹发射时进行干扰,可以最大程度地削弱其作战能力。同时,当敌方装备处于启动、调试或维护等脆弱状态时,也是进行干扰的好时机,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
在实际作战中,为了达到最佳的干扰效果,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干扰方式。例如,可以同时对敌方的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实施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从而破坏其指挥控制系统和侦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