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主动式反电动势抑制技术介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工业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当电机转速变化或负载突变时,会产生反电动势。反电动势就像一个反向的“电压源”,会干扰驱动电源的正常工作,导致电压波动、电流异常,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功率器件,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运行稳定性。传统的反电动势抑制方法多采用被动式吸收电路,如并联电容、电阻等。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电容和电阻的参数选择需要精确匹配电机特性,且在高速、大功率应用场景下,被动元件难以有效吸收反电动势能量,抑制效果有限。
为解决这一问题,新型的主动式反电动势抑制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变化,利用智能控制算法精确计算反电动势的大小和相位,然后通过功率器件主动调节驱动电源的输出,实现对反电动势的有效抵消。例如,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结合功率电子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反电动势的变化,将其抑制在安全范围内,大大提高了电机驱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过流是工业电机驱动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可能由电机堵转、短路、负载突变等原因引起。过流会导致电机绕组发热、绝缘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过流保护方法主要依靠熔断器、热继电器等元件,这些元件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电机对快速保护的需求。而基于电子技术的过流保护方案则具有响应速度快、保护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在驱动电源中集成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立即触发保护电路,切断电源或降低输出功率,从而保护电机和驱动电源不受损坏。集成方案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将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集成到工业电机驱动电源中,能够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一方面,有效的反电动势抑制可以减少电流波动,降低过流保护误动作的概率;另一方面,快速准确的过流保护可以为反电动势抑制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因反电动势过大导致电机损坏。
这是一个经典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驱动电路,用于控制三相电机的转速和扭矩。BLDC电机在各种领域都非常常见,比如无人机、电动汽车、电动滑板等,原因很简单:高效、耐用、响应快。而要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BLDC驱动电路,电路设计者不仅需要懂得每个模块的功能,更要在细节上力求完美,因为这关乎整个系统的性能、效率和寿命。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深入解析这个电路中的关键模块,每一部分不仅会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讨论“为什么这么设计”。这是一场带你走入BLDC驱动电路设计决策背后的旅程。
在这个电路中,黄色框标出了核心控制器,也就是 MCU。这款MCU的作用远不止生成控制信号那么简单。它不仅要处理电机的控制逻辑,还需要管理通信、监控系统状态,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承担错误处理。选择一款适合的MCU,就像选择球队中的主教练,它必须既有“指挥”的能力,又能适应复杂环境。有刷直流电机凭借其机械换向的简洁设计,仅需直流电源即可驱动,控制系统简单可靠;同时具备启动转矩大的优势,瞬时扭矩可达额定值的3-5倍,特别适合需要爆发力的应用场景;加之其制造成本较无刷电机低30%-50%,在中小功率和价格敏感型产品中展现出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显著的成本优势,在中小功率电机应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特点,24V有刷电机(工作电流200mA-1A,功率范围4.8W-24W)在多个消费级产品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洁设备(如车载吸尘器)、电动工具(如迷你电钻)和生活电器(如香薰机)。这些间歇性使用、注重性价比的便携产品,正是有刷电机的理想应用场景。
为什么使用DC-DC转换器?
DC-DC降压转换器的选择不仅是为了节省能耗,它还能够在高输入电压下提供一个稳定的低压供电,这在汽车环境下尤为重要。因为电机工作时的电流波动很大,如果没有合适的降压转换,系统很容易受干扰。LDO:不是多余而是必须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在DC-DC之后再加一个LDO呢?原因是LDO的低噪声特性。在敏感设备(如MCU、传感器)中,低噪声的电源直接关系到信号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可靠性。虽然LDO的效率不如DC-DC,但在这里,它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纯净电源。实战小技巧DC-DC输出后,建议加入滤波电容和电感,以进一步减小纹波。对于敏感的MCU或传感器,5V±2%的LDO输出精度是比较理想的选型标准。
设计流程建议
需求分析:确定电机参数(电压、电流、类型)、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及环境条件。
拓扑选择:根据电机类型选择H桥、三相逆变器等。
器件选型:计算功率需求,选择开关器件、驱动芯片及散热方案。
原理图设计:集成保护电路、电流检测及信号隔离。
PCB布局:优化大电流路径,减少环路面积,区分高低压区域。
测试验证:逐步测试驱动信号、保护功能及温升,使用示波器观测开关波形。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1.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2. 性能:对于PWM调速的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
1)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它决定着电路能驱动多大功率的电机。
2)效率,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电源,也会减少驱动电路的发热。要提高电路的效率,可以从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状态和防止共态导通(H桥或推挽电路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两个功率器件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入手。
3)对控制输入端的影响。功率电路对其输入端应有良好的信号隔离,防止有高电压大电流进入主控电路,这可以用高的输入阻抗或者光电耦合器实现隔离。
4)对电源的影响。共态导通可以引起电源电压的瞬间下降造成高频电源污染;大的电流可能导致地线电位浮动。
5)可靠性。电机驱动电路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无源负载,电路都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