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机电信息》
[导读]家用除湿机在现代生活中对改善室内环境湿度具有重要作用 ,但其性能与核心部件的设计密切相关 。现围绕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展开研究 , 重点针对叶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 以提升其抗振性能与运行效率 。对传统叶轮与优化后叶轮的模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 ,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第一阶固有频率提升45. 7% , 最大振幅降低86. 8% , 叶轮在高频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 为家用除湿机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

0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室内环境湿度控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湿度过高不仅影响舒适性,还可能滋生霉菌、损坏家具电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家用除湿机作为调节湿度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然而,现有产品在长期运行中常面临噪声大、效率衰减、部件寿命短等问题,其中叶轮作为驱动空气循环的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尤为关键。

传统叶轮在高速旋转时易受气流激励产生振动[2],导致噪声加剧、能耗增加,甚至引发疲劳失效。尽管已有研究通过材料改进或参数调整缓解了部分问题,但对叶轮动态特性的系统性优化仍存在不足。本文基于空气动力学与结构力学理论,提出一种新型叶轮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模态分析与数值模拟验证其抗振性能[3]。

研究旨在解决叶轮高频振动与疲劳损伤的工程难题,同时提升整机能效与可靠性,为家用除湿机的轻量化、低噪化设计提供新思路。下文首先系统阐述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框架,分析各关键部件的协同工作机制;随后聚焦叶轮结构优化,结合仿真手段量化对比叶轮优化前后的动态特性差异,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1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

家用除湿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机、风道、水箱与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件组成[4],如图1所示。本文将对风道流场进行剖析,精准定位性能问题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优化方案。

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及重要部件优化设计

压缩机是家用除湿机的核心动力部件,通过压缩制冷剂驱动其循环流动,将低温低压气体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工作压力范围:0.8~1.5 Mpa)。其采用高效涡旋式设计,能够在低能耗条件下实现快速制冷,为后续的吸湿过程提供稳定的能量支持。

蒸发器由密集的铝制翅片与铜管组成,表面覆盖亲水涂层。低温制冷剂在此蒸发吸热,使流经的空气温度骤降[5],促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工作温度:5~10℃)。其特殊翅片结构可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冷凝效率。

冷凝器位于蒸发器后端,通过散热片与风扇协同作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为液态(散热效率≥85%)。其采用多回路盘管设计,结合空气强制对流技术,确保热量快速散逸至外界环境。

风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转速范围:800~2000 r/min),通过三挡风速调节推动空气循环。其叶轮经空气动力学优化,可在低噪声(≤35 dB)条件下实现高风量输出,确保湿空气高效流经蒸发器与冷凝器。

风道为一体化弧形结构,内壁光滑且截面渐缩,可减少气流阻力并引导空气均匀通过蒸发器与冷凝器。其内部导流板设计能进一步优化气流分布,避免局部涡流,提升整体除湿效率。

水箱与排水系统包括容量为3 L的可拆卸水箱(支持满水自动停机保护)及直排式排水接口。水箱底部采用倾斜设计,便于冷凝水汇集;排水系统配备智能水位传感器与电磁阀,可实现连续排水功能(排水量:1.5 L/h),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通过上述组件的协同运作,家用除湿器完成了从空气吸入、水分凝结到水分排出的一体化流程,从而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湿度,为用户提供干爽舒适的室内环境。

2家用除湿机叶轮的结构优化设计

叶轮在家用除湿机中起着推动空气循环的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实现空气循环与流动[6]、提高除湿效率以及均匀分布处理后的空气三大方面。

1)实现空气循环与流动:叶轮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可能会对空气的吸入和循环产生一定影响。适当的振动可能会使空气更容易被吸入除湿机内部,因为振动可以增加空气的湍流程度,打破空气的层流状态,从而使空气更容易被叶轮捕获并带入除湿机。

2)提高除湿效率:振动可能会导致叶轮的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更加充分。当叶轮振动时,叶片会不断地改变与空气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这有助于破坏空气在叶片表面形成的边界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更容易与冷凝器接触并冷凝。

3)均匀分布处理后的空气:振动可能会影响干燥空气从出风口排出的方式,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到室内环境中。由于叶轮的振动,空气在排出时可能会具有更多的方向性和扩散性,而不是简单地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流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叶轮的振动如果过大,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7]。例如,过大的振动可能导致除湿机产生噪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加速叶轮及相关部件的磨损,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家用除湿机时,需要对叶轮的抗振性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优化,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8]。由此,对如图2(a)所示的传统叶轮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叶轮如图2(b)所示。

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及重要部件优化设计

将两种叶轮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9],赋予叶轮常用的Q235材料后进行网格划分。由于叶轮的叶片厚度较薄,为了保证网格质量,采用2 mm的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后的两种叶轮模型如图3所示。

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及重要部件优化设计

进一步进行模态分析,在分析设置中将最大模态阶数调节至十阶进行模态分析,两种叶轮模态分析的第一阶振型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两种叶轮模态分析的模态频率如表1所示。

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及重要部件优化设计

家用除湿机的总体设计及重要部件优化设计

通过模态分析发现,两种不同结构的叶轮,其振型呈现出明显的共性,即主要集中在叶片区域。具体而言,叶片在不同方向上的摆动构成了主要的振动形式,这种振动特点在叶轮运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经过优化设计后,叶轮的模态频率呈现出显著的提升趋势。与此同时,叶片的振幅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以第一阶模态为例,优化后的叶轮叶片固有频率较优化前提升了45.7%,这一提升幅度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叶片的最大振幅降低了86.8%,表明振动的强度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进一步对比优化前后的叶轮性能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优化之前,传统叶轮本身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高的固有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的使用要求。然而,考虑到家用除湿机的实际工作环境,其主要的振源来自气体,气体引发的振动具有频率高、频率范围广的特点,这对叶轮的抗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以上分析,优化后的叶轮结构在应对气体引起的高频、宽频振动方面,展现出了更为出色的抗振性能。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叶轮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为家用除湿机的整体性能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行稳定性,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3 结论

本文通过优化家用除湿机叶轮结构,显著提升了其抗振性能与运行效率。优化后叶轮第一阶固有频率达5168.6 Hz,较传统结构提升45.7%,最大振幅降低86.8%,有效抑制了高频振动引发的噪声与疲劳损伤。结合风道、风机协同设计,整机除湿效率提升,且噪声控制在≤35 dB,气流分布更均匀。

研究为家用除湿机的低噪化、高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郁有靖,步国强,逯于龙,等.基于菲涅尔透镜的家用太阳能除湿技术研究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 (16):112—114.

[2]屈小章.列车牵引动力叶轮振动随机过程离散方法的时变可靠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4,43(17):49—60.

[3] 张琦.发电厂ZM088—07离心风机叶轮结构优化和模态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5,40(4):173—175.

[4]胡树锋.家用除湿机风道设计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27):86—89.

[5]马佩佩,谈裕辉,郭盛,等.采用小管径蒸发器的除湿机性能及成本分析[J].家电科技,2023,2(2):94—97.

[6] 战斌飞,王智超,孙郁,等.开式空气循环热泵干燥系统性能仿真分析[J].制冷学报,2024,45(2):101—108.

[7]刘晋宾,陈贝贝,梁文杰,等.径流式叶轮固有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东方电气评论,2025,39(2):50—53.

[8]王彦伟,任岩丛,李育房.高速离心泵叶轮试验模态分析及优化[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8):73—79.

[9]刘志民.焦化蜡油泵振动原因分析及叶轮优化措施[J].齐鲁石油化工,2020,48(4):304—306.

《机电信息》2025年第16期第12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