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栈增长和大端/小端问题是和CPU相关的两个问题.1,首先来看:栈(STACK)的问题.函数的局部变量,都是存放在"栈"里面,栈的英文是:STACK.STACK的大小,我们可以在stm32的启动文件里面设置,以战舰stm32开发板为例,在startup_s

栈增长和大端/小端问题是和CPU相关的两个问题.

1,首先来看:栈(STACK)的问题.

函数的局部变量,都是存放在"栈"里面,栈的英文是:STACK.STACK的大小,我们可以在stm32的启动文件里面设置,以战舰stm32开发板为例,在startup_stm32f10x_hd.s里面,开头就有:

Stack_Size EQU 0x00000800

表示栈大小是0X800,也就是2048字节.这样,CPU处理任务的时候,函数局部变量做多可占用的大小就是:2048字节,注意:是所有在处理的函数,包括函数嵌套,递归,等等,都是从这个"栈"里面,来分配的.
所以,如果一个函数的局部变量过多,比如在函数里面定义一个u8 buf[512],这一下就占了1/4的栈大小了,再在其他函数里面来搞两下,程序崩溃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时候,一般你会进入到hardfault....
这是初学者非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切记不要在函数里面放N多局部变量,尤其有大数组的时候!

对于栈区,一般栈顶,也就是MSP,在程序刚运行的时候,指向程序所占用内存的最高地址.比如附件里面的这个程序序,内存占用如下图: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序总共占用内存:20+2348字节=2368=0X940
那么程序刚开始运行的时候:MSP=0X2000 0000+0X940=0X2000 0940.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图:



图中,MSP就是:0X2000 0940.
程序运行后,MSP就是从这个地址开始,往下给函数的局部变量分配地址.

再说说栈的增长方向,我们可以用如下代码测试:

//保存栈增长方向
//0,向下增长;1,向上增长.
static u8 stack_dir;

//查找栈增长方向,结果保存在stack_dir里面.
void find_stack_direction(void)
{
static u8 *addr=NULL;//用于存放第一个dummy的地址。
u8 dummy; //用于获取栈地址
if(addr==NULL) //第一次进入
{
addr=&dummy; //保存dummy的地址
find_stack_direction (); //递归
}else //第二次进入
{
if(&dummy>addr)stack_dir=1; //第二次dummy的地址大于第一次dummy,那么说明栈增长方向是向上的.
else stack_dir=0; //第二次dummy的地址小于第一次dummy,那么说明栈增长方向是向下的.
}
}

这个代码不是我写的,网上抄来的,思路很巧妙,利用递归,判断两次分配给dummy的地址,来比较栈是向下生长,还是向上生长.
如果你在STM32测试这个函数,你会发现,STM32的栈,是向下生长的.事实上,一般CPU的栈增长方向,都是向下的.

2,再来说说,堆(HEAP)的问题.

全局变量,静态变量,以及内存管理所用的内存,都是属于"堆"区,英文名:"HEAP"
与栈区不同,堆区,则从内存区域的起始地址,开始分配给各个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堆的生长方向,都是向上的.在程序里面,所有的内存分为:堆+栈. 只是他们各自的起始地址和增长方向不同,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所以一旦堆栈冲突,系统就到了崩溃的时候了.
同样,我们用附件里面的例程测试:



stack_dir的地址是0X20000004,也就是STM32的内存起始端的地址.
这里本来应该是从0X2000 0000开始分配的,但是,我仿真发现0X2000 0000总是存放:0X2000 0398,这个值,貌似是MSP,但是又不变化,还请高手帮忙解释下.
其他的,全局变量,则依次递增,地址肯定大于0X20000004,比如cpu_endian的地址就是0X20000005.
这就是STM32内部堆的分配规则.

3,再说说,大小端的问题.
大端模式:低位字节存在高地址上,高位字节存在低地址上
小端模式:高位字节存在高地址上,低位字节存在低地址上

STM32属于小端模式,简单的说,比如u32 temp=0X12345678;
假设temp地址在0X2000 0010.
那么在内存里面,存放就变成了:
地址 " HEX|
0X2000 0010|78 56 43 12 |

CPU到底是大端还是小端,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测试:
//CPU大小端
//0,小端模式;1,大端模式.
static u8 cpu_endian;

//获取CPU大小端模式,结果保存在cpu_endian里面
void find_cpu_endian(void)
{
int x=1;
if(*(char*)&x==1)cpu_endian=0;//小端模式
else cpu_endian=1;//大端模式
}
以上测试,在STM32上,你会得到cpu_endian=0,也就是小端模式.


3,最后说说,STM32内存的问题.
还是以附件工程为例,在前面第一个图,程序总共占用内存:20+2348字节,这么多内存,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我们可以双击Project侧边栏的:Targt1,会弹出test.map,在这个里面,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些内存到底是怎么来的了.在这个test.map最后,Image 部分有:
==============================================================================

Image component sizes


Code (inc. data) RO Data RW Data ZI Data Debug Object Name

172 10 0 4 0 995 delay.o//delay.c里面,fac_us和fac_ms,共占用4字节
112 12 0 0 0 427 led.o
72 26 304 0 2048 828 startup_stm32f10x_hd.o //启动文件,里面定义了Stack_Size为0X800,所以这里是2048.
712 52 0 0 0 2715 sys.o
348 154 0 6 0 208720 test.o//test.c里面,stack_dir和cpu_endian以及*addr,占用6字节.
384 24 0 8 200 3050 usart.o//usart.c定义了一个串口接收数组buffer,占用200字节.

----------------------------------------------------------------------
1800 278 336 20 2248 216735 Object Totals //总共2248+20字节
0 0 32 0 0 0 (incl. Generated)
0 0 0 2 0 0 (incl. Padding)//2字节用于对其

----------------------------------------------------------------------

Code (inc. data) RO Data RW Data ZI Data Debug Library Member Name

8 0 0 0 0 68 __main.o
104 0 0 0 0 84 __printf.o
52 8 0 0 0 0 __scatter.o
26 0 0 0 0 0 __scatter_copy.o
28 0 0 0 0 0 __scatter_zi.o
48 6 0 0 0 96 _printf_char_common.o
36 4 0 0 0 80 _printf_char_file.o
92 4 40 0 0 88 _printf_hex_int.o
184 0 0 0 0 88 _printf_intcommon.o
0 0 0 0 0 0 _printf_percent.o
4 0 0 0 0 0 _printf_percent_end.o
6 0 0 0 0 0 _printf_x.o
12 0 0 0 0 72 exit.o
8 0 0 0 0 68 ferror.o
6 0 0 0 0 152 heapauxi.o
2 0 0 0 0 0 libinit.o
2 0 0 0 0 0 libinit2.o
2 0 0 0 0 0 libshutdown.o
2 0 0 0 0 0 libshutdown2.o
8 4 0 0 96 68 libspace.o //库文件(printf使用),占用了96字节
24 4 0 0 0 84 noretval__2printf.o
0 0 0 0 0 0 rtentry.o
12 0 0 0 0 0 rtentry2.o
6 0 0 0 0 0 rtentry4.o
2 0 0 0 0 0 rtexit.o
10 0 0 0 0 0 rtexit2.o
74 0 0 0 0 80 sys_stackheap_outer.o
2 0 0 0 0 68 use_no_semi.o
2 0 0 0 0 68 use_no_semi_2.o
450 8 0 0 0 236 faddsub_clz.o
388 76 0 0 0 96 fdiv.o
62 4 0 0 0 84 ffixu.o
38 0 0 0 0 68 fflt_clz.o
258 4 0 0 0 84 fmul.o
140 4 0 0 0 84 fnaninf.o
10 0 0 0 0 68 fretinf.o
0 0 0 0 0 0 usenofp.o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嵌入式开发中,STM32的时钟系统因其灵活性和复杂性成为开发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看似简单的时钟配置背后,隐藏着诸多易被忽视的陷阱,轻则导致系统不稳定,重则引发硬件损坏。本文从时钟源选择、PLL配置、总线时钟分配等关键环...

关键字: STM32 时钟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因其低成本、高集成度特性,广泛应用于设备自检、环境监测等场景。然而,受芯片工艺差异和电源噪声影响,其原始数据存在±1.5℃的固有误差。本文从硬件配置、校准算法、软...

关键字: STM32 温度传感器

在能源效率与智能化需求双重驱动下,AC-DC转换器的数字控制技术正经历从传统模拟方案向全数字架构的深刻变革。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PFM(脉冲频率调制)+PWM(脉冲宽度调制)混合调制策略,结合动态电压调整(Dynam...

关键字: AC-DC STM32

当前智能家居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 ,对现有浇花装置缺陷进行了改进 ,设计出基于STM32单片机的全 自动家用浇花机器人。该设计主要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 ,机械结构通过麦克纳姆轮底盘与喷洒装置的结合实现机器...

关键字: STM32 麦克纳姆轮 安全可靠 通过性强

用c++编程似乎是让你的Arduino项目起步的障碍吗?您想要一种更直观的微控制器编程方式吗?那你需要了解一下Visuino!这个图形化编程平台将复杂电子项目的创建变成了拖动和连接块的简单任务。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完成使...

关键字: Visuino Arduino ESP32 STM32

基于STM32与LoRa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凭借其低功耗、广覆盖、抗干扰等特性,成为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核心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实现高效休眠调度与动态信道优化,成为提升网络能效与可靠性的关键挑战。本...

关键字: STM32 LoRa

在实时控制系统、高速通信协议处理及高精度数据采集等对时间敏感的应用场景中,中断响应延迟的优化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性能上限。STM32系列微控制器凭借其灵活的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多通道直接内存访问(DMA)...

关键字: STM32 DMA

数字电源技术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与高动态响应方向加速演进,STM32微控制器凭借其基于DSP库的算法加速能力与对LLC谐振变换器的精准控制架构,成为优化电源动态性能的核心平台。相较于传统模拟控制或通用型数字控制器,STM...

关键字: STM32 数字电源

STM32微控制器凭借其针对电机控制场景的深度优化,成为高精度、高可靠性驱动系统的核心选择。相较于通用型MCU,STM32在电机控制领域的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FOC(磁场定向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引擎与PWM死区时间的动态补...

关键字: STM32 电机控制

无线充电技术加速渗透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基于Qi协议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开发成为智能设备能量补给的核心课题。传统模拟控制方案存在响应滞后、参数调整困难等问题,而基于STM32的数字PID控制结合FOD(Foreign O...

关键字: STM32 无线充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