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1)GPIO_Mode_AIN模拟输入(2)GPIO_Mode_IN_FLOATING浮空输入(3)GPIO_Mode_IPD下拉输入(4)GPIO_Mode_IPU上拉输入(5)GPIO_Mode_Out_OD开漏输出(6)GPIO_Mode_Out

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

(1)GPIO_Mode_AIN模拟输入
(2)GPIO_Mode_IN_FLOATING浮空输入
(3)GPIO_Mode_IPD下拉输入
(4)GPIO_Mode_IPU上拉输入
(5)GPIO_Mode_Out_OD开漏输出
(6)GPIO_Mode_Out_PP推挽输出
(7)GPIO_Mode_AF_OD复用开漏输出
(8)GPIO_Mode_AF_PP复用推挽输出

I/O端口位的基本结构

1、推挽输出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2、开漏输出
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a、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压。
b、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c、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
弱点: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3、复用开漏输出、复用推挽输出
理解为GPIO口被用作第二功能时的配置情况

4、浮空输入
由于浮空输入一般多用于外部按键输入,浮空输入状态下,IO的电平状态是不确定的,完全由外部输入决定,如果在该引脚悬空的情况下,读取该端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

5、上拉输入模式


区别在于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默认输入高电平(因为有弱上拉)。上拉电阻就是为了保证无信号输入时输入端的电平为高电平,同样还有下拉电阻它是为了保证无信号输入时输入端的电平为低电平。


6、下拉输入模式
区别在于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默认输入低电平(因为有弱下拉)

7、模拟输入
输入模拟信号

在STM32中常用IO模式
(1)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可以做KEY识别,RX1
(2)带上拉输入_IPU——IO内部上拉电阻输入
(3)带下拉输入_IPD—— IO内部下拉电阻输入
(4) 模拟输入_AIN ——应用ADC模拟输入,或者低功耗下省电
(5)开漏输出_OUT_OD ——IO输出0接GND,IO输出1,悬空,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当输出为1时,IO口的状态由上拉电阻拉高电平,但由于是开漏输出模式,这样IO口也就可以由外部电路改变为低电平或不变。可以读IO输入电平变化,实现C51的IO双向功能
(6)推挽输出_OUT_PP ——IO输出0-接GND, IO输出1 -接VCC,读输入值是未知的
(7)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片内外设功能(TX1,I2C的SCL,SDA)
(8)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片内外设功能(MOSI,MISO.SCK.SS)

通常有5种方式使用某个引脚功能,它们的配置方式如下:
1)作为普通GPIO输入: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浮空输入、带弱上拉输入或带弱下拉输入,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2)作为普通GPIO输出: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推挽输出或开漏输出,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3)作为普通模拟输入:配置该引脚为模拟输入模式,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4)作为内置外设的输入: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浮空输入、带弱上拉输入或带弱下拉输入,同时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某个复用功能模块。
5)作为内置外设的输出: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复用推挽输出或复用开漏输出,同时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如果有多个复用功能模块对应同一个引脚,只能使能其中之一,其它模块保持非使能状态。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智能合灯控制系统由环境光照检测、人体接近检测、语音识别、按键控制、合灯控制、数据显示、蓝牙通信、报警提示功能模块组成。

关键字: STM32 智能台灯

捡球机的移动装置以直流电机驱动,寻球装置以摄像头图像传感器模块构成,并搭配以图像检测算法。避障装置以红外检测和报警模块为主,以防在行动过程中触碰障碍物。

关键字: STM32 捡球机

ST于近期发布了“STM32WBA”无线MCU、“STM32U0”超低功耗入门级MCU、“STM32H7R/S”高性能MCU和“STM32MP2”四大重磅新品,还透露将会在今年推出18nm的STM32新品。

关键字: STM32 MCU NPU AI 超低功耗

在微控制器领域,MSP430与STM32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星。它们各自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将深入解析MSP430与STM32之间的区别,探讨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局限...

关键字: MSP430 STM32 单片机

STM32是由意法半导体公司(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系列,以其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生态系统深受广大嵌入式开发者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S...

关键字: STM32 单片机

STM32与51单片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两者可以说是一场科技与性能的较量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微控制器(MCU)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STM32和51单片机作为两种常见的微控制...

关键字: STM32 51单片机 MCU

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具有快速响应、易于控制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科学实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STM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是控制电磁铁的理想选择。本文...

关键字: 电磁铁 微控制器 STM32

边缘人工智能的实现涉及到三个基本 要素:安全性,连接性、自主性,而其中自主性是AI能力的体现,也是边缘AI有别于其他传统的物联网的关键。而通过ST Edge AI套件,就可以帮助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者实现覆盖全硬件平台的全...

关键字: 边缘人工智能 AI STM32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单片机最小系统 STM32

STM32是一款由STMicroelectronics生产的微控制器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其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关键字: STM32 串口通信 微控制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