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为HSI、HSE、LSI、LSE、PLL。其实是四个时钟源,如下图所示(灰蓝色),PLL是由锁相环电路倍频得到PLL时钟。  ①、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②、HSE是高速外部时钟

在STM32中,有五个时钟源,为HSI、HSE、LSI、LSE、PLL。其实是四个时钟源,如下图所示(灰蓝色),PLL是由锁相环电路倍频得到PLL时钟。  ①、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②、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4MHz~16MHz。  ③、LSI是低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40kHz。  ④、LSE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32.768kHz的石英晶体。  ⑤、PLL为锁相环倍频输出,其时钟输入源可选择为HSI/2、HSE或者HSE/2。倍频可选择为2~16倍,但是其输出频率最大不得超过72MHz。

点击进入看全图。

  其中40kHz的LSI供独立看门狗IWDG使用,另外它还可以被选择为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另外,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还可以选择LSE,或者是HSE的128分频。RTC的时钟源通过RTCSEL[1:0]来选择。  STM32中有一个全速功能的USB模块,其串行接口引擎需要一个频率为48MHz的时钟源。该时钟源只能从PLL输出端获取,可以选择为1.5分频或者1分频,也就是,当需要使用USB模块时,PLL必须使能,并且时钟频率配置为48MHz或72MHz。  另外,STM32还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信号输出到MCO脚(PA8)上,可以选择为PLL输出的2分频、HSI、HSE、或者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SYSCLK,它是供STM32中绝大部分部件工作的时钟源。系统时钟可选择为PLL输出、HSI或者HSE。系统时钟最大频率为72MHz,它通过AHB分频器分频后送给各模块使用,AHB分频器可选择1、2、4、8、16、64、128、256、512分频。其中AHB分频器输出的时钟送给5大模块使用:  ①、送给AHB总线、内核、内存和DMA使用的HCLK时钟。  ②、通过8分频后送给Cortex的系统定时器时钟。  ③、直接送给Cortex的空闲运行时钟FCLK。  ④、送给APB1分频器。APB1分频器可选择1、2、4、8、16分频,其输出一路供APB1外设使用(PCLK1,最大频率36MHz),另一路送给定时器(Timer)2、3、4倍频器使用。该倍频器可选择1或者2倍频,时钟输出供定时器2、3、4使用。  ⑤、送给APB2分频器。APB2分频器可选择1、2、4、8、16分频,其输出一路供APB2外设使用(PCLK2,最大频率72MHz),另一路送给定时器(Timer)1倍频器使用。该倍频器可选择1或者2倍频,时钟输出供定时器1使用。另外,APB2分频器还有一路输出供ADC分频器使用,分频后送给ADC模块使用。ADC分频器可选择为2、4、6、8分频。  在以上的时钟输出中,有很多是带使能控制的,例如AHB总线时钟、内核时钟、各种APB1外设、APB2外设等等。当需要使用某模块时,记得一定要先使能对应的时钟。  需要注意的是定时器的倍频器,当APB的分频为1时,它的倍频值为1,否则它的倍频值就为2。  连接在APB1(低速外设)上的设备有:电源接口、备份接口、CAN、USB、I2C1、I2C2、UART2、UART3、SPI2、窗口看门狗、Timer2、Timer3、Timer4。注意USB模块虽然需要一个单独的48MHz时钟信号,但它应该不是供USB模块工作的时钟,而只是提供给串行接口引擎(SIE)使用的时钟。USB模块工作的时钟应该是由APB1提供的。  连接在APB2(高速外设)上的设备有:UART1、SPI1、Timer1、ADC1、ADC2、所有普通IO口(PA~PE)、第二功能IO口。对于单片机系统来说,CPU和总线以及外设的时钟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时钟就没有时序。由于时钟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东西,具体设置要从寄存器开始。

RCC寄存器结构,RCC_TypeDeff,在文件“stm32f10x.h”中定义如下:(v3.4库)1059行->1081行。

typedef struct

{

__IO uint32_t CR;

__IO uint32_t CFGR;

__IO uint32_t CIR;

__IO uint32_t APB2RSTR;

__IO uint32_t APB1RSTR;

__IO uint32_t AHBENR;

__IO uint32_t APB2ENR;

__IO uint32_t APB1ENR;

__IO uint32_t BDCR;

__IO uint32_t CSR;


#ifdef STM32F10X_CL

__IO uint32_t AHBRSTR;

__IO uint32_t CFGR2;

#endif/*STM32F10X_CL*/


#ifdefined(STM32F10X_LD_VL)||defined(STM32F10X_MD_VL)||defined(STM32F10X_HD_VL)

uint32_t RESERVED0;

__IO uint32_t CFGR2;

#endif/*STM32F10X_LD_VL||STM32F10X_MD_VL||STM32F10X_HD_VL*/

}RCC_TypeDef;

一般板子上只有8Mhz的晶振,而增强型最高工作频率为72Mhz,显然需要用PLL倍频9倍,这些设置都需要在初始化阶段完成。使用HSE时钟,程序设置时钟参数流程:
1、将RCC寄存器重新设置为默认值RCC_DeInit;
2、打开外部高速时钟晶振HSERCC_HSEConfig(RCC_HSE_ON);
3、等待外部高速时钟晶振工作HSEStartUpStatus = RCC_WaitForHSEStartUp();
4、设置AHB时钟RCC_HCLKConfig;
5、设置高速AHB时钟RCC_PCLK2Config;
6、设置低速速AHB时钟RCC_PCLK1Config;
7、设置PLLRCC_PLLConfig;
8、打开PLLRCC_PLLCmd(ENABLE);
9、等待PLL工作while(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 == RESET)
10、设置系统时钟RCC_SYSCLKConfig;
11、判断是否PLL是系统时钟while(RCC_GetSYSCLKSource() != 0x08)
12、打开要使用的外设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ClockCmd()为了方便说明,借用一下例程的RCC设置函数,并用中文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static void RCC_Config(void)

{


/*这里是重置了RCC的设置,类似寄存器复位*/

RCC_DeInit();


/*使能外部高速晶振*/

RCC_HSEConfig(RCC_HSE_ON);


/*等待高速晶振稳定*/

HSEStartUpStatus=RCC_WaitForHSEStartUp();


if(HSEStartUpStatus==SUCCESS)

{

/*使能flash预读取缓冲区*/

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ffer_Enable);


/*令Flash处于等待状态,2是针对高频时钟的,这两句跟RCC没直接关系,可以暂且略过*/

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HCLK=SYSCLK 设置高速总线时钟=系统时钟*/

RCC_HCLKConfig(RCC_SYSCLK_Div1);


/*PCLK2=HCLK 设置低速总线2时钟=高速总线时钟*/

RCC_PCLK2Config(RCC_HCLK_Div1);


/*PCLK1=HCLK/2 设置低速总线1的时钟=高速时钟的二分频*/

RCC_PCLK1Config(RCC_HCLK_Div2);


/*ADCCLK=PCLK2/6 设置ADC外设时钟=低速总线2时钟的六分频*/

RCC_ADCCLKConfig(RCC_PCLK2_Div6);


/*SetPLL clock outputto72MHz using HSE(8MHz)as entry clock*/

//这句很关键

/*利用锁相环讲外部8Mhz晶振9倍频到72Mhz*/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E_Div1,RCC_PLLMul_9);


/*Enable PLL 使能锁相环*/

RCC_PLLCmd(ENABLE);



/*Wait till PLLisready 等待锁相环输出稳定*/

while(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RESET)

{}


/*SelectPLL as system clock source 将锁相环输出设置为系统时钟*/

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


/*Wait till PLLisused as system clock source 等待校验成功*/

while(RCC_GetSYSCLKSource()!=0x08)

{}

}


/*Enable FSMC,GPIOD,GPIOE,GPIOF,GPIOGandAFIO clocks*/

//使能外围接口总线时钟,注意各外设的隶属情况,不同芯片的分配不同,到时候查手册就可以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FSMC,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RCC_APB2Periph_GPIOE|

RCC_APB2Periph_GPIOF|RCC_APB2Periph_GPIOG|

RCC_APB2Periph_AFIO,ENABLE);

}

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系统时钟的设定是比较复杂的,外设越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同时这种设定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设定参数也是有顺序规范的,这是应用中应当注意的,例如PLL的设定需要在使能之前,一旦PLL使能后参数不可更改。经过此番设置后,由于我的电路板上是8Mhz晶振,所以系统时钟为72Mhz,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2都为72Mhz,低速总线1为36Mhz,ADC时钟为12Mhz,USB时钟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嵌入式开发中,STM32的时钟系统因其灵活性和复杂性成为开发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看似简单的时钟配置背后,隐藏着诸多易被忽视的陷阱,轻则导致系统不稳定,重则引发硬件损坏。本文从时钟源选择、PLL配置、总线时钟分配等关键环...

关键字: STM32 时钟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因其低成本、高集成度特性,广泛应用于设备自检、环境监测等场景。然而,受芯片工艺差异和电源噪声影响,其原始数据存在±1.5℃的固有误差。本文从硬件配置、校准算法、软...

关键字: STM32 温度传感器

在能源效率与智能化需求双重驱动下,AC-DC转换器的数字控制技术正经历从传统模拟方案向全数字架构的深刻变革。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PFM(脉冲频率调制)+PWM(脉冲宽度调制)混合调制策略,结合动态电压调整(Dynam...

关键字: AC-DC STM32

当前智能家居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 ,对现有浇花装置缺陷进行了改进 ,设计出基于STM32单片机的全 自动家用浇花机器人。该设计主要由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 ,机械结构通过麦克纳姆轮底盘与喷洒装置的结合实现机器...

关键字: STM32 麦克纳姆轮 安全可靠 通过性强

用c++编程似乎是让你的Arduino项目起步的障碍吗?您想要一种更直观的微控制器编程方式吗?那你需要了解一下Visuino!这个图形化编程平台将复杂电子项目的创建变成了拖动和连接块的简单任务。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完成使...

关键字: Visuino Arduino ESP32 STM32

基于STM32与LoRa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凭借其低功耗、广覆盖、抗干扰等特性,成为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核心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实现高效休眠调度与动态信道优化,成为提升网络能效与可靠性的关键挑战。本...

关键字: STM32 LoRa

在实时控制系统、高速通信协议处理及高精度数据采集等对时间敏感的应用场景中,中断响应延迟的优化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性能上限。STM32系列微控制器凭借其灵活的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多通道直接内存访问(DMA)...

关键字: STM32 DMA

数字电源技术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与高动态响应方向加速演进,STM32微控制器凭借其基于DSP库的算法加速能力与对LLC谐振变换器的精准控制架构,成为优化电源动态性能的核心平台。相较于传统模拟控制或通用型数字控制器,STM...

关键字: STM32 数字电源

STM32微控制器凭借其针对电机控制场景的深度优化,成为高精度、高可靠性驱动系统的核心选择。相较于通用型MCU,STM32在电机控制领域的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FOC(磁场定向控制)算法的硬件加速引擎与PWM死区时间的动态补...

关键字: STM32 电机控制

无线充电技术加速渗透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基于Qi协议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开发成为智能设备能量补给的核心课题。传统模拟控制方案存在响应滞后、参数调整困难等问题,而基于STM32的数字PID控制结合FOD(Foreign O...

关键字: STM32 无线充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