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网技术文库
[导读] 8月22日,长虹与华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思)在中国科技城绵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内就“物联网”领域技术和产品应用层面展开实质性合

8月22日,长虹与华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思)在中国科技城绵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内就“物联网”领域技术和产品应用层面展开实质性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长虹与海思将围绕着窄带蜂窝物联网及无线通讯产品(NB-IOT、IOT、WIFI模组等)、多媒体产品(TV及周边产品)、数字电视及宽带接入终端产品(DVB数字电视机顶盒、IPTV/OTT机顶盒、PON系列产品、物联网终端产品等)等领域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签约仪式上,长虹公司首席技术官(CTO)阳丹表示,海思在各类家电控制主芯片、物联网芯片技术及应用方面具备行业领先水平。长虹和海思形成战略合作,将共享“物联网”领域的资源、技术和人才,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构建“芯片——模组——终端产品”产业链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物联网将实现数百亿的连接量和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2018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PC、平板与智能手机存量的总和,物联网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6年,长虹在中国科技城绵阳正式发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平台),迈开由运营产品到运营用户的转型大幕,基于平台上的大数据可以更精准地获知家电背后芸芸用户一切需求,率先完成“基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跨时代转型的一次蜕变。依托于大数据分析,长虹可以通过旗下布局的智能终端主动感知用户的更多需求,从而孵化出诸如家政、生鲜配送、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项目。

在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看来,与海思就“物联网”领域技术和产品应用展开实质性战略合作,将推动长虹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物联网时代的“物+联”生态服务商转型,同时将有效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未来,双方公司将通过IC设计公司与终端、模组产品设计公司形成深度合作。从长远来看,海思的技术介入,将进一步提高长虹产品性能、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保障供货安排等。据了解,双方将通过建立行业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等形式,基于行业应用并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技术等,共同构建“芯片——模组——终端产品”产业链,并通过定制化芯片和终端推广等合作,提高双方企业在各自领域的主导力。

海思总裁丘钢认为,共同开展物联网芯片应用及技术合作、市场渠道协同合作、行业交流合作等,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同时,将进一步保障双方在各自领域内的主导地位。

在此前,长虹、华为、海思已有多次合作基础,早在2008年,长虹海思就数字电视及宽带接入终端领域开展合作,2011年双方曾共组以海思安卓模块为硬件平台的项目组,并共同开发智能电视系列系统平台。

此外,2016年长虹还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智慧城市领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智慧城市屋顶设计、行业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方面的合作已保持至今。

今年1月初,长虹与海思在美国联合推出全球首款搭载A73芯片智能电视,同时解决了智能电视响应速度慢、色彩画质不清晰这两大痛点。

培养专业型人才,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崛起,长虹等家电企业均朝向智能化转型,并以自主技术探索前进路径。

据阳丹介绍,2013年长虹确立“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新三坐标智能战略后,依托于核心技术,长虹实现推出了CHiQ系列家电、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服务模式、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等,同时还构建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及专项团队,为发展物联网时代新兴服务奠定下基础。

长虹非常清楚,面对未来即将爆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市场需求,单凭“一已之力”还不足以支撑。故此,长虹的应对之策是集各家企业所长,积极的寻求与海思等优秀企业合作,建立共享体系,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据了解,长虹、海思将联合成立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应用方向的实验室,海思方面除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外,还将与长虹共同培养物联网领域的专业型人才,推动物联网产业整体发展。

长虹与海思的战略合作,同样也被业内人士所看好。产业经济观察家洪仕斌表示,海思在IC设计与验证技术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长虹物联网芯片应用和新产业培育、孵化能力将得以大幅提升,巩固其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应用的行业地位。同时,他表示,长虹、海思在“物联网”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伴随物联网项目的合作与深入发展,战略合作效应或将进一步被打开,比如带动家电、物联网模组等关联产业发展等。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