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充电吧
[导读]两年前,中国游客掀起了一股去日本抢购电饭煲的热潮,小米员工刘新宇便是其中之一。回国后,他向雷军和刘德提议道:“我们(小米生态链)做个电饭煲吧。”两人不以为意,均认为这事太简单了。不过剧情迅速反转,最终小米还是做了电饭煲,只是推出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年。

两年前,中国游客掀起了一股去日本抢购电饭煲的热潮,小米员工刘新宇便是其中之一。回国后,他向雷军和刘德提议道:“我们(小米生态链)做个电饭煲吧。”两人不以为意,均认为这事太简单了。不过剧情迅速反转,最终小米还是做了电饭煲,只是推出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年。

先用半年找一个人

在小米找上门之前,杨华已经推出过一款智能电饭煲。用他的话说:“当时是想试探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从结果上看,这次试探并不成功。因此当刘德找上门来表示要做一款纯粹的电饭煲时,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在当时,无论是小米还是杨华,对“做电饭煲”依然没概念。因为前者毕竟是一家3C公司,后者则把硬件工艺全外包了出去。所以“只好解锁专利,这是找人最快的办法。”就这样,压力IH电饭煲发明人内藤毅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而通过代工厂伊立浦提供的联系方式,杨华很快确定了第一次赴日拜访。

“小米在日本的认知度并不高,我得让老先生知道我们是干嘛的。”杨华表示。除此之外,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谈及具体的合作事宜。不过从日本回来之后,杨华更加坚定了要把内藤毅请到中国的决心。

于是纯米团队将市面上所有的高端电饭煲买来一一研究,将问题整理成与内藤毅第二次见面的谈话内容。“那时候有点像高手之间的对决,内藤毅先生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对这件事这么上心。而这种诚意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很难拒绝的。”因此,半年之后,内藤毅正式加入纯米。

在杨华看来,内藤毅的加入是米家电饭煲能顺利诞生的关键。为了证明这种重要性,杨华告诉雷锋网记者:“你看了发布会就知道,在发布会上我们团队的照片一晃而过,可内藤毅先生的照片却出现了两次。”

一个设计驱动的电饭煲

雷军在向外界介绍刘德时总会提到:“他毕业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当然,还得补充一句:“ACCD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小米眼中,ACCD在工业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背书能力。

据杨华透露,米家电饭煲的设计师李宁宁便是除刘德之外,其余20多位ACCD中国毕业生之一。因此,在他看来,只要在结构和材料方面没做太多妥协,米家电饭煲的设计水准就不会低于预期。

“为了把上盖做到50毫米,我们的电磁阀、电路板这些元件都需要定制,通用的元件都太大。可一旦定制,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测试。”当然,妥协也不是无止境的,“我们在结构设计和电控设计上能做到的极限就是50(mm),再薄就做不到了。”杨华表示。

另外,ID设计对精度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前期产能,“为了美观,我们的电饭煲外壳用的是TP料,而不是ABS。ABS的收缩率是千分之三,而用了TP料之后,电饭煲从模具打出来就已经收缩2~3毫米,放一天之后还会收缩0.5(毫米)。并且收缩之后应力也不一样,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用经验去判断哪个地方收得多,哪个地方收的少。如果最后的成品还有问题,就需要工程师再去调整模具。”

总之,作为一款工作时处于高温的家电,电饭煲的形态变化远比其他家电难以控制,“而目前,电脑还算不到这种程度。”杨华补充道。

米饭发烧友

在米家电饭煲发布之后,很多人调侃道:“饭好不好吃,主要还是看米。”可在杨华眼中,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影响米饭口感的除了米和电饭煲以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变量就是海拔。

“在电饭煲样品出来之后,我们派了两个人去全国各地实测。一个电控工程师,一个米饭评价师。目的地是海拔2000米以下纬度不同的地方。”为了将实测周期降到最低,这两位纯米员工全程都背着五个米家电饭煲,以及五种不同的大米。他们每到一个地点就同时开火,实测两天,然后调整每种米在不同海拔的加热曲线。整个过程维持了两个多月。

“大家不要小看这微小的差异,到了(海拔)1500米之后,这个差异只有1~2℃,但是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刘德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然,相比制造工艺,电路控制以及数据处理对杨华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因此,在搭载了2450个加热方案以外,小米索性在米家电饭煲上实现了可用手机线性调整米饭的软硬。这么做可能也是考虑到在煮饭方面也存在发烧友吧。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9日消息,小米突然辞退王腾,这件事来的很是突然,引因此被挤上了热搜。

关键字: 小米 雷军 王腾

南京2025年8月18日 /美通社/ -- 8月18日,作为全球家电行业领导者之一的博西家电正式与小米旗下领先的智能家居平台米家联手,旗下品牌博世家电和西门子家电的全品类优选产品融入米家生态,实现跨品牌的智能互联,共同拓...

关键字: 小米 米家 智能家居 APP

8月19日消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该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达46.8万台,同比大涨148%。

关键字: 小米 ai眼镜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供应链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路径。小米汽车与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深度合作,通过定制化开发模式重构了传统供应链关系,不仅推动了激光雷达技术的规模...

关键字: 小米 禾赛科技

7月18日消息,近日,小米&TCL华星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揭幕仪式在TCL华星武汉基地举行,双方高层领导、核心技术团队及重要合作伙伴出席。

关键字: 国产屏 小米

7月7日消息,日前,网络有传闻称,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

关键字: 小米 徕卡

7月2日消息,在今晚的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后年(2027年)才会有出海的计划。

关键字: 雷军 小米 AI

6月26日消息,小米将于今晚19:00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新车YU7、小米MIX Flip 2、REDMI K80至尊版、小米手表S4 41mm等十余款新品。

关键字: 雷军 小米 AI

6月25日消息,小米将于6月26日19:00举办新品发布会,此次新品阵容庞大,不仅有小米首款SUV YU7,还有多款手机、平板、可穿戴新品发布。

关键字: AI眼镜 小米

6月25日消息,酝酿许久,小米AI眼镜终于官宣,号称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关键字: 小米 ai眼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