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供应链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路径。小米汽车与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深度合作,通过定制化开发模式重构了传统供应链关系,不仅推动了激光雷达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更探索出一条从硬件协同到生态共建的创新路径。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供应链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路径。小米汽车与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深度合作,通过定制化开发模式重构了传统供应链关系,不仅推动了激光雷达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更探索出一条从硬件协同到生态共建的创新路径。

激光雷达作为高阶智能驾驶的关键传感器,其性能需求与车型定位、成本结构高度绑定。小米汽车通过与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建立“需求前置+联合研发”机制,实现了技术参数的精准匹配。

以小米SU7搭载的禾赛AT128激光雷达为例,该产品专为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场景优化,通过128线垂直分辨率与200米测距能力,在复杂路况下实现99.5%的障碍物识别率。禾赛科技为小米定制的ASIC芯片架构,将点频提升至340万点/秒,较上一代产品提升40%,同时通过芯片化设计将功耗降低30%。这种深度定制使SU7在20万元级车型中率先实现L3级感知能力,推动激光雷达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

速腾聚创则为小米提供了更灵活的技术路线选择。其EMX系列数字化激光雷达支持96-384线动态调节,小米可根据不同车型定位(如SU7 Ultra性能版与标准版)灵活配置探测精度与成本。这种“模块化定制”模式使小米在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产品矩阵的快速迭代。

传统供应链中,硬件开发与车型研发存在明显时序差,导致集成阶段频繁返工。小米与供应商通过“并行开发”流程创新,将激光雷达研发周期压缩40%。

在小米YU7车型开发中,速腾聚创在概念设计阶段即介入车身结构评估,通过CAE仿真优化激光雷达安装位置,解决传统方案中视野遮挡与散热冲突问题。双方联合开发的“嵌入式安装支架”专利技术,使激光雷达与前保险杠的集成度提升60%,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15%。这种“硬件-车身”协同设计模式,使YU7成为全球首款实现激光雷达“零凸起”设计的量产车型。

禾赛科技则与小米共建“数据闭环”开发体系。在小米汽车测试车队中,禾赛激光雷达实时回传点云数据至双方联合实验室,通过AI算法自动标注障碍物类型与运动轨迹。这种“开发-测试-优化”的实时迭代机制,使小米城市NOA功能的开发效率提升3倍,2025年Q2已实现全国100城无图导航。

激光雷达成本占BOM(物料清单)比例曾高达15%,成为制约智驾普及的关键因素。小米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推动激光雷达单价从2023年的5000元降至2025年的1500元,降幅达70%。

禾赛科技为小米定制的“平台化芯片”策略是核心降本手段之一。其第四代SPAD芯片采用12英寸晶圆制造,单芯片集成接收、处理、通信模块,使物料成本降低45%。通过与小米共享产能规划,禾赛将ATX系列激光雷达的量产爬坡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2025年Q1单月出货量突破5万台,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

速腾聚创则通过“技术复用”实现跨领域降本。其自研的SPAD-SoC芯片架构同时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与机器人产品,小米投资的库犸科技割草机器人采用同款芯片,使单芯片研发成本分摊效率提升3倍。这种“汽车-机器人”生态协同,使速腾聚创在2025年将机器人激光雷达单价从8000元压至3000元,打开消费级市场空间。

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开放的技术生态。小米与供应商的合作已突破传统买卖关系,形成“技术授权+联合运营”的新模式。

2025年,小米与速腾聚创共建“Robo-FSD联合实验室”,将激光雷达感知算法与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深度融合。通过开放底层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调用激光雷达数据开发AR导航、宠物检测等创新应用,使单车型应用生态数量从20个提升至100个。这种“硬件+算法+生态”的全栈能力输出,使小米汽车在2025年J.D.Power智能座舱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一。

禾赛科技则与小米探索“数据货币化”新路径。双方联合开发的“千厘眼”感知平台,将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脱敏后用于高精地图更新与交通流量预测。通过向政府与物流企业出售数据服务,禾赛在2025年Q2实现非硬件收入占比提升至25%,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小米与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实践,揭示了智能电动时代供应链协同的三大趋势:

技术定制化:从“标准品供应”转向“场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需具备芯片设计、算法开发等全栈能力;

开发并行化:通过数字孪生、联合仿真等技术实现“硬件-软件-车身”同步开发,缩短研发周期;

价值共创化:构建包含数据服务、生态运营的增值体系,突破硬件销售的利润天花板。

当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时,中国车企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正在激光雷达与多模态感知领域构建技术壁垒。这种“硬件+生态”的双轮驱动模式,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智能驾驶产业的竞争格局。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南京2025年8月18日 /美通社/ -- 8月18日,作为全球家电行业领导者之一的博西家电正式与小米旗下领先的智能家居平台米家联手,旗下品牌博世家电和西门子家电的全品类优选产品融入米家生态,实现跨品牌的智能互联,共同拓...

关键字: 小米 米家 智能家居 APP

8月19日消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该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达46.8万台,同比大涨148%。

关键字: 小米 ai眼镜

7月18日消息,近日,小米&TCL华星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揭幕仪式在TCL华星武汉基地举行,双方高层领导、核心技术团队及重要合作伙伴出席。

关键字: 国产屏 小米

7月7日消息,日前,网络有传闻称,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关系即将结束。

关键字: 小米 徕卡

7月2日消息,在今晚的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后年(2027年)才会有出海的计划。

关键字: 雷军 小米 AI

6月26日消息,小米将于今晚19:00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新车YU7、小米MIX Flip 2、REDMI K80至尊版、小米手表S4 41mm等十余款新品。

关键字: 雷军 小米 AI

6月25日消息,小米将于6月26日19:00举办新品发布会,此次新品阵容庞大,不仅有小米首款SUV YU7,还有多款手机、平板、可穿戴新品发布。

关键字: AI眼镜 小米

6月25日消息,酝酿许久,小米AI眼镜终于官宣,号称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关键字: 小米 ai眼镜

June 12, 2025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一季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2.89亿支,虽然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3%,但各品牌生产表现相对平稳。其中,中国第一季的销售得益于政...

关键字: 智能手机 Vivo 小米

当前,国内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仅理想、零跑等少数几家成功实现盈利。

关键字: 雷军 小米 AI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