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数字电源
[导读]汽车轮胎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其橡胶和骨架材料的滞后损失以及橡胶与骨架材料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生热,而轮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轮胎材料性能严重下降,促使轮胎迅速损坏

汽车轮胎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其橡胶和骨架材料的滞后损失以及橡胶与骨架材料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生热,而轮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轮胎材料性能严重下降,促使轮胎迅速损坏,目前轮胎所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如“肩空”和“胎圈脱层”等,即是由于这些部位的温度过高造成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正大力研发智能轮胎,控制或降低轮胎的生热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其中在轮胎温度场高温区域埋设温度传感器以掌握轮胎温升的实时情况,借以指导驾驶员安全行车就是一种重要手段。

  轮胎温度在线检测装置方案构思

  在能够进行诸如温度、压力和转速检测的各种现代智能轮胎中,都装有相关的传感器,将有关轮胎温度、压力和车速的检测信号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技术处理[1]。

图1:传统测温单元总体设计示意图。

  对于轮胎内部温度的在线检测,传统的测温单元可按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设计,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CPU控制的多路开关进行传输。该装置虽可完成相应的温度检测,但电路环节较繁多,结构体系较复杂,程序编制较麻烦,调试工作也较困难,因而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设计方案。在参考国外新型智能轮胎技术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汽车轮胎安全性能智能检测和隐患预警系统”的研究,并构建了图2所示的总体框架。

图2:轮胎智能检测和稳患预警系统总体框图。

  该系统的具体功能如下:[!--empirenews.page--]

  通过埋设在轮胎内部的温度和气压传感器阵列,在线检测轮胎行驶时的温度和气压波动情况;

  通过装置在轮毂上的子机系统对轮胎温度和气压的实时检测结果进行信息融合和智能分析;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分析结果自子机传至装置在驾驶室仪表板上的主机系统;

   通过主机系统判断轮胎是否过热、过压或欠压及其具体等级情况,给出轮胎安全性能状况评价,并确定是否发出轮胎过热、过压或欠压报警;

  通过与轮胎温度和压力安全使用条件的推荐值[2]作比较,向驾驶员提示在轮胎存在过热、过压或欠压现象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轮胎温度在线检测装置技术设计

  笔者采用以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为基础的轮胎受力有限元分析方法[3]对轮胎温态温度场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图3所示的轮胎胎体横截面等温线分布图(以上海正泰橡胶厂生产的165SR 15子午线轿车轮胎为例)。

图3:温度场等温线分布图(℃)。

  由图3可以看出,H1、H 2和H3各点域是轮胎内部高温区所在位置,这些位置正是引发轮胎“爆胎”等安全事故的隐患源,应在这些点域分别埋设温度传感器并使之构成传感器阵列,以在线检测并实时分析轮胎温度的变化情况[4]。

  为了克服图1传统测温方案的不足,笔者根据总体框图设计了以PIC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子机系统(即图2中的检测分析部分) ,其温度信号检测电路见图4。

图4:测温单元电路设计示意图。

   在该检测电路中,检测轮胎实时温度信号的基本元件是DS18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其与PIC微控制器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轮胎温度在线检测装置的核心。由于DS1820 数字温度传感器可将检测到的物理量直接转换为数字量,并送PIC微控制器进行相关的实时处理,因而它可以改变汽车轮胎传统的温度检测方式。

  由图4可知,该系统具有单总线形式的检测网络,即所有的温度传感器都挂接在PIC微控制器的同一根数据通讯总线上,通过该总线与PIC微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若在系统初始化时设置好温度预定值等参数,即可实施对轮胎各高温点域的全程监控。同时,在相应软硬件的支持下,还可显示和存储轮胎各高温点域的实时温度值,当轮胎温度越限时即可给出相应点域的温度越限报警信号。[!--empirenews.page--]

    此外,由于DS1820传感器的单线接口是三态的[5] ,因而只有与“汽车轮胎安全性能智能检测和隐患预警系统”主机提供的64位ROM编码严格相符的器件才会响应主机的操作命令,其余不相符的器件均呈高阻等待状态。于是,PIC微控制器既可巡访单线总线上的全部器件,也可随访任一指定器件,这就为系统按需读取轮胎的实时温度信号创造了条件。

   为了与子机系统工作特性相匹配,主机系统(即图2中的控制显示部分)工作框图可按图5设计。

图5:主机系统工作框图。

  由图5可知,当主机系统启动后,首先由用户根据实际行车条件,并结合专家建议,设定轮胎安全工作预定温度值,然后通过系统附属键盘输入主机,再经由主机发送信号至LED驱动芯片以显示其预设温度。由于轮胎预定安全工作温度值和行车实际温度检测值均通过LED显示在驾驶室仪表盘上,可使驾驶员对轮胎温度是否越限有清晰的认识,驾驶员可方便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后续处理。

  温度传感器安装讨论图3的H1、H2和H3点域为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高温区域,为在线检测轮胎温升情况,本装置在上述点域各埋设一个DS18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使之构成测温阵列。该传感器性能优良,其商业应用级传感器测温范围为0~70℃,工业应用级传感器测温范围为0~100℃,而汽车专用级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5~+ 125℃,完全满足本装置测温工作要求。

   此外,DS1820传感器体积小巧、结构精良,封装强度可满足实用需要,其封装尺寸仅为5mm×5mm ,连接导线的直径也不超过1mm ,足以在不影响轮胎自身性能的情况下嵌入轮胎本体内表层预制的盲孔(对应于H1、H2和H3点域)中,当外胎与内胎因气压缘故而充分贴紧时,该温度传感器即可有效检测行驶状态下的轮胎生热情况,并通过子机微控制器对所测温度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再经子机无线信号发射电路传递给主机,由主机进行最终处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新能源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入发展,智能汽车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在人们出行多元化的今天,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智能汽车,就是汽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类型的汽车可以有效避免疲劳驾驶,使汽车更加个性、灵活,...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人工智能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加快了汽车设计的脚步,智能汽车技术不仅使人们日常驾驶行为习惯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使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为城市规划、交通...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人工智能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新能源汽车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354.5万辆,销量352...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引擎

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尤其是作为技术型与集约型产业,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逐步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发展劣势,因而,未来...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智能化

实现“双碳”目标将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增强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新的历史契机。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个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的结果,需要政府各部门、汽车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加大协同的力度,同向发力,充分利用数字化、网...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智能化

北京——2022年10月19日 在“2022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将在2021年“汽车行业创新加速计划”的基础上,升级推出“汽车行业创新加速计划”2.0。在新的阶段,亚马逊云科技将利用自身在技术、服务...

关键字: 亚马逊云科技 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有望达到600万辆规模,为芯片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我国芯片供应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紧张。中期来看,部分类别芯片存在较大结构性短缺风险,预计2022年芯片产能缺口仍难以弥补。这两年...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汽车芯片和半导体领域要深度地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把汽车芯片导入到整车厂的应用。为缓解汽车产业“缺芯”,国内汽车芯片产业正探索越来越多的方式完善生态。为了促进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弥补国内相关...

关键字: 智能化 汽车 芯片

数字电源

1550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