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为了保证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能正常工作,特别是在我国电网质量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更为重要。电磁兼容性(EMC)是指:数控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

为了保证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能正常工作,特别是在我国电网质量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更为重要。电磁兼容性(EMC)是指:数控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现就结合华中数控系统,来谈一下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1 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数控系统在电磁环境较恶劣的工业现场,长时间、连续性正常使用,系统必须达到JB/T 8832-2001“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1.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 17626.2 的规定,对操作人员经常触及的所有部位与保护接地端子(PE)间进行静电放电试验,接触放电电压为6kV,空气放电电压为8kV,试验中数控系统能正常运行。

1.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 1762* 的规定,分别在交流供电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PE)之间加入峰值2kV、重复频率 5kHz 脉冲群,时间1min;在I/O 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缆上用耦合夹加入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 脉冲群,时间1min。试验时,数控系统能正常运行。

1.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 17626.5 的规定,分别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之间叠加峰值为1kV 的浪涌(冲击)电压;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与保护接地端(PE)间叠加峰值为2kV 的浪涌(冲击)电压。浪涌(冲击)重复率为1 次/min,极性为正/负极。试验时正/负各进行5次,数控系统应能正常运行。

1.4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 17626.11 的规定,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幅值降为额定值的70%,持续时间500ms,相继降落间隔时间为10s;按照GB/T 5226.1—1996 中4.3 的规定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短时中断3ms,相继中断间隔时间为10s。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各进行3 次,数控系统应能正常运行。

2 数控系统电磁EMC设计中屏蔽技术

在数控机床系统中,既有高电压、大电流的强电设备,又有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与信号处理设备和传感器等弱电设备。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磁干扰对弱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生产现场的电磁环境较恶劣,系统外各种动力负载、供电系统、大气中骚扰等都会对控制弱电设备造成干扰,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从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为了保证数控系统能正常工作,屏蔽技术是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中通常采用的三种技术措施之一。

屏蔽技术用来抑制电磁噪声沿着空间的传播,即切断辐射电磁噪声的传输途径。通常用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把所需屏蔽的区域包围起来,使屏蔽体内外的“场”相互隔离。屏蔽按其机理可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2.1 电场屏蔽

当噪声源是高电压、小电流时,其辐射场主要表现为电场,电场屏蔽是抑制噪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由于存在电场耦合而产生的干扰。

2.1.1 电场屏蔽的机理

 


2.1.2 电场屏蔽设计要点

电场屏蔽设计时应考虑:一、系统中的强电设备(伺服驱动器、变频器、步进驱动器、开关电源、电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实现主动屏蔽;二、敏感设备(如数控装置等)外壳应可靠接地,实现被动屏蔽;三、强电设备与敏感设备之间距离尽可能远,一般在电柜内,强、弱电设备尽量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最小距离为10cm;四、高电压、大电流动力线与信号线应分开走线,例如各自使用各自独立的线槽等,距离尽可能保持在30cm以上,最小距离为 5~7.5cm,同时尽量避免平行走线,不能将强电线与信号线捆扎在一起;五、信号线应尽量靠近地线(或接地平板)或者用地线包围它; 六、屏蔽电缆既能对电场起到被动屏蔽作用,也能起到主动屏蔽作用,条件是屏蔽层接地。

2.2 磁场屏蔽

当噪声源具有低电压和大电流性能时,其辐射场主要表现为磁场,磁场屏蔽是抑制噪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由于磁场耦合所产生的干扰。

2.2.1 磁场屏蔽的机理

磁场屏蔽主要是依赖高导磁材料所具有的低磁阻对磁通起到分路的作用,使得屏蔽体内部的磁场大大减弱,图3说明了这一原理。

 

2.2.2 磁场屏蔽的设计要点

磁场屏蔽的设计时应考虑:一、选用高导磁率的材料,如玻莫合金等,并适当增加屏蔽体的壁厚;二、被屏蔽的物体不要安排在紧靠屏蔽体的位置上,以尽量减少通过被屏蔽物体体内的磁通;三、注意磁屏蔽体的结构设计,对于强磁场的屏蔽可采用双层磁屏蔽体结构;四、减少干扰源和敏感电路的环路面积。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双绞线和屏蔽线,让信号线与接地线(或载流回线)扭绞在一起,以便使信号与接地(或载流回线)之间的距离最近;五、增大线间的距离,使得干扰源与受感应的线路之间的互感尽可能地小;六、如有可能,使干扰源的线路与受感应线的线路呈直角(或接近直角)布线,这样可大大降低两线路间的磁场耦合;七、敏感设备应远离干扰源(强电设备、变压器等)布置,距离应保持30cm以上。

2.3 电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用于抑制噪声源和敏感设备距离较远时通过电磁场耦合产生的干扰。电磁场屏蔽必须同时屏蔽电场和磁场,通常采用电阻率小的良导体材料。空间电磁波在入射到金属体表面时会产生反射和吸收,电磁能量被大大衰减。从而起到屏蔽作用。

3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是制造大国的格局下,在我国电网质量波动比较大及为保证数控机床在电磁环境较恶劣的工业现场长时间、高强度、连续性使用情况下,本文结合华中数控系统,叙述了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及如何采用屏蔽技术来实现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电子电路中,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承受能力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电路稳定性。准确测试纹波电流不仅能验证电容性能是否达标,也是电路设计可靠性验证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测试原理、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到数据解读,全面介绍电解电容纹波电流...

关键字: 电解电容 纹波电流 电路设计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中,稳压芯片是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关键组件。然而,当我们将两个输出电压不同的稳压芯片的输出脚连接在一起时,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现象和潜在风险。这一操作不仅违反了常规的电路设计原则,还可能对电路系统造成...

关键字: 稳压 芯片 电路设计

在当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迈进,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变得愈发复杂和精密。过孔,作为 PCB 中连接不同层线路的关键元件,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已成为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 印刷电路板 电路设计 信号

IIC(Inter IC Bus)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同步半双工通信协议。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高多层电路板设计变得越来越普遍。在高多层电路板中实现可靠的IIC通信,需要综合考虑布线策略、电源设计、...

关键字: 电路板 电路设计

在现代高速、高密度的电路设计领域,电路完整性是确保电子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要素。回路电感作为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电路完整性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到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回路电感在其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关键字: 电子系统 回路电感 电路设计

在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协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连接着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变速器控制单元、制动系统控制单...

关键字: 车规级CAN总线 电路设计

串联一个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的特性,实现了最简单可靠的低成本防反接功能电路。这种低成本方案一般在小电流的场合,类似小玩具等。

关键字: 电路设计 串联

USB 2.0接口以其高速率等优点渐有取代传统ISA及PCI数据总线的趋势,热插拔特性也使其成为各种PC外设的首选接口。

关键字: 数据采集 电路设计

Finishing 终饰、终修指各种制成品在外观上的最后修饰或修整工作,使产品更具美观、保护,及质感的目的。Metal Finishing特指金属零件或制品,其外表上为加强防蚀功能及观而特别加做的处理层而言,如各种电镀层...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在电子工程领域,Datasheet(数据手册)是理解和应用特定芯片的关键资源。面对动辄数百页的详细文档,如何高效地提取电路设计所需的关键信息,是每个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都面临的挑战。本文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帮助工...

关键字: Datasheet 电路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