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软件
[导读]三星弃Bada背后:OS之争容不下更多参与者

导读:区别于PC年代的微软独霸,iOS、Android和Windows三大平台之争的格局已经初步确立,未来五年的胜者只会在这三家中出现。

刚刚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的三星,在一周前宣布放弃Bada操作系统,转而专注Android,这一则并不起眼的新闻打破了业界的幻想。操作系统平台的竞争已经对巨头外的参与者关上了大门。

Android的成功打破了PC平台微软一统天下的格局,而Android成功的意义不只在其本身,而在于其成功让多年未变的操作系统格局出现了难得的松动,给了业界厂商和开发者以希望。

然而,随着HP放弃PalmOS,三星放弃Bada、诺基亚放弃塞班。一度松动的操作系统版图又开始牢牢形成,新的参与者再也没有任何机会。

区别于PC年代的微软独霸,iOS、Android和Windows三大平台之争的格局已经初步确立,未来五年的胜者只会在这三家中出现。

Android份额从零到一半以上移动互联融合带来变革

IDC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56%出货量被Android占据,而这距离第一个Android发布第一个成熟版本(1。5版本)的2009年来说只有近三年的时间。而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占到了80%的份额。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平板电脑在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同样来自IDC的预测,2016年,基于Android的各类设备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1。1%,超过微软。

同一份预测当中,2016年微软的市场份额为25。1%,而苹果的iOS将上升到17。3%。这份数据的计算中加入了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这也就是未来操作系统三大巨头。微软霸主的地位将慢慢弱化,而黑莓、塞班、Bada、PalmOS这些参与者很可能将逐步离开这个舞台。

操作系统格局的改变来自于设备的移动化。如果说笔记本电脑是PC轻薄化的形态,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就已经突破了PC的极限,产业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商机,而在一系列竞争之后,三大巨头割据的局面初步形成。

为何Android成功而Bada失败

要讨论两者为何命运不同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时机无疑是重要的一个。操作系统是一种平台的运营模式,而平台的成败取决于用户数量,于是,Android发布时的时机可谓天时地利,第一时间积累起大量的用户是其成功的关键。

格局的破冰者仍然是苹果。iPhone的推出让业界的思维开始转型,大屏幕、触摸、软件多样化树立了智能手机的新标准,而iPhone3的发布前后,各大厂商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嘲笑苹果的摄像头和配置,而开始寻找iOS的替代品,这时Android的出生可谓生逢其时。

由于iOS不开放,摩托罗拉、索爱等一系列被诺基亚击败的厂商开始了和Android的合作,而HTC更是因大胆投入Android突飞猛进。当时Android并不成熟,这些厂商的选择更像是种赌博,虽然最后赢的不一定是这些厂商,但Android顺利度过了用户积累的危机。

相比之下,Bada诞生在一个手机新巨头三星公司。表面看来拥有三星的全产业链优势和既有的销量,同时Bada第一代从技术上比早期的Android完善不少,但晚了的这三年厂商已经全力投入到了Android当中,很难转身。

虽然Bada去年开启了在全球的开发者大会,甚至开发了应用平台转移最直接的教程和工具,但极少的用户数使得即使有着数千应用的APP商店无人问津。没有厂商放弃现有的利益而去冒险改变。三星内部同样在全面覆盖Android手机的同时谨慎对待Bada,最后放弃。

三大巨头明争暗斗

苹果iOS、Android和Windows是新时代的三巨头,但又因为各自的独特原因,三巨头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苹果为例,iPhone和iPad引导的时代可谓为苹果带来了极大的称誉和利益,但骨子里不开放的习惯注定了苹果不可能统一平台市场,只做高端不做低端的苹果注定会将其中一部分市场拱手相让,而Android这类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才能实现。如果当初iOS开放,那也很有可能没Android什么事儿了。

而对Android来说,快速积累的用户数有利有弊,最大的难题就是平台的碎片化,从谷歌自己推出数不清的版本开始,所有厂商试图伸手操作系统市场而推出的改造版、爱好者推出的定制版等一系列版本导致谷歌已经无法控制Android的发展。碎片化的结果导致用户付费困难,开发者光是拥有了用户数缺无法获得收入,这也导致谷歌在Android业务上仍然赔钱的现实。

微软成为三大巨头唯一的根据是PC年代的“老本”,因为WindowsPhone还有待市场的考虑,而Windows8的平板电脑还需要时日推出。相比之下,微软在移动市场这一战需要有所斩获,否则Android就会延伸到PC市场,而苹果因为iOS的普及也极大拉动了Mac机的销量,微软的每一次探索失败都是在吃自己的老本。

新的平台将出现在用户入口而不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格局相对固定并不是说平台之争不再激烈,传统的操作系统的竞争在向用户入口转移,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入口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内容平台。

刚刚上市的Facebook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个跨操作系统、跨国界的入口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应用,而多样化的应用则开始基于新的平台之中。

无论是腾讯、百度都在试图抢占这一市场。虽然360和小米就手机问题在微博上打得火热,但试图向新的领域转移自己的既有用户这一逻辑却是相似。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