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软件
[导读]CDMA与LTE互操作相关标准介绍

2009年,3GPP在KDDI等运营商的主导下,在R9版本进一步增强了1x CSFB的性能,提出了e1x CSFB方案。e1xCSFB在语音回落时延等技术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仿真结果显示,在该增前版本下,语音回落接入1x系统的时延接近甚至超过标准的 1x终端接入1x系统。e1xCSFB有两种回落模式,一种是与R8类似的语音回落到1x网络,LTE数据中断;一种是在语音回落到1x网络的同时,LTE数据业务切换到eHRPD网络,这就要求1x/DO终端需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的并发业务。目前,高通公司正在研发SVDO的芯片来实现1x和DO的语音和数据并发。

   为了配合3GPP的e1xCSFB的工作,在3GPP2 TSG-C的WG2.2小组正在制定e1xCSFB的空口规范C.P0097-0 v1.0(E-UTRAN – CDMA2000 1x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该规范在2010年1月的曼谷会议中已进入V&V阶段,但截至3月的丹佛会议,仍有大量的文稿提交,很多技术细节还需讨论,最终进入Extended V&V。截止到2010年4月9日前,如没有新的文稿提出,就将进入发布审批程序,预期下次会议将进入正式发布。


  在2009年12月,Verizon主导在3GPP R9版本中又增加了Dual Rx方案。Dual Rx方案与以上两种CSFB方案的区别在于,该方案针对双接收机单发射机的终端,网络之间不需要互操作功能模块和接口,由终端完成和两个网络之间的所有工作。在该方案下,存在终端响应1x的注册消息、接收短信、响应1x寻呼等场景下需条件终止/中断LTE数据的业务问题。

  4  SRVCC

  3GPP在R8开始制定LTE与CDMA 1x网络的语音连续性规范SRVCC,R8和R9版本均已冻结。在R10版本,目前针对增强SRVCC(eSRVCC)进行立项研究。eSRVCC的研究范围主要是LTE与3GPP 的2G/3G网络电路域之间的语音呼叫连续性,并未包括非3GPP的CDMA 1x。eSRVCC的研究报告在TR23.856中体现,目前完成1.0.0版本。

  eSRVCC增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LTE到电路域的切换时延,此外在原有的SRVCC方案中,呼叫的锚定点一般在IMS的VCC AS,存在上层会话与底层PS到CS切换同步的问题,在eSRVCC方案中会考虑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eSRVCC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华为,CMCC,NTT和NEC等提出的通过SGW/PGW作为SRVCC的语音呼叫锚定点方案,NSN的类似方案以及其他公司的多种解决方案。在3GPP SA2下次会议中会对各种方案进行深入评估。

  对于LTE-1x RTT eSRVCC的增强,技术上也存在采用3GPP eSRVCC的SGW/PGW锚定思路实现的可能。

  5  PCC

  5.1  PCC增强

  PCC功能增强是3GPP SA2在2009年立项研究的课题,针对R8/R9的PCC,主要有以下4个增强功能需求:

  (1)第三方数据连通性(Sponsored Data Connectivity)指第三方业务(非运营商部署的AF)支持Rx接口,并与运营商PCC架构配合,对业务的控制、流量核减、计费等。该方案实现正在讨论,可能通过对Rx接口参数的增强实现。

  (2)策略相关数据库的一致性接入(Coherent Access to Policy Related Databases):为了实现运营商制定的策略,需要访问多个逻辑数据库,如HSS,SPR以及和ANDSF相关的数据库等。目前,3GPP正在SA5 制定统一数据库UDC的规范,旨在逻辑上合并数据库并提供一个单独的逻辑访问接口。对于SA2的PCC架构,一种可能的思路是PCRF作为前端应用,在用户的IP-CAN会话进行中访问UDC数据,而当用户没有正在进行会话时,则PCRF不需要存储用户数据。

  (3)基于消费限额的QoS控制(QoS Control Based on Spending Limits):PCRF可根据从OCS获取的信息进行QoS控制及门控,如PCRF可基于用户的消费限额来改变该用户当前的QoS等级。该需求的实现可能的方案是通过Gx/Gy接口增强,OCS为PCRF提供计费策略,PCRF作为网络惟一的策略控制节点,应用OCS的策略信息进行PCC策略制定和执行。

  (4)业务感知(Service Awareness):通过DPI识别不同的业务,从而能对不同的业务实施不同的策略。目前是实现需要在基于Rx接口和基于Gx接口的架构做出选择,华为和Verizon等公司建议将基于Gx接口的架构作为基础(Rx接口可能属于第三方),通过Gx接口增强实现。

  此外,在2010年2月的SA2#78会议中通过了以下两个功能需求:

(5)基于业务的流量定向(Service Based Traffic Steering)需求及方案也在讨论中。该需求指当网关检测到业务类型后选择对业务数据进行旁路(Offload)。目前,主要问题在于旁路会导致业务IP地址的变化和业务中断。

 

  (6)扩展策略架构以支持交互式业务(Extending Policy Architecture to Handle TransacTIonal Services)指现有的PCC架构只针对IP流,无法监控SMS等非IP业务,因此需要对现有PCC架构进行扩展。

  5.2  固网移动融合PCC

  3GPP和BBF在2010年2月的SA2 #78会议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立项研究融合PCC。该立项受到业界主流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关注。BBF和3GPP 立项初步确定的进度如图1所示。

图1   BBF-3GPP WID进度计划

  在工作组的近期计划中,3GPP SA2将分析为实现互通,S9接口之间的能力差距,并将结果报告给BBF会议。BBF WT-203将在BBF Q1会议上提供额外的应用场景文档,Q1会议之后,应用场景将不再考虑。

  目前对于融合PCC架构达成了以下一致:

  (1)初始的互通场景假设为归属于移动网络的用户。

  (2)互通的可行性依赖于移动和固网运营商在认证和QoS等方面,以及合作协议。

  (3)由3GPP决定是否需要在s2c接口进行完整性保护。

  (4)需要关注s2a,s2b,s2c互联的场景。

  (5)对基于可信任移动性的网络,应考虑除了PMIP的其他协议。

  (6)SA2研究基于S9接口的S9*(PCRF-BPCF)接口。

  (7)应最小化对固网RGs的影响。

  (8)在AF采用S9*接口时,不考虑BBF中Rx接口。[!--empirenews.page--]
当然,待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移动性/漫游/游牧中的标识,IP地址分配,网络发现和选择;AAA的跨域计费是采用在线还是离线,应支持的隧道协议,RADIUS和Diameter协议的互通;策略和计费中的BBF如何关联3GPP的业务数据流和BBF的IP流,S9 接口的扩展(S9*),PCRF和BPCF的功能划分等。

  5.3  3GPP2 PCC

  3GPP2 正在制定基于CDMA 网络的PCC规范X.P0062。该规范原则上基于3GPP R8的PCC规范,重点研究CDMA网络如何适配使用PCC。规范研究范围包括CDMA 1x和HRPD网络。但由于1x网络本身在空口和IOS等接口对QoS支持能力较弱,是否可以使用PCC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目前,X.P0062规范已完成架构和主要流程的工作。总体架构支持简单IP,MIP,PMIP等不同网络架构,计费模式支持离线计费。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LTE与CDMA网络数据互操作,LTE与CDMA网络语音互操作的CSFB,以及SRVCC的最新标准进展。此外,介绍了3GPP和3GPP2 PCC相关的标准进展情况。

  LTE与CDMA网络数据互操作方案目前在3GPP2 X.S0057标准中进一步细化。遗留问题在X.P0057的0版3.0中完善。对于3GPP的R9版本,3GPP2正在制定X.P0057的A版本。此外,业界正在研究基于非优化切换的快速切换方案。

  对于3GPP R8版本的CSFB标准,KDDI和Verizon在2009年又分别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方案,对应为 e1xCSFB和Dual Radio 1xCSFB。前者在隧道接口的实现流程中,通过引入SRVCC的切换流程优化了R8的回落流程,从而减少了时延。后者通过终端支持双接收机来实现回落,简化了互操作的网络结构。

  3GPP R10版本对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SRVCC增强需求,正在立项研究优化的SRVCC方案,CDMA的SRVCC增强目前并没有专门立项研究。

  PCC作为业界研究的热点,目前3GPP的R10正在制定增强的PCC。除了基于DPI的深度包检测等4个功能需求外,最近又提出了基于业务的流量定向和扩展策略架构以支持交互式业务两个功能需求。此外,3GPP与BBF合作正在立项研究FMC的 PCC。3GPP2也基于3GPP的R8 PCC正在制定CDMA PCC。

  跟踪3GPP2和3GPP的CDMA和LTE的互操作相关热点问题的标准最新进展,包括LTE与eHRPD数据业务互操作和LTE与CDMA 1x的语音1x CSFB及SRVCC标准,跟踪研究3GPP PCC增强工作的研究成果等。

  1  引言

  演进分组系统EPS(包括E-UTRAN和EPC)是移动运营商未来网络演进的主要选择,对于CDMA运营商,未来引入EPS网络后,存在E-UTRAN和CDMA分组域和电路域的业务互操作问题。
在3GPP TS23.402标准中定义了EPS与其它非3GPP网络(包括CDMA)的互操作,3GPP2 X.S0057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实现方案,通过eHRPD实现与EPS的非实时和实时数据业务互操作能力。目前,X.P0057对3GPP R9以及本身遗留的问题又有多个新的不同版本出现。数据业务的互操作虽然有优化切换和非优化切换两种方案,但目前阶段更多运营商只考虑非优化切换的方案。

  由于E-UTRAN网络部署初期覆盖和性能等因素未必部署实时业务,即使部署实时业务可能会存在语音连续性等问题,所以在3GPP R8版本就着手制定基于E-UTRAN与CDMA 1x CS的语音业务互操作方案,即TS23.272的CSFB规范和TS23.216的SRVCC规范。其中,CSFB作为一种简化的过渡性的语音方案,与IMS网络无关,也不要求E-UTRAN具备VoIP的能力,设计思路要求支持用户在E-UTRAN网络进行数据业务时,能够接听/发起1xCS的语音呼叫和短信等业务。SRVCC更适合部署IMS的运营商,通过IMS的VCC AS能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随着运营商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标准研究的不断深化,在R9版本针对KDDI和Verizon新的需求又分别增加了e1xCSFB和Dual RADIo 1xCSFB的方案。3GPP R10版本对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SRVCC增强需求,也开始立项研究优化的SRVCC方案。

  PCC是业界的另一个研究热点,也是运营商差异化运营的主要手段。在3GPP R8版本提出之后,经过R9版本的进一步研究,目前3GPP正在制定基于R10的增强PCC(ePCC),包括基于深度包检测(DPI)在内的4个增强功能,此外3GPP和BBF联合研究基于FMC的PCC。3GPP2也在基于3GPP的R8 PCC制定CDMA PCC。

  本文针对LTE与eHRPD的数据业务互操作标准进展,LTE与CDMA 1x的语音1x CSFB,e1xCSFB,Dual radio 1x CSFB及SRVCC/eSRVCC标准进行了跟踪研究。此外,跟踪研究了3GPP 增强PCC的最新进展和3GPP2 的CDMA PCC进展。

  2  LTE与eHRPD数据互操作

  LTE与eHRPD的数据互操作在3GPP TS23.402和3GPP2 X.S0057标准中制定。目前,3GPP2规范的最新版本有X.P0057 Rev0 v3.0和X.P0057 Rev A v0。

  X.P0057 Rev A v0从2009年夏威夷会议开始研究,目标是和3GPP R9对齐,因此3GPP R9的几个功能成为该版本的主要研究内容,如MAPSUP等。X.P0057 Rev0 v3.0在2010年1月曼谷会议开始研究,重点解决互操作的遗留问题。

  目前,数据互操作讨论的主要问题涉及eHRPD网络发起的QoS的技术细节,HSGW切换时Pi*接口的新功能要求,eHRPD网络支持MAPSUP的PDN-ID标识,优化切换后的MME通知eHRPD删除资源等,并澄清一些PDN IP地址的问题等。

  在标准工作之外,业界对于LTE到eHRPD的数据互操作也在考虑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目前,在进行主要的研究思路时仍然能保持两个网络的独立性。在部署隧道交互的前提下,通过双模双接收机终端并辅助一些流程的优化实现。主要流程优化体现终端在 eHRPD网络先行预注册,从而达到在LTE切换到eHRPD网络时有效节省切换时间的目的。该方案的测试性能介于非优化切换和基于隧道的优化切换方案之间。

  3  CSFB

  3GPP在R8版本开始制定LTE和CDMA 1x网络的语音互操作方案——1x CSFB,即连接或者驻留在LTE网络的同时能够保证1x CS语音业务的发起和接收。方案针对Single Radio的单接收机单发射机的终端,LTE网络和1x网络之间存在互操作功能模块(IWS)和接口(S102)。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物联网(M2M)技术向万亿级设备连接规模,标准化进程已成为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跨行业生态协同的核心驱动力。3GPP、IEEE与ETSI三大标准化组织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与协同创新,构建了覆盖通信协议、网络架构、安全机制的M2...

关键字: 3GPP IEEE ETSI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中,LTE(长期演进)作为 4G 网络的核心技术,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成为连接海量终端与网络的关键纽带。而信令流程作为 LTE 网络运行的 “神经中枢”,负责协调终端与网络之间的资源分配、...

关键字: 通信技术 LTE 网络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随着人们对汽车电子设备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内 USB 接口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最初单纯为手机充电,到如今支持数据传输、连接各种智能设备,USB 接...

关键字: 接口 数据传输 汽车供电

根据Semico Research的预测,到2025年RISC-V芯片出货量将达到624亿颗,覆盖计算、消费电子和工业等领域。而在这其中,RISC-V MCU是整个RISC-V生态的基本盘,以高质量、应用驱动的解决方案为...

关键字: 青稞 RISC-V 沁恒 接口 MCU

-HCLTech与AMD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数字化与云计算解决方案 纽约和印度诺伊达 2025年6月25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HC...

关键字: AMD LTE HC 数字化

创新性 AI皮肤分析技术革新美妆零售体验获国际权威认可 上海 2025年5月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美妆科技领导者——玩美移动(纽交所代码:PERF)在享誉业界的202...

关键字: AI LTE 移动 RF

2025年3月10日至11日,3GPP在韩国仁川举办了6G国际标准研讨会,期间同步举行了TSG #107全会。在这次全会上,3GPP的三大技术规范组——TSG CT(核心网与终端组)、TSG RAN(无线接入网组)和TS...

关键字: 3GPP TSG 华为 vivo 6G

12月18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宣布,近期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组(RAN)第106次全会通过了3GPP无线接入网首个6G标准项目——6G场景与需求研究项目(Study on 6G Scenar...

关键字: 3GPP 6G 运营商

NodeMCU是一个开源物联网平台,包含运行在expressif Systems ESP8266 Wi-Fi SoC上的固件,硬件基于ESP-12模块。NodeMCU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使用Arduino IDE进行简单的编...

关键字: GPS NodeMCU ESP8266 接口 物联网

新西兰奥克兰和印度诺伊达2024年11月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HCLTech被新西兰塔斯曼区议会 (Tasman District Council) 选中,为塔斯曼区的员工和居民提供当代数字化用户体验...

关键字: LTE 数字化 HC 数字化系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