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平时都是怎么解锁手机的呢?现在安卓手机常见的解锁方式有面部识别、指纹识别、图案识别等等,而其中的屏下指纹技术更是深受用户喜爱。虽然方便,但目前主流的光学指纹技术还是有着许多限制,最典型的就是湿手无法解锁。但是超声波指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其可以利用声波3D扫描手指纹路,识别又快又准。今天我就给各位介绍几部搭载了超声波指纹的手机,能给用户带来闪电解锁的极佳体验。
手机发展至今,安全性和隐私性与日俱增,在手机解锁这方面,面容与指纹成了两大便捷解锁技术。面容解锁相比起指纹解锁来说,确实更加便捷好用,安全性也有所提高。然而,在全民戴口罩的环境下,面容解锁在大部分场景均成为了一项鸡肋的设计。现如今,大部分手机厂商也是更加注重指纹解锁,纵观指纹识别技术的种类,无非就三种:电容式指纹识别、光学指纹识别以及超声波指纹识别。今天,笔者就和你们简单分享一下这三种指纹识别技术。
该遥控车玩具车使用了这款九齐单片机NY8A062D,是专门为无线电遥控车设计的集成电路,性能稳定且价格低廉。 NY8A062D将密钥信息编译成特殊的串行数字代码,并由外围电路以高频对其进行调制和传输。 NY8A062D接收芯片接收由外围电路解调的编码信号,由芯片内部的解码电路对其进行解码,然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汽车的运行。
眼神科技成立于1997年,专注于生物识别技术和应用的研发,产品涵盖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以及多模态融合生物识别技术,在业务和产品形态上涵盖了从算法到硬件设备到系统平台到项目落地全产业链的布局,我们本次展会主要是基于多年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经验推出了智慧警务、智慧安防还有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解决方案供大家体验。
疫情让大家戴上了口罩,人迹接触和人机接触确实增加很大的感染力几率,我们在非接触以及戴口罩的问题给AI企业增加很大的难度。我们基于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经验上推出了刚才说的“视神”防疫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放眼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而如何精准识别认证个人身份,便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一大关键。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大多已经过时,容易被伪造盗取,所以识别人体本身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生物识别其实没有完全绝对的行业属性,它目前在生物识别的初期解决的是身份认证的问题。目前的现状是随着国家的信息化集成越来越高,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它成了人工智能的入口和基石。
生物识别传感器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它们可以在许多通用产品中找到,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便携式存储设备和更多配件。一些地方,比如健身房,还允许用户扫描他们的指纹并轻松访问物理位置。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热潮影响下,生物识别技术迎来快速升级,市场发展呈现出积极上升的趋势。根据分析公司BCC Research的预测,到2024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可能会增加到7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3.2%。
生物识别技术即利用人体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也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多传感器技术、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目前,已经有手形、指纹、虹膜、视网膜、耳廓、静脉、声音、签字等特征在应用开发中,乃至嗅觉识别、人脸体温识别、嘴唇运动识别等等,在我们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好莱坞电影大片中,经常有“换脸”或者指纹开锁的情节,戏中角色通过“戴上”足以以假乱真的“面皮”,或者按下“盗取”的指纹,顷刻之间就改变了身份,从而影响了剧情的走向。
芯岭技术开发设计的拍拍灯解决方案使用了NY8A062D单片机这款单片机,低成本、高性能。方案通过工程师使用单片机程序开发设计而成,该拍拍灯方案最终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NY8A051F是九齐科技股份公司推出的以EPROM为记忆体的8位微控制器,专为多I/O口产品的应用而设计,例如遥控器,风扇,灯光控制或者游戏机周边等等。采用CMOS制程并同时提供客户低成本,高性能等显著优势。NY8A051F内核建立在RISC指令集架构,可以很容易编程和学习,仅55条指令。除了少数指令需要2个机器周期,大多数均为单机器指令周期,可以让客户方便编程以适用于不同低记忆容量的应用。
该方案采用的是九齐NY8A051F单片机,SOP 8引脚封装。通过主控芯片程序开发设计而成。由单片机控制瓶盖上的LED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保温杯当中水的温度。并且有电量提醒、时间显示的功能,让你可以时刻了解保温杯中饮用水的情况。芯岭技术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功能。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要精确地计算弹道,当时任职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机工程学院的约翰·莫希利(ohn Mauchly)提出了“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设想,期望用电子管代替继电器以提高机算机的计算速度。时任弹道研究所顾问的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u Neumann)对解决电子计算机研制过程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