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一个基于C8051单片机的生产用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上、中、下位机软件的详细设计方法。
摘 要:针对当前传统教学无法满足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文中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展开翻转课堂的论述,指明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文中首先对翻转课堂的由来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考核方式等,从而构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最后给出了翻转课程在当前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泛,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技术显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对数据的处理与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各种数据处理的要求,需要借助信息服务来高效地管理相关技术业务,并利用计算机共享网络平台,以保证各种信息资源能够在安全、有效的管理环境中得以高效、灵活的应用。出于机遇各方面的考虑,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文中就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摘 要:江苏省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公路建设中桥涵结构物占很大比重。因此,在桥涵结构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重要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形成一套有效的智能化管控系统极为重要。文中重点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桥涵结构物的关键施工质量管控系统在345国道南通东绕城公路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摘 要:介绍了西门子的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的多点提升集中下降的筒纱识别分选输送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艺流程以及系统的框架设计。该设计的存储区采用分类存储的方法进行存储,并利用西门子RFID进行识别。
摘 要:在旅途中,每位旅客都追求着高质量的旅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车载WiFi能流畅上网,车载电视能够播放自己喜欢的电影和音乐。但由于各种原因,却不能同时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简捷的车载智能影院系统来满足乘客上网和不同的观影需求。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阐述,并测试了系统,展示了最终成果。
摘要:为实现低速率、低能耗、高可靠,性的家庭认知传感网,对ZigBee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基于广电网络的智能家居体系架构建设,探讨了以数字机顶盒作为家庭网关及ZigBee网络协调器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ZigBee技术完全能够满足家庭认知传感网中控制信令及感应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需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摘 要:从LED发光原理出发,结合实验将红蓝椭圆灯分别在室温和85 T的恒温箱中用20 mA电流点亮168 h后测试其 法向光强及正向电压,然后分析了 PN结温度和环境温度对LED,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了提高自动焦度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16点数学模型,并推导了镜片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将16个点分为4组进行计算,并取各组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该系统在测量精度及稳定,性上都优于原有的基于4点测量图像的自动焦度仪。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医疗用活检枪没有倾角测量与显示装置的缺陷,给出了采用角度传感器SCA61T来在医用活检枪上增加角度测量和显示的实现方法,同时对SCA61T角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采用中断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部分程序。
摘要:开关柜误操作造成的事故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事故类型之一。鉴于此,文章研究了一套智能高压开关柜自动识别系统。本系统中开关柜侧的装置在柜门被打开时可播放语音提示信息,并将开关柜开门关门等事件通过PT2262编码,再无线发送传输到后台。后台接收后,经F330单片机软件解码,并在触摸屏上记录事件的类型和时间。该系统对防止由于工作人员选错开关柜造成的误操作有一定的效果。
摘要:通过添加辅助光学元件,并采用OOK调制加密方式,给出了一种有源加密型微光学标签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相比一般微光学标签系统,接收端采用了更为普及的手机相机,并具有标签加密等特性;同时根据手机相机镜头的参数,考虑了发射端透镜焦距和孔径的影响。由于在系统的加密发射端对手机相机镜头进行改进,故可使接收系统满足Bokode标签原理。结果表明:该标签系统具有防伪加密功能,能够利用普通手机相机在不低于15cm距离的条件下准确探测和解码。
摘要:通过陕鼓集团强力贯彻和实践“超越制造业传统的低端发展思路,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高端经营,走依靠科技、智力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信息化服务型制造发展战略的具体案例,对信息化支撑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信息化的基础作用,对引领行业未来具有战略意义。
摘要:工信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摘要:中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到2015年,中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