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  发电不稳定、电网建设落后,是制约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上网的瓶颈。上周末在京举办的一个专门讨论新能源与电网发展的论坛上,专家就此把脉,认为具备技术和传输优势的智能电网或将为新能源入网破题。  “能源

  发电不稳定、电网建设落后,是制约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上网的瓶颈。上周末在京举办的一个专门讨论新能源与电网发展的论坛上,专家就此把脉,认为具备技术和传输优势的智能电网或将为新能源入网破题。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当前和未来中国能源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在出席“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时表示,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高达70%,远高于2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保和减排压力下,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成我国当务之急。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我国风电装机在连续几年翻番增长的基础上,未来10年还将保持超过20%的高速发展势头,否则达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15%的承诺。他透露,我国规划到2020年在甘肃、新疆、河北、吉林、内蒙古、江苏6个省区建成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仅这7个基地总装机容量就将达到1.26亿千瓦。

  如此迅猛发展的风电目前却遭遇电网建设跟不上的尴尬。施鹏飞说,国家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2010年的风电规划目标是500万千瓦,实际上仅2008年一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600多万千瓦,而电网则是按照此前的规划发展的,严重滞后。

  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开回应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问题。副总经理舒印彪在论坛上坦陈,电网成为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他解释,瓶颈在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加大调峰电源建设。另一方面,我国风电资源集中于西北地区与集中在东部的电力市场逆向分布,需解决远距离大规模输送问题。

  因为风力属于不可控的能源,时有时无,时大时小,而要把风电变为稳定的电源,就需要对它进行调峰。调峰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国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调峰难度。

  “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科学规划和使用抽水蓄能电站,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发展调峰能力性能好的火电机组等。”舒印彪甚至建议,大规模发展的核电未来也应参与调峰。

  多位专家表示,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应是可行之举。抽水蓄能电站能在用电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时将水放出发电,水流入下水库,堪称“电力粮库”。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测算,为配合风电、核电大规模发展后电网调峰及安全运行的需要,到2020年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应建设超过3000万千瓦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占全国总规模的57%。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则建议,出台阶梯电价政策应能较好地解决削峰填谷的问题。就是通过每小时滚动预报未来6小时的期货电价,以电价为杠杆充分调度用户使用低谷电的积极性,“这样,晚上风力多发的电,因为便宜,就会有人买。”

  专家认为,综合具备水、火、风联合调峰和高安全稳定性等特点的智能电网或许是打破新能源入网瓶颈的突破口。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说,智能电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能源的发电量吸纳、送出、用下,并保证接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接受端,东北、西北电网为输送端,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坚强电网结构。

  舒印彪认为,借助这个智能电网,将煤电和风电“打捆”输送,就能够将西北地区的风电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实现风电在全国范围内消纳。

  智能电网目前尚处于企业规划和实验层面。舒印彪呼吁应尽快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认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电网企业无法完成。

  业内预计,智能电网规划有望在今年纳入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获得国家较大的财政投入。

  此外,施鹏飞认为,电网对新能源入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需国家政策进一步激励。国家去年底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需制定实施细则才具可操作性。修改的条文,规定电网企业需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同时规定了电网企业为此增加的成本可从发展基金得到补助。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港交所拟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提议对《上市规则》进行修订,建议设立新渠道,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就此征询市场意见。新规...

关键字: 信息技术 新能源 硬件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新能源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新能源汽车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354.5万辆,销量352...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引擎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大数据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大数据 智能电网 电网

实现“双碳”目标将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增强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新的历史契机。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有望达到600万辆规模,为芯片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我国芯片供应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紧张。中期来看,部分类别芯片存在较大结构性短缺风险,预计2022年芯片产能缺口仍难以弥补。这两年...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伴随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汽车芯片正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之一,要协调稳定市场、确保芯片供应。从供给上来看,要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在稳定市...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日本福岛地震11年之后,核电站的污水处理依然是个难题,此前日本做出了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但遭到了当地渔民及周边国家的反对,为了消除大家对核污水的安全性担心,日本已经开始试验用核处理水养鱼。据日本媒体报道,福岛核电站的...

关键字: 放射性 核电 电力 电站

10月14日,我国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项目——四川甘孜兴川实证光伏电站首批发电单元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产。

关键字: 光伏 芯片 新能源

同时,技术的优化离不开电池的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大规模智能制造。未来,应采用智能化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制造的浆料制备、极片制备、极芯制备等核心工艺实现“高精...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网络层

7429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