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网络层
[导读]丹麦既非制造业大国,在传统能源领域也鲜有优势。但这个北欧小国在新能源及信息化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之路。数字化战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2011年年底,丹麦政府正式启动2011-2015年公共部门数字化战略,提出

丹麦既非制造业大国,在传统能源领域也鲜有优势。但这个北欧小国在新能源及信息化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之路。

数字化战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2011年年底,丹麦政府正式启动2011-2015年公共部门数字化战略,提出逐步减少纸质表格和邮递信件的使用,尽可能将公民向公共部门递交申请、报告、信件等书面通信数字化。预计到2015年,80%的丹麦公共部门向公民发送的信件将采用电子邮件,80%的申请表格将使用电子表格。此举预计在2011-2015年间可为丹麦政府节省10亿丹麦克朗(约1.65亿美元)的公共支出。

为进一步提高网上登录服务的便捷性,实现互联网公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丹麦自2010年7月起推出个人数字签名一体化系统NemID。NemID由个人预设的密码和一张可随身携带的代码卡组成。用户凭借NemID便可登陆网上银行、税局系统及公私机构的网站,登录后可进行个人税务年报查询、信息更新、补交税款、签证申请、发送探亲访友邀请、医疗咨询等操作。NemID的引入真正实现了“数字一卡通”,减少了密码过多或需携带众多电子银行口令卡所带来的烦恼。

对社会管理体系而言,NemID不仅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也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NemID在丹麦的应用已成为公共部门数字化带动私营公司迅速发展的成功案例,公共部门和私营公司之间创新互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更为丹麦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用电成一体

美国学者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描述,未来社会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实现在家庭、办公区域以及工厂中自助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正如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任意创建属于个人的信息并分享一样,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都能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个智能电网与他人分享。

作为世界风电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先驱国度,丹麦在大力发展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也致力于积极测试和开发智能电网,旨在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整合可再生能源网络,全力打造一个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生产、储存和共享的智能网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丹麦能源协会智能电网负责人莫滕·巴斯德高·特洛勒介绍,丹麦自2011年开始在其位于波罗的海的博恩霍尔姆岛上展开第一个完整的智能电网测试,目前该岛已有2000个家庭加入这项测试。人们住在装有智能电表和智能电器的智能房屋里,智能电网与天气预报系统相连,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营造最舒适的居住环境。智能电网还可根据整个电网的负荷和能源价格自动调节冰箱、洗衣机、烘干机等所有家用电器的用电量。如果整个电路达到负荷最大值,智能电网就会进行智能调整,关闭部分次要电器以避免出现电网超负荷的情况。比如,智能电网可选择在电路负荷最低的时段,自动开启洗衣机进行洗衣工作,最合理地利用电能。

特洛勒说:“除了上述功能外,未来的智能房屋屋顶的太阳能面板、后花园的风力发电机还可产生可再生清洁能源。我们的房屋将变成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存储器,我们还可通过智能电网将自己剩余的能源与他人分享。未来发电、输电、用电将成为一体,由智能电网灵活控制。”

智能电网:大型蓄电池是主角

日本认为智能电网的主角是蓄电池。所谓智能电网,就是在发电充足的时候把电储存起来,发电不够的时候让蓄电池放电,并用信息技术加以控制和调节,放电量根据实际需要,从而既保证电力供应,又节约用电。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个思路。但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蓄电量太小,多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装置。家用蓄电池的容量大约需要5千瓦时,相当于手机锂离子电池的1700倍。大型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正在日本紧锣密鼓地进行,三菱电机公司已经推出了由312个锂离子电池构成的小型组合蓄电池,蓄电能力达1.6千瓦时,价格为20万日元(约2555.6美元)。

川崎重工业公司则把智能电网用镍氢蓄电池推向市场,和此前的大容量蓄电池相比体积可缩小到三分之一以下,到2013年该公司计划销售额达100亿日元(约1.3亿美元)。

智能电表则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配角。日本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表也在加速开发。日本大崎电气工业公司在大阪投资20亿日元(约2555.6万美元),设置生产下一代智能电网用智能电表,计划到2013年投产。三菱电机也转向生产智能电表

此外,智能电网需要把各种设备连接,因此要有统一规格。日本非常重视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的开发。经济产业省已经成立“关于下一代能源系统国际标准化研究会”,发表《关于下一代能源系统国际标准化》的报告。

日本计划在2030年全部普及智能电网,同时官民一体全力推动在海外建设智能电网。

小编推荐:

智能电网推进新能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配电自动化成为智能电网行业的重点

智能电网安全面临挑战 信息安全是基础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