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物联网的各大领域之前被称为“智慧XX”,但是都是业者自己喊着高兴的,消费者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智慧”。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被物联网影响了。

物联网的各大领域之前被称为“智慧XX”,但是都是业者自己喊着高兴的,消费者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智慧”。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被物联网影响了。

食有智慧农业、衣有穿戴式设备、住有智能家居、行有车联网与智慧交通、育有智慧教育、乐有智慧旅游、生产有智能工业、商业服务有智慧零售,以及生活环境有智慧城市,另外还有智慧健康与医疗。但物联网喊得商机震天,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发展速度缓慢,因此甚至有人喊出,这根本就不是真的商机,只是个泡沫。物联网不是真正的商机,只是个泡沫?记得公元2000年,互联网业面临极大的考验。业者没有具体的商业模式,只有流量与一大堆会员的网站,因为不知道怎么赚钱,当投资人的钱烧完了之后,这些网站就进入了资本寒冬,一家家倒闭,互联网业者由人人称羡的工作,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标的,直到网络2.0内容分享的商业模式出现,让商机具体化,知道如何靠广告与平台模式赚钱,而Google与YouTube等平台甚至成为文字搜寻与影片的经常性入口。后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透过智能手机的App展开新的运作,移动SOLOMO与社群网络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优势,网络的广告收入大部份都到了Google和Facebook的口袋中,消费者习惯在网络上购买物品,电商大大影响到线下实体零售店的生意。在智能手机饱和时,大家都在想,接下来的风口在哪里?物联网的各大领域之前被称为“智慧XX”,但是都是业者自己喊着高兴的,消费者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智慧”。如果没有智能好用的产品,消费者当然不想购买,进展也必然缓慢。在穿戴式设备方面,智能手表与手环诞生之初,不少功能都与智能手机重复,消费者有手机后,并不愿意购买功能重复的产品,智能手表与手环因此卖不好。智慧医疗、智慧纺织与智慧穿戴,还未切入刚性需求后来,智能手表与手环从健康促进与身体监控等手机做不好的领域切入,销售才渐有起色,现在已经达到亿级出货量,但消费者把玩一阵子后,发现只能看简单的数字与图表,没有进一步的服务,因此不再配戴。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方面,中高等级的设备有拟真显示能力,但却过于笨重,而Samsung Galaxy Gear VR等简单设备,只能拿来玩电动玩具和看个人电影院,吸引力有限。智能纺织品方面,除了部分产品结合娱乐用途,如虚拟现实设备的手套与紧身衣之外,大部分产品是给运动员或是病患使用的,价格因此高居不下。而运动产品类,如NIKE、Under Armour与Adidas等厂牌都有投入,但大部份是专业级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才会购买。在智慧医疗方面,透过穿戴式设备的生理特征量测,给健康监控与治疗领域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隐私权与相关法律的限制,却也让物联网应用所需的数据搜集遇到很大的阻碍,相关的人工智能也因为需要大量的数据,发展不易。在智慧零售方面,已经有些零售业者透过RFID(如西班牙的Zara)与Beacon,有不错的进展,但因为RFID价格偏高,较低价的民生用品并未导入,因此消费者还是没有感觉,直到无人商店Amazon Go的影片出现,消费者才发现,这种拿了就走又不用等的消费体验是他们所想要的,智慧零售才开始被重视。在智慧农业方面,以色列等国已经实践得如火如荼,我们因为老农并不爱使用,进度缓慢,直到最近新农(指新一代的年轻人)返乡经营农业,并且积极导入,才看到曙光。其他B2B的应用如智慧教育、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等,也因为各大城市导入步调缓慢,让消费者感受不强。智能家居、自驾车与工业4.0,遭遇与系统兼容性阻碍在智能家居方面,之前苹果、Google、IT联盟与家电联盟等各大团体与公司把焦点放在,以特殊的传输协议圈地,让设备互连成为很大的问题 ,根本没注意到,消费者想要的是方便的使用,直到搭配Alexa人工智能的亚马逊Echo系列产品,才让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呼叫与辨识的好用服务出现,加上Echo机器本身又够低价,让消费者愿意买回家,Echo系列在美国已销售近千万台,大家才领悟到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方便又好用的智能家居产品,Google及各大厂商也因此急起直追,推出相近设备。车联网因为Google的自驾车而掀起热潮,但自驾车除了技术、还有道德与法律风险。技术风险是,为了足够安全必须具备雷射扫描雷达(LIDAR),这台机器在Google展示车上的版本是七万美元,占车子总成本的一半以上,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驾车公司Waymo宣称,他们跟菲亚特克赖斯勒(Fiat Chrysler)合作的车款上,所安装的新设备为约七千美元,是原成本的十分之一,不过换算车子的整体成本,距离消费者可接受的购买价格还是有一大段距离。另外还有车与基础设施间的通讯(V2I)与车与车间的通讯(V2V),可以让自驾车将自己的动作与视觉所见,透过附近的车辆与环境基础设备沟通,以了解环境与周遭车辆的行进状况,让行车更安全,现在美国已经开始,其他各国或区域政府还在讨论阶段。加上法律与道德的考虑:自驾车上路,出事时是谁的责任?当发生紧急事故时,系统选择伤害程度较少的方向,所影响的道德层面与社会成本是好的吗?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个解决,自驾车才能成真,在全球中,美国进度最快,但各界都认为至少到2020年才会出现较为具体的且能上路的产品。智能工业是制造业的升级,在德国又称为工业4.0,目前各国都有国家级的计划,中国是中国制造2025。因为中国的积极,大量购买与导入技术,但是面临各家用自己的机器,不同系统的产品不相通的问题;而且各产业都有各自的生产逻辑,就算某一家成功导入,也不能套用在不同产业上,如半导体业的台积电成功经验不能导入在纺织业。另外,如减速器等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卡在世界前五大厂商手中,造成导入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很高,加上整个机器人产业都在进步中,买了大量机器人后,一年后就后悔的情形非常可能发生,这也让很多企业裹足不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物联网产品的发展被法律、道德、隐私,甚至政治等大环境因素阻碍,应用与服务也还没有成熟到让消费者愿意买单(如穿戴式设备与医疗数据、人工智能的良好结合),加上各家设备彼此串连的协议还没完备,成为物联网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进展虽然缓慢,但由物联网影响生活的各个层面,可看出物联网不只是移动网络的取代者,而是影响各个层面的生活便利产业,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发展出来服务与应用,更是其中关键,这也是美国IBM、微软、Google、亚马逊与Facebook,以及中国的百度、腾讯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全力冲刺这领域,主因他们都想要成为物联网平台的主导者。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