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不过,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借传统燃油车所积累的优势,欧美国家的汽车企业正在发力动力电池市场,必然会对三分天下的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止于此,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可能从内部生变。

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不过,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借传统燃油车所积累的优势,欧美国家的汽车企业正在发力动力电池市场,必然会对三分天下的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止于此,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可能从内部生变。

 

中国的强势崛起

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刚起步时的中国,背靠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却因技术落后只能着力于低端产品。但目前情况正在悄然生变。

首先,从全球锂电池市场集中度来看,起点研究(SPIR)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锂电池企业TOP10集中度为72%,相比2015年的68%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的沃特玛取代AESC进入TOP10,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份额上升更是相当明显。

其次,从商业效果看,日韩企业未必高于中国电池商。过去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依靠巨大的市场,技术和商业化推广都进步巨大,在全球范围看,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排名前五的电池厂商,都在寻找快速扩充规模的通道。宁德时代的估值早已超过了850亿人民币;比亚迪正在拆分电池,以便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沃特玛则创造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将商业链条打通。

再次,从技术角度看,中国也正在进行快速追赶。说到电池技术,日韩的三元电池技术比国内高出一截是不争的事实,只不是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三元材料电池的技术水平差距在缩小。只不过我们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还在磷酸铁锂上,以磷酸铁锂为主。有一天市场确实更加适合三元材料电池了,电池商也会拿出相关产品。”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专家称。

更何况,在原材料上有优势的中国电池产业,三元材料电池也早就纳入了研发体系。据锂电大数据了解,大部分大型的中国电池商,已经研究三元材料电池多年,比亚迪、沃特玛等更是在五六年前就开始悄悄研究相关技术。

最后,从原材料看,“20年前,做电池的原材料全部来自于日韩,都要从日韩进口。现在倒了过来,日韩做电池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因为中国原材料有价格优势,成本更低。”上述专家指。

也就是说,尽管日韩的三元材料电池比中国领先,但领先的是生产工艺和装备,因为生产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都从中国进口。

韩国的无限失落

韩国动力电池的发展史上,于2009年7月1日,韩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对有关锂电池产品制造和销售的新规定。在新规定的要求下,那些希望在韩国市场上制造或销售该类产品时必须获得韩国政府指定机构出具的许可证书。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希望为韩国产品赋予一定的竞争优势。因为,当美国政府要求韩国能重新考虑下该规定时,韩国政府随即允许那些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进口锂电池产品可以,从2009年10月起不在此要求之列。但对于能给韩国锂电产业构成真正威胁的日本,韩国却没有同等对待。

去年年中,中国工信部发布(第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包括31家单体企业和1家系统企业,三星SDI、LG化学、SKInnovation、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均未进入目录。去年年底,中国工信部发布2016第5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其中5款新能源汽车被移出官方推荐目录,这5款车型配套动力电池来自LG化学、三星SDI、通用等企业。

坊间流传,如果新能源汽车想要进入《推广目录》,必须采购电池《规范目录》里的产品。韩国三星SDI以及LG化学均曾申请第四批电池《规范目录》,而未能获批,不能获得补贴。配备这些企业电池的电动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与补贴绑定的价格优势。

因此,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潜力无限,但是韩国电池厂商在华发展已经受阻。再加上“萨德”事件持续发酵,无论是韩国汽车厂商还是电池供应商,最近在中国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今年3月29日,韩国SKInnovation与中国企业合资在华设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由于订购量减少已全线停产。与此同时,LG化学也传出其位于南京的动力电池工厂停工,生产线已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消息。而三星SDI在中国西安的生产线同样也已闲置了几个月,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萨德”事件,该公司决定重新考虑中国西安电池工厂的扩建计划。

与此相对应的是,日前有消息称,松下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合资建厂,生产的电池与特斯拉使用的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相同,工厂将选址苏州。市场人士指出,韩系电池厂商在华受阻,日系乘虚而入,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占有更多份额。这会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甚至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促进作用。目前,已有不少日本动力电池配套供应商前往中国沿海地区设厂,如三菱化学、旭硝子清美化学、宇部兴产、三井化学、JFE化学等。

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沃特玛等企业,这些动力电池厂商发展迅速,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超过90%的锂电池都在本土生产。而且,中国市场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产品竞争力相对更强。此外,中国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锂离子电池的产业链,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配套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韩国电池供应商在华越来越难以与中国厂商抗衡。

韩国正在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动力电池消费市场。据说,他们去了欧洲。那么,三分天下的格局究竟还将如何演变?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链动生态,再次启航:大联大携手产业上下游伙伴,共同赋能汽车技术生态圈

关键字: 智能网联汽车 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引领汽车涂装行业新趋势 上海2024年6月6日 /美通社/ -- 近日,上海三棵树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棵树汽车新材料")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化工院")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两款先进涂料产...

关键字: 新材料 汽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电池

Jun. 6, 2024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今年一季度动力电池产业链经历产能利用率低谷期后,3月以来市场需求明显回暖,4月旺季行情需求爆发,带动锂电池产业排产回升,动力电池价格略为回...

关键字: 动力电池 方形铁锂

2024年6月4日,中国北京--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与全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龙头制造商吉利汽车集团(香港交易...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碳化硅 功率器件

5 月 29 日消息,国务院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2024年5月28日,中国上海 —— 今日,备受瞩目的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作为是德科技年度盛大的技术交流盛会,它不仅是电子测试测量及相关应用领域最新行业趋势与前沿测...

关键字: 测试测量 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

Holtek新推出锂电池管理Flash MCU HT45F8750/HT45F8762系列,相较于第二代HT45F8640/HT45F8650/HT45F8662系列,锂电池电压侦测精准度提升至±15mV,新增差分OPA...

关键字: 锂电池 MCU

5月23日下午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的指导下,临港新片区投促中心、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携手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安富利成功举办走进临港新片区之国际汽车电子企业交流会。本次活动吸引了50余家汽车电子行业重点...

关键字: 汽车电子 新能源汽车 AI

上海2024年5月22日 /美通社/ -- DHL在沪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卓越中心于近日投运,进一步助力中国新能源车企业的本地发展和"出海",以及推动关联行业在本地和全球的发展并提高竞争力。这是继印尼、墨西哥、阿联酋和英国后...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可持续发展 电动车

广州2024年5月16日 /美通社/ -- 为全面推动昆明市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在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牵头组织下,昆明配售电有限公司、昆明低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空投城...

关键字: 电动化 电站 新能源汽车 电网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