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作者:阳歌上周,中国科技界大多聚焦于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全球最大的电信交易展,但有一家公司很明显缺席这次全球移动通讯大会(MWC),这家公司就是快速崛起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与此同时,同具全球野心的联想(HKE

作者:阳歌

上周,中国科技界大多聚焦于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全球最大的电信交易展,但有一家公司很明显缺席这次全球移动通讯大会(MWC),这家公司就是快速崛起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

与此同时,同具全球野心的联想(HKEx: 992)的一位高管关注小米在其全球扩张中将面临的挑战,比如诉讼和专利纠纷。西方公司在中国不太积极追求许可费和专利诉讼,主要是由于中国法院在处理这类诉讼方面缺乏经验。但这些公司在国外更加积极,尤其西方市场的法庭有很多处理专利纠纷的经验。

我应该先说,我得出小米上周没有参加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这一结论,是基于间接证据,因为我没有亲自参加这个交易展。几乎中国所有大型电信公司都参加了该展,华为、中兴通讯和联想的高管都在微博上发了很多帖子。但小米健谈的高管没有发相关微博,而且这次交易展的官方参展方名单中,也没有出现该公司的名字。这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该公司没有正式出现在展会上,但我怀疑它的一些代表可能作为参观者参加了。

一方面,小米缺席此次会展有点意外,因为它今年时常谈起其全球扩张计划,并且二月末推出的进军新加坡首次重大尝试计划正在准备中。小米还称,将很快进入马来西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也暗示称可能进入美国市场。基于这一背景,小米不利用全球移动通讯大会这一主要的平台去展示其产品和宣传其全球计划,确实有些令人惊讶。

但话说回来,小米富有魅力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雷军从来不利用传统渠道宣传其公司,更喜欢通过间接方式制造声势。没有去参加MWC,小米高管在上周召开了更加聚焦内部的供应商大会,有12家供应商和超过500人来北京参加此会议。小米的一些高管在微博上发布了此事,包括雷军本身。包括雷军的微博在内的所有帖子,没有令人特别兴奋的地方,仅仅是感谢所有供应商的支持(微博帖子)。

与此同时,联想集团首席市场官魏江雷也提出了他自己对小米的观察,指出小米在手机上压力很大,如果想走出受保护的中国市场而进行国际化必须面对海外的专利风险。华为和中兴在过去都被牵扯进这类诉讼中,一些大型西方公司也经常用这类专利侵权诉讼进行相互攻击。

魏江雷指出,在4G领域小米需要付出较高的专利费用才能得以经营(微博帖子)。他建议小米在平板电脑领域有更高的成功几率,这个领域的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我认为小米不会采取该建议,因为迄今为止,它的全球扩张战略似乎集中于从低端到中端的智能手机。但专利诉讼的威胁的确存在,如果小米决定进入利润丰厚但同时也非常棘手、而且竞争激烈的西方市场的话,我奉劝小米聘请一直强大的法律团队。

附录:

华为这些年遭遇的美国噩梦

近日,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gaOM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更需要华为,而不是华为更需要美国》,文章罕见地将天平倒向了华为一方,这一美国媒体认为,如今,有能力建设一个相当好的移动网络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多,而美国对华为的禁入政策,严重扭曲了本已倾斜的行业平衡。

“我可能是第一个站出来承认的——我没资格去判断和评论华为在美国境内运行是否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尽管我的同事Stacey Higginbotham对于该争论做了大量研究)。但是我确切知道美国移动市场的竞争形势。如果华为被处以“禁入”,让竞争价格保持在低水平的关键行业力量之一将瞬间消失。这不是美国移动行业想看到的情景。”

1  2  3  4  5  6  

笔者编译了相关文章,简单概述如下:

最近,华为遭受了不小的政治层面的打击。先是美国立法者因为该电信基础设施制造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而呼吁制裁该公司,除此之外,美国电信公司Sprint和日本软银刚刚与联邦政府达成一项协议,该协议将禁止华为的设备进入现在和未来的美国网络。

屡屡受挫的华为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徐直军(Eric Xu)对此问题的立场不再严肃,他说他的公司不再对美国市场有兴趣,实际上也停止了关注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徐开始故作姿态,没有一家全球设备制造商会对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置之不理。

但是,他的言辞之中还是反映出个中真相。即便在没有美国大型基础设施订单的情况下,华为自身做得已经很好了。美国的运营商也许在抵制华为的诱惑力,但是加拿大、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运营商并非如此。按照一些标准衡量,华为已经超过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供应商。

此外,徐的声明中甚至带有隐藏的威胁。华为也许不需要美国来获得成功,但是美国如果想保持电信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它需要华为。

GigaOM的全文见《为什么说是美国更需要华为,而不是华为更需要美国》(链接) 。

美国,其实是华为十年多以来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从2005年华为赢得首个欧洲合同开始,7年的时间里,华为已经与全球大部分运营商特别是前50名运营商相继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唯独美国市场久攻不下。

最近,尚未从欧盟反倾销案中脱身的华为,又遭到美国政府的打压。美国又开始就日本软银竞购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案提出交涉,要求Sprint 和日本软银同美国当局达成协议,同意将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计划作为收购Sprint 交易的一部分,同意美国政府在Sprint的设备采购问题上拥有否决权。

华为为什么接连遭美国重创?笔者整理了近年来华为在美国所受到的一些挫败,或可窥一二:

一、继美国国会提出禁止“华为”后,今年以来华为遭挫的频率明显提高:

1、今年2月份,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华为和中兴发起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

2、今年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一项预算拨款法案中规定,联邦机构在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IT系统之前必须得到联邦调查局(FBI)或其他权威机构的批准,这实际上限制部分政府部门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信息技术系统,严重影响华为部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3、4月8日,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Mike Rogers)重申之前的论断,称华为是美国的安全隐患。

1  2  3  4  5  6  

二、不过不仅是今年,华为从2001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就屡屡碰壁。

2001年,华为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当时,由华为高级副总裁陈朝晖带领一小队员工来到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普莱诺市,成立了华为第一个美国办事处。不过,直到3年后,任正非来到美国视察陈朝晖他们,当时的华为还没有和任何一家美国客户签订合同,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就在任正非来美国之前,华为受到思科的打压,思科2003年就华为侵犯思科知识产权的问题正式提起诉讼,请求法庭下令,禁止华为出售侵权产品。不过,思科这一请求被法庭驳回。随后在2004年7月,思科与华为达成最终和解协议。虽然这场官司以和解结束,但在这两年中,很多客户的合同就此搁置,华为进军美国的进程明显受阻。

不过,华为并未就此放弃美国市场,开始尝试曲线进入美国。2006年初,华为与北电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超级宽带产品,试图绕道加拿大这个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曲线进入美国。但是,华为的这个计划在北电2009年宣布破产而落空。

此后,华为还试图收购北电的无线资产,以获得美国运营商的客户资源,但遭致美国政府阻挠,进入美国市场的希望继续落空。

实际上,华为在美国市场遭受到的打击远不止这些。三次并购被否:3Com、2Wire、摩托罗拉移动网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安全担忧为由介入;三次交易被否:Sprint价值50亿美元的移动网络设备采购、Verizon和AT&T的LTE采购、公共应急通信网扩建项目;一次专利购买被迫取消:3Leaf。

最让华为受伤的是本来Sprint在两年前已经将橄榄枝伸向华为,眼看Sprint价值50亿美元的移动网络设备采购大订单就要到手了,但是Sprint受到来自美国政府和部分国会议员的压力,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同样来自亚洲的三星。

其实,为了拿到Sprint 的招标,华为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努力,还专门找了美国本土咨询公司美联公司Amerilink作为缓冲,以打消美国的安全顾虑。Amerilink公司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前副主席威廉·欧文斯 (William Owens)创办。

华为在美国还有突破的机会吗?

那是不是说华为在美国市场完全没有机会了呢?如文章开头所述,徐直军称“我们已经对美国市场不再感兴趣”,“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未来主要的增长市场是发达国家地区,但不包括美国。”这被外界解读为华为放弃美国市场。

对此,《通信世界周刊》总编辑杨海峰认为此番言论存在误读,“这是谁传的呀,徐总说的是新增长市场主要集中在27个发达国家,而美国现阶段很难获得大的增长,因此没有列入这个增长序列。”

在长期观察华为的《中国企业家》记者冀勇庆看来,华为受阻的主要是运营商市场。除了运营商,华为还有企业和消费者业务,这两个业务在美国是开放的。那么,华为有实力吗?

在冀勇庆看来,仔细想想,华为的路由器能够与思科竞争吗?华为有实力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吗?华为能够了解美国银行的IT需求吗?显然还远远做不到。因此,华为企业业务在美国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再说消费者业务特别是终端业务,美国公司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苹果仍然盘踞在最高点傲视群雄,无论是三星还是中华酷联,更多地还是依靠美国公司谷歌提供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才得以进入追赶着的行列。无论是对芯片、操作系统、屏幕等关键资源的控制,开始对消费者市场的理解,华为都刚刚入门。就凭这个实力,要进入美国智能手机的主流,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2010年年初联想集团也曾经在拉斯维加斯,由美国人、首席运营商Rory Read发布了乐Phone,最后在美国市场同样是一无所获。先不说美国消费者用惯了iPhone是否看得上你出的手机,再说美国手机市场也同样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他们还是一样的很“讲政治”。

1  2  3  4  5  6  

未来,华为在美国市场仅存10几亿的份额或许也将受到威胁。

据媒体报道,华为或许将失去它在美国境内最重要的客户之一:Level 3通信公司。该公司经营大型宽带网络系统,美国大多数电信服务都会用到他们的产品。据摩根大通证券公司(JMP Securities)分析师埃里克·萨培杰(Erik Suppiger)估计,Level 3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自2009年以来已经从华为采购了2亿美元的光纤网络设备。

按营收计,华为已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设备供应商。这与它在中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业绩成长密不可分,但惟独美国市场经营惨淡。尽管华为已经与全球45个顶级运营商开展业务,却没有与美国任何主要运营商达成合约。华为2012年大约35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中,只有13亿美元来自美国。

在今年5月初,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新西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美国目前运行的网络中,几乎不存在华为的设备。我们从未向美国主要运营商出售过任何重要设备,我们也未向任何美国政府机构出售过任何设备。美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都与华为无关。”

现在,华为把心思放在了加紧扩展新业务,开始转向智能手机和面向普通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减少与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摩擦对华为造成的损失。(来源:钛媒体 作者:曹天鹏)

魅族激进的冒险:进军美国需要怎样的勇气?

作者:金楠

近日,魅族高调宣布了赴美参展CES 2014的计划,黄章希望把办公室开到加州,把手机卖到美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成功把手机卖到乌克兰之后,这边魅族又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进军美国,虽然就现阶段而言魅族只能算是CES星光熠熠中的一点微光,但对于国产品牌走出国门的长远目标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长足的进步。

在中国,没有一家手机厂商和魅族一样,力图将设计、生产、销售全盘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它并不符合(一般)商业逻辑,而这也是魅族与苹果极尽相似的部分。毫无疑问,魅族能够走到今天,绝对不是靠运气,其精耕细作的节奏在国内浮躁的大环境中显得突兀和醒目,这也为魅族迎来了良好的口碑和文化的加持。但是,魅族如果继续走现行的发展道路,日后也无法取得大的突破和成绩。

魅族一直拒绝来自外界的投资,生怕其它势力的介入会影响公司的文化发展,虽然大量的现金注入和企业帮衬能让魅族迅速成长起来,但这并不是魅族想要的,从不为名利所动只为用户考虑的态度出发,这一点魅族很值得赞赏,可魅族也有自己的野心——同样野心勃勃的还有小米,雷军甚至还挖来了安卓副总裁Hugo Barra负责小米的国际化之路,目前传出的消息是,小米会先行进军巴西市场。目前,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对智能手机还有着较大需求,但魅族显然更志存高远一点,它把目光瞄准了美国,这是一个无论从用户需求还是产品体验上都十分成熟的市场,魅族准备拿什么去闯荡呢?

1  2  3  4  5  6  

竞争力

需要明确的是,魅族本身并不具备多么强大的盈利能力,一方面产品销量虽然年年攀升但总体仍旧势单力薄,另一方面广开专卖店的销售模式也额外增加了大量人力物力,每年最多两款机型的市场步调又使得专卖店和用户群都难以维持活力,加上魅族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的巨大成本,更是剥削了剩余不多的盈利空间。魅族一直没有推出电信版手机就是个例子,因为高通的专利授权费用太高,使得从M9时代黄章就放话要推出的电信手机一直没有实现,这多多少少说明了魅族底气不足的事实。

同时,尽管魅族在硬件工艺、系统优化等方面均达到了上佳水平,也在国内的安卓生态中独立出了自己的风格,可归根到底,其产品成熟程度仍旧偏低,过多的BUG、宣传和体验上的落差,以及来自安卓自身的弊病和研发的滞后都影响着魅族手机的终极体验,过于孤傲的企业操守也无形中把大量合理反馈做了否定。

专利

我们知道,安卓是谷歌主导的开源系统,但谷歌自身并不涉足硬件,而是通过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作为下游硬件支持,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谷歌服务和安卓系统本身并不是捆绑的,它另有授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SM认证。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谷歌是不允许大陆手机内置谷歌服务的,而这也是早年水货手机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但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国产厂商最初却并未理会谷歌这一要求,偷偷在手机中内置了谷歌服务,因为大陆市场已经几乎被彻底放弃,加上这些国产品牌也不能够对安卓生态构成较大威胁,所以起初谷歌并未追究。

但等到小米试图走出大陆,打算把手机卖到香港台湾等地的时候,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首先,这些地区的法律和专利意识都比较健全,如果继续私下内置谷歌服务的话很有可能惹官司上身,而要是不内置的话又会失去竞争力,所以小米从MI2S和2A开始寻求并获得了谷歌服务的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小米国际化的“有效认证”和底气。

但是我们从谷歌官方准许内置谷歌服务的所有设备名单中可以看到,魅族没有任何一台机器通过谷歌授权,也没有通过兼容性认证,属于未被允许内置Google服务的一类。这也就是说,魅族目前已经越权和侵犯了谷歌相关专利和版权。

虽然并非OHA成员,但魅族依然可以享受到开源项目带来的福利(使用安卓系统),现阶段魅族体量较小可能不被谷歌放在眼里,但一旦大张旗鼓进入美国市场,势必会立刻被谷歌万箭穿心,而这还只是与谷歌单方面的“私事”,通过申请授权并缴纳授权费用就可以解决掉问题,但当更多的专利大炮对准魅族的时候,魅族可能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曾经在美国市场上无比辉煌的HTC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红极一时之后,HTC成为了竞争者们的首要打击目标,接连的专利战也让HTC饱受折磨,高额的授权费、漫长和大量的诉讼官司、甚至还有禁售的结局,更是让HTC举步维艰,可以想见,比HTC还要弱小许多的魅族所要面对的,几乎是灭顶之灾。

态度

即便上述问题都不是问题,魅族的态度问题也绝对是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魅族的态度就等于黄章的态度,只要你知道黄章,你就一定知道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产品精雕细琢孜孜不倦的态度和真性情等等形容几乎与黄章捆绑在了一起,但是,黄章在国内被无比推崇的认真负责在西方国家只是最基本的处事态度,根本不值得宣传和赞扬。魅族走出国门以后,迎来的将是更多人的审视和关注,到那个时候,掰扯“极致”、“用心”这些卖点只会让人觉得幼稚和单薄,况且魅族真正的本事也及其有限;黄章就是再真性情,恐怕也不得不让步于公司在海外的形象和发展,“无爱就离开”这样的回应,最终还是说给自己人听而已。

1  2  3  4  5  6  

除了不能搞双重标准以外,依国内用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而言,在国外把手机卖便宜也是不被允许的;魅族现有的论坛机制和营销力度也同样远远不够,要走出国门,魅族需要的是彻底转变,但这对魅族来说,意味着可能像M8时代因为经验不足导致把最初卖MP3赚来的钱全贴进去甚至将要破产的境遇会再度重演。

总结

黄章不想做中国的苹果,而是希望做世界的魅族,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尊敬。但需要看清的是,我国和西方市场之间本身就有着无尽的鸿沟,成功跨国的企业背后有着无数失败的尝试者,魅族要进军美国,本身就是一次激进的冒险,也许在黄章看来,哪里的市场都是被用户主导的,但很可惜,很有可能产品在到用户手里之前,它就已经死了。坦白说现在的魅族很有可能会成为国产手机进军海外的先烈,不过我们期待有朝一日,魅族在真正拥有了更大的资本和专利扶持之后,再不忘初心的用产品和态度走出国门,去收获并不算迟来的荣光。

P.S:最新的消息是,魅族除了将在CES2014上展示MX3以外,还将带来一款与MX3同样外观,但搭载Ubuntu Touch系统的新产品,这显然超出了大部分看客的意料,而Ubuntu Touch操作系统的开发者Canonical公司在去年底与一家智能手机厂商签署了合同,现在看来它就是魅族,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更大的惊喜,但这并不意味着魅族可以就此避开上述问题,因为面对着就连财大气粗的微软WP尚且攻坚不利的市场,Ubuntu Touch很可能无法给魅族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魅族却要反过来为此承担更多无法预测的后果。即便Ubuntu Touch成为了下一个安卓,那魅族又该怎么避免走上HTC的道路呢?

1  2  3  4  5  6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5月26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为华为历届最大规模的线下比赛,共吸引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国家赛、区域赛层层选拔...

关键字: ICT 华为 大赛 人工智能

业内消息,上周夏普官网称,夏普与小米签署无线通信技术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关键字: 夏普 小米 通信 专利交叉许可

作者 Mohamad Ali| IBM咨询首席运营官 北京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生成式AI的兴起几乎在所有面向上给业务带来改变。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年度 CEO 研究,近60%...

关键字: IBM AI BSP 模型

华为终端今日官宣,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华为路由器产品发货量突破 1 亿台。

关键字: 华为 路由器

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 SoC 芯片厂商的出货量中,华为海思手机芯片的出货量高达 800 万颗,值得一提的是,紫光展锐的出货量暴涨 64% 达到 2600 万颗,尽管不及高通公司,但超过了三星和华为,是前五大智能手机处...

关键字: 海思 国产芯片 紫光展锐 联发科 高通 小米 传音

台北2024年5月21日 /美通社/ -- 提供针对AMD WRX90和TRX50主板优化的DDR5 OC R-DIMM 提供容量128GB(16GBx8)到768GB(96GBx8),速度5600MHz到8...

关键字: AMD 内存 BSP GB

5月16日,以"数智制造,激发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软通动力数字基础设施与集成事业本部政企业务负责人王伟佳受邀出席,软通动力数字基础设施与集成事业本部高级架构师叶建生发表《数字化平台助...

关键字: 华为 AI 智慧工厂 数字化

5月16日,第十八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高端引领 质赢未来"为主题,吸引参展企业3000余家,参观参会人数超10万人次,旨在通过集中展示煤炭及能源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

关键字: 华为 数字化 操作系统

上海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6日,世界知名的生命科学公司 Eppendorf 集团于第二十三届生物制品年会上成功举办了"疫路超越 推流出新"的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大规模...

关键字: RF PEN BSP IMAC

北京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过去五年里,支付和收款方式日新月异,其发展和变化比过去五十年都要迅猛。从嵌入式数字商务的出现,到"一拍即付"的...

关键字: VI BSP PAY 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