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软件、硬件与固件的比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IT领域,我们常听到硬件和软件这两个概念,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在硬件与软件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件”——它既非纯粹的硬件也非纯粹的软件,却在很多情况下扮演着连接两者的桥梁角色。这个“件”是什么呢?它就是固件。
软件(Software)
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和操作系统,它们通过一系列指令来执行特定任务。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系统工具(如驱动程序),它们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基础运行环境。应用软件则是为用户提供特定功能的程序,例如办公软件、浏览器和游戏等。
软件的主要特点是其易变性和可更新性。用户可以随时安装、卸载和升级软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或修复问题。
硬件(Hardware)
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和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和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提供了运行软件所需的物理资源。
硬件的特点是其物理实体性和持久性。硬件设备的更换和升级通常需要实际的物理操作,并且硬件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硬件最原始的语义,就是那些基本不会改变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硬的。
现实中,一般那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叫做硬件,因为这些东西基本上出厂后就不会变了,比如电脑的主板。当然,那种很软的电线,虽然很软,但仍然属于硬件。就像我们说一个人硬核,并不是说他体内真的有结石。
软件最原始的语义呢,就是那些可以轻易改变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软的。现实中,人们一般把大多数的程序叫软件。今天我卸载了QQ,明天我又可以装上。不仅可以装上,还可以装不同的版本。不仅可以装不同的版本,还能装在不同的地方。很随意,给人的感觉是软的。
那么在软件和硬件之间,似乎还有一些不软不硬的存在?没错,那就是固件(Firmware)。固件,其实也是一种软件,但他比普通的软件更硬。一般是不能随便改的,改了以后可能整个系统都得完蛋。它是连接普通软件和硬件的桥梁。
固件(Firmware)
固件介于软件和硬件之间,是嵌入在硬件设备中的特定程序。这些程序通常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Memory)中,用于控制硬件设备的基本功能。固件是硬件的“操作系统”,在设备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与软件不同,固件不易变更,通常只有在设备厂商提供更新时才会进行升级。固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
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固件是一种软件,但它被称为其他名称,因为它与您可能想象的软件不同。
术语“固件”指的是在硬件(通常是主板)上编程的软件,也包括路由器、智能手机以及许多使用集成电路的其他科技产品。固件本质上由一组指令或代码组成,决定硬件如何操作。这类软件使用低级编程语言(特别是C语言),通常不会占用太多设备内存。
与软件不同,固件并非为人类交互或用户体验而设计。它更实用且不可或缺,在后台运行以确保您设备的物理元件正常工作。固件比软件更持久,有些设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未接收过固件更新。
然而,固件的性质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更新固件比以前更容易了。虽然软件更新通常更容易进行,但你仍然可以更新固件,尽管在大多数设备上你很少需要这样做。人们通常更新固件是为了修复影响设备性能的错误。Wi-Fi路由器是从固件更新中受益极大的设备的典型例子。
【 固件的定义与功能 】
固件,简而言之,就是被写入EPROM或EEPROM等存储器中的程序。它承担着系统最基础、最底层的软件功能。在某些硬件设备中,除了固件外可能再无其他软件,因此,固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硬件的性能和功能。
【 固件发展与应用 】
过去,BIOS通常存储在ROM中,其内容无法改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BIOS已经可以采用EPROM、EEPROM或Flash等存储器进行存储,这使得BIOS的刷新和升级成为可能。比如我们常说的“刷机”,其本质就是更新固件,也就是更新BIOS。
当硬件设备功能单一、流程固化时,为了提升效率,我们可以将该硬件所需的软件进行专门化、单一化处理,并将其“烧录”到芯片中,这样软件就成为了硬件的一部分。因此,固件岗的存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与硬件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算法始终是软件与硬件的核心。当算法发展至一定成熟度时,通过固件化和硬件化,我们可以显著提升处理速度并拓宽应用范围。
BIOS与UEFI
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种传统的固件接口,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广泛应用于PC计算机领域。当计算机开机时,BIOS会执行POST(开机自检)程序,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测,并加载引导程序以启动操作系统。然而,由于其仅限于16位模式和1MB的内存地址空间,BIOS在现代计算机中的功能和性能逐渐显得不足。
为了克服BIOS的局限性,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应运而生。UEFI不仅支持32位和64位模式,提供了更大的内存地址空间,还融入了图形用户界面和网络功能,使得固件接口更为现代且灵活。其模块化设计也使得UEFI的扩展和升级变得更为简便。

软件、硬件与固件在计算机系统中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共同确保着系统的稳定运作。硬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石,提供了必要的物理资源。而固件,作为嵌入在硬件中的一部分,承担着对硬件设备进行基本控制和初始化的重要任务。软件则是在硬件之上运行,通过固件所提供的接口与硬件进行交互,进而完成各种特定的功能任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UML示例来具体展示固件在硬件启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结论
深入理解软件、硬件与固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把握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在这三者中,软件呈现出动态且多变的特点,硬件则是物理存在且持久不变,而固件则稳定地连接了软件与硬件,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是,BIOS和UEFI作为固件的代表,在硬件初始化和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论
理解软件、硬件和固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软件是动态和易变的,硬件是物理和持久的,而固件则稳定地桥接了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差距,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BIOS和UEFI作为典型的固件,展示了固件在硬件初始化和操作系统启动中的重要角色。
固件和软件都在不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软件和固件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它们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令,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您每天都会使用软件和固件,无论是检查手机、更新设置、在笔记本电脑上流媒体电影,还是将帖子上传到社交媒体。因此,可以说这两种技术在我们在可靠的设备上进行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