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 最近中国接连拿了两个“世界第五”,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组织的量化排名:其一,汤姆森-路透集团数据显示,中国科研论文发表量列“世界第五”;其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列“世界第

最近中国接连拿了两个“世界第五”,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组织的量化排名:其一,汤姆森-路透集团数据显示,中国科研论文发表量列“世界第五”;其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列“世界第五”。

以总量评估各国科技发展水平,中国实力的确不凡;但细究两份榜单可知,中国科技指标的“质量排行”并不理想,面临量与质“不同步”、“不同速”的尴尬。

  单篇论文引用量“不及格”

汤姆森-路透集团发布的《近十年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地区)排行榜》,包括论文发表总数、总引用次数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3个单项指标。按“论文总数”排位,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中国依次占据前五位。其中,美国共发表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297万多篇,3倍于排位第二的日本,中国同期发表65万余篇SCI论文。

科研论文之所以有价值,因为论文为科学界贡献了已被证明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这些结果可被其他各国科学家反复引用、作为新的科学论据。就像“名人名言”总被频繁援引一样,论文引用量越大,表明影响力越大。通常而言,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论文,单篇引用量可达数百次到上千次。

在这份排行榜中,以论文“总引用次数”来排名,上述前4个国家(地区)还在四强之列,只是排名略有变化,依次为美、德、英、日;而原来的“老五”中国不仅被法国取代,还一路“掉队”,落在了加拿大、意大利、荷兰之后,居第九位。可见,中国庞大的论文总量还是保证了比较庞大的被引用总量。

然而,进一步考察“单篇论文引用次数”——这一最体现论文质量的指标,原来的位次被大大打乱。瑞士所发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15.73次,最高;美国论文“量大”同样“质高”,每篇引用率也超过15次,居次;紧随其后的有丹麦、荷兰、苏格兰、英格兰等。中国“单篇论文引用次数”没有跨入上榜的 “最低门槛”——每篇10.52次,平均仅5.24次,略高于印度(5.08次)。

应该看到,中国论文的这项“硬指标”已从2008年度排名时的“4.6次”进入了“5次”的区间。尽管这与世界平均水平“10次”还有不小差距,但仅用一年时间实现如此提高“实属不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这样评价。

企业进专利百强者仅个位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近日公布2009年度国际专利申请数据,显示该组织全年共收到国际专利申请15.59万件。其中,美国共申请4.58万件专利,仍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约三成份额。排名第二的是日本,2.98万件;德国第三,1.67万件;韩国以微弱优势居中国之前,共8066件;中国以7946件的总量,居世界第五,依次领先法国、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

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较上一年提高一位,且数量增长极快。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全球专利申请量 30年来首次下降,但中国的申请量却逆势上涨,同比增长30%左右,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

中国专利有“量”又有“速”,但专利申请的“主体”——企业的情况就不怎么乐观了。以全球企业专利排行榜为例,日本松下公司成为“专利王”,2009年共申请1891项专利,占日本全国专利的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披露,在申请专利最多的前20家公司中,几乎全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公司。

目前,在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百强中,中国企业还仅仅是个位数,只有华为中兴、大唐电信、腾讯等几个 “老面孔”能进入前200名。其中,华为尤其一枝独秀,以1847项国际专利紧随松下,成为年度申请量“亚军”。但若从全国角度冷静思考,华为一家公司的国际专利量就占中国四分之一,若加上深圳另一家公司中兴通讯,两者就占掉全国四成——这不能不说“过于集中”了。

  论文和专利结构不均衡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科技的 “增量”很大——汤姆森-路透集团报告称,今日中国的论文数量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64倍,按此速度,中国将于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研大国;《金融时报》也参照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的增速,预测中国202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学知识产权大国。

“第一大国”或许并不难当,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科研人群,而由于科技系统评价机制的刺激作用,论文和专利一直与职称、薪资、项目评审等要素挂钩,这也是它们数量猛增的“助推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0年报告》指出,中国现有约142万科研人员,扩容速度达美国两倍以上。但中国每1000名就业者中,科研工作者只有2人左右,与科技强国德国的“7.2人”相去甚远。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消息称台积电将于今年9月开始对3纳米芯片进行量产。这下,三星要坐不住了!虽然三星在6月30日称自己已经实现了3纳米的量产。

关键字: 华为 3nm 芯片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关键字: 华为 专利 蜂窝网络

在半导体制造中,《国际器件和系统路线图》将5nm工艺定义为继7nm节点之后的MOSFET 技术节点。截至2019年,三星电子和台积电已开始5nm节点的有限风险生产,并计划在2020年开始批量生产。

关键字: 芯片 华为 半导体

根据5G设备市场的调研数据当中来看,三星所拿下的5G设备市场份额就达到了10.4%,也就是说,排在了第四名的位置。

关键字: 6G 三星 华为

随着5G时代的进化越来越深入,人们对5G网络质量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除了如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5G网络和芯片正在快速发展,很多移动热点设备也都在朝着5G网络方向进化。

关键字: 华为 5G 基站

作为曾经安卓市场的“卧龙凤雏”,高通骁龙和华为的海思麒麟可谓棋逢对手。在华为海思还没有被制裁之前,安卓高端市场基本就是高通和海思麒麟的双人戏,至于那时的联发科在高端市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关键字: 华为 麒麟 高通骁龙

大家都知道,华为现在不能发布5G手机,有两个原因,第一,5G芯片没有买到,5G的射频卡也买不到。因此,从P50到Mate50,全部都是4G。

关键字: 华为 5.5G技术 5G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

关键字: 华为 苹果 卫星通信

鸿蒙系统3.0从7月24日发布至今,已有两月多了,想问问大家,你们的手机都升级了吗?最近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在聊这个话题,怎么升级鸿蒙3.0啊?你的手机都升级了,那我的手机是不是也可以呢?结果聊来聊去,发现原来不知道怎么升级...

关键字: 鸿蒙OS 3.0 华为 精简系统

2017年大陆智能手机厂华为、Oppo、Vivo势力持续窜出,不仅将排挤大陆其它手机品牌厂生存空间,亦让小米手机压力大增,为因应市场不振,小米紧急推出松果处理器应对被挤压的市场,推出自研发的松果处理器。

关键字: 华为 智能手机 小米手机

消费电子

95878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