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距离的“量子通信传输”(teleportation)或者称为“物质瞬间传送技术”技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合肥国家实验室完成了他们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并且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距离的“量子通信传输”(teleportation)或者称为“物质瞬间传送技术”技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合肥国家实验室完成了他们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并且成功地将通信距离延伸到了10英里。在这之前,这项传输距离的最大值仅为几百米。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量子通信与我们从科幻小说中了解到的并不相同,在科幻电影或小说中一个地方的物体或人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完美的复制出来。在量子通信中,两个光子或离子形成纠缠态,当一个的量子态发生改变另一个也随之改变,就好象它们仍然连在一起。因而能让量子信息实现远距通信。

曾被爱因斯坦称作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的“量子纠缠”,指的是,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只要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就能立即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即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知”和影响对方的状态,这就是量子纠缠。

由于量子纠缠的存在,使得光子、电子甚至是原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共同传输。理论上讲,这种纠缠可以使两点之间,不论距离的即时通信顺利完成。在以前的实验中,光子被限制在数百米长的光纤信道内,以确保它们的状态不发生改变,即便如此,光纤传输的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如今,中国科学家把纠缠态的高能光子对穿过10英里长的自由空间通道,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物理原理保证了其绝对安全性。这一距离是目前国际上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的最远距离,也是目前国际上没有窃听漏洞量子密钥分发的最大距离。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个距离上接收端的光子仍能响应留在后方的光子状态变化。远距传输的平均保真度为89%。这项突破意味着不久的未来量子通信应用将能扩大到全球规模。

该实验由中国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潘建伟教授主导,实现了目前国际上最远距离的“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他和他的同事杨涛、彭承志的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该期刊的审稿人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在该实验中,科学家们通过“自由空间纠缠光子的分发”,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了纠缠光子在穿透等效于整个大气层厚度的地面大气后,其纠缠的特性仍然能够保持,并可应用于高效、安全的量子通信。这一研究成果为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奠定了实验基础。

该项实验,为全球范围内量子保密通讯的实现带来希望。

据潘建伟的研究团队介绍,他们正在计划开展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实验,下一步的目标是通过自由空间实现几百公里的量子通信,超越光纤传输的极限。他们希望,有朝一日,人类能够通过通信卫星实现更远距离乃至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5日6时 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关键字: 卫星 量子通信 中科院

7月27日,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搭载中国科学院“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目前,“济南一号”已进入既定轨道,太阳能帆板已成功打开,即将开展在轨测试工作。

关键字: 卫星 量子通信 中科院

研究人员将磷化铟的发光属性和硅的光路由能力整合到单一混合芯片中。当给磷化铟施加电压的时候,光进入硅片的波导,产生持续的激光束,这种激光束可驱动其他的硅光子器件。

关键字: 可编程 光子 芯片

匹兹堡和新竹2022年7月18日 /美通社/ -- 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领先者II-VI公司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IVI) 与以锗硅 (GeSi) 光子技术闻名的CMOS SWIR光学感测技术领先者光程研创Artilux...

关键字: 摄像机 VI TI 光子

(全球TMT2022年6月7日讯)新成立的公司OpenLight推出了全球首个带集成激光器的开放式硅光子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硅光子学市场对性能、功率效率和可靠性提升方面的需求。OpenLight的平台提供了新水准的激...

关键字: LIGHT 光子 激光器 集成

随着越来越多耗电量大的人工智能不断投入使用,计算机的能源需求也将飞涨。为降低耗能和对环境的影响,光子芯片——作为一种用光进行运算的芯片,耗电量只有同等级电子芯片的六分之一,逐渐被研发及应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量子计...

关键字: 光子 芯片 能耗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种。

关键字: 量子通信 通信技术 5G 光纤

近日,智能机器视觉识别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商印芯半导体宣布发布全球首个非单光子dToF、数字化ELISA分子生物检测方案两项技术,并完成由云启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

关键字: 印芯半导体 生物监测 半导体 光子

引领第三次CT革命 上海2021年11月5日 /美通社/ -- 在今天开幕的第四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医疗的全球首款获批FDA的半导体探测器光子计...

关键字: 光子 西门子 半导体探测器

近年来,随着量子力学领域的不断突破,量子计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它与现有计算模式完全不同。

关键字: 东芝 量子通信 通信

通信技术

120595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