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近期,苹果公司iPhone和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产品以及低成本笔记本、上网本的推出,大大扩展了无线数据的用途。因此,市场对增强型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促使大批用户从简单的语音设备需求向丰富媒体和位置感知服务方向

近期,苹果公司iPhone和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产品以及低成本笔记本、上网本的推出,大大扩展了无线数据的用途。因此,市场对增强型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促使大批用户从简单的语音设备需求向丰富媒体和位置感知服务方向转型。

  增强型服务的发展为创新技术领先公司和用户都带来了巨大机遇,当然在这些机遇的背后还同时伴随着大量技术挑战。部署和维护基础设施的挑战使资本支出和运营开支不断增加,这会降低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其实,相关技术从2G到3G网络转型时就发生过这种问题,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运营商升级基础设施。随着3G向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50 Mb/s乃至100 Mb/s的长期演进(LTE)技术转型,上述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设计解决方案,以求深入解决基础设施内部的问题。

  演进分组系统标准(Evolved Packet System Standard),也称为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LTE-SAE)架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3GPP)推出的下一代技术。LTE采用了独立的频分复用(OFDM)作为其无线接入技术,并采用了多单元天线技术(MIMO)。该标准可大幅提升数据速率和吞吐量。除了LTE之外,3GPP还定义了基于因特网协议的扁平网络架构。LTE无线接入网络也称为E-UTRAN,由提供LTE用户层(PDCP/RLC/MAC/PHY)的eNodeB以及趋向UE的控制层(RRC)协议终端组成。eNodeB通过X2接口彼此互联。eNodeB还可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

  采用1.5 MHz到20 MHz的灵活频宽后,LTE实现了标准化,因此可减少延迟,改进系统容量、覆盖和用户数据速度,并同时降低成本。LTE还采用了如可简化无线电网络运营并让其实现自动化的自组织网络(SON)之类的新型功能,从而降低运营开支并优化网络性能。

  由于很多领域都极其依赖于无线网络工作,因此技术供应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确保无线数据用户能像在有线网络上一样高效地存取数据。然而不幸的是,智能手机应用在设计时并非专门面向无线基础设施,而传统的无线网络除了处理无线媒体问题的媒体访问控制(MAC)之外还内置了RLC/PDCP等其他层,这些层可保证顺利无误地传输数据。因此,我们必须使用压缩和其他编码技术来实现无线电资源的高效共享,而这种资源在共享的无线电频带内总是稀缺的。处理层的增多提升了器件架构的复杂程度。数据速率可能高达数百Mb/s,这时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

  在技术移植中,无线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是控制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并同时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体验。推动升级的标准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基站中,解决方案要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或多无线电方向发展,并应支持E-UTRAN中多Gb有线速度网络调度和路由数据包吞吐量。解决方案还要支持传统网络的IP和移植路径,并应实现同3G和2G网络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用以支持无线电和网络资源高效使用的可配置性也是升级的决定因素。使用模式会随地点和时间而变化,在此情况下,解决方案应作出适应性变化,以支持不同的速度和用户数量要求。解决方案必须具有可配置性,从而在单领域向多领域应用扩展时满足用户层和控制层的要求。同时,解决方案还必须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避免用户遭到越来越多的垃圾邮件、恶意软件、DoS和病毒攻击。

  此外,深度数据包智能也非常重要,要让内置智能检查通过无线网络的所有数据,帮助运营商了解IP网络情况并对其实现高效管理。这也有助于解决可用性、延迟和质量问题,且有助于网络覆盖和安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对于重要推动因素,促进4G技术移植发展的架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即数据层处理器、多核处理器,以及将多核与加速器相结合。

  理想的解决方案必须实现有线连接速度的L3性能和独立于用户的L2性能。此前的技术尚未完全满足有关标准。而非对称的多核技术可以能将多核处理器与网络优化的加速器引擎融合在一起,这种技术采用了可将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连接在一起的软件可配置互联架构,以提供不受用户影响的有线连接速度级性能。

  总而言之,新型智能手机设备的出现和新型无线标准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速度提升、延迟减少,将为我们带来真正的移动宽带体验,但这对运营商和电信厂商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组合不同频率的不同无线电技术、并处理不同的协议要求需要智能技术和较高的灵活性,这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和非对称多核处理器技术只是实现LTE技术顺利移植的第一步。移植需要灵活性,同时还要以更低的功耗和成本改进性能。在本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芯片制造商将在促进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构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Anil Mudichintala,LSI公司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部营销总监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亘喜生物科技集团宣布正在中国开展的、旨在全面评估GC007g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的1/2期注册性临床试验顺利进入2期研究阶段,首例入组患者已给药。GC007g是亘喜生物旗下的一款靶向CD19的供者来源...

关键字: 移植 CD

在前面我们讲了《振弦传感器的发展及信息化的核心技术-VM系列振弦采集模块》中提到河北稳控科技研发并批量生产的激励测读模块(振弦采集模块),解决了振弦传感器由模拟信号直接转变为数字信号的问题。近两年来,振弦传感器的技术得到...

关键字: 智能传感器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解决方案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通讯设施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

关键字: 4G 同步 5G

VS-Box 是以振弦、温度传感信号为主的多通道无线采发仪,并可扩展其它模拟(电流、电压、电阻)信号和数字信号( RS485、 RS232)传感器通道,内置电池,可外接太阳能电池板。最多可实现 32 通道的全自动采集存储...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VS-Box 是以振弦、温度传感信号为主的多通道无线采发仪,并可扩展其它模拟(电流、电压、电阻)信号和数字信号( RS485、 RS232)传感器通道,内置电池,可外接太阳能电池板。最多可实现 32 通道的全自动采集存储...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激励电压数据在屏幕上显示为 xxx/xxx 的形式,其中前面的数字表示实际的激励电压,后面的数字表示激励电压源电压 VSEN。 高压脉冲激励和低压扫频激励方法所使用的电源均来自于 VSEN,相对来说,使用比较高的 VSE...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振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NTC)均为无源传感,不需要连接电源线。 根据前述“设备组成和接口定义” 用对应颜色的鳄鱼夹分别连接振弦传感器线圈和温度传感器两端即可。传感器连接后,屏幕自动显示实时的测量结果。一般情况下,设备配...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传感器接口须使用设备专门配备的测线,一端为 DB9 或者航空插头,另一端为用颜色区分的多个鳄鱼夹,线(鳄鱼夹)颜色和功能定义详见前述“设备组成和接口定义” 。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VH501TC手持采集读数仪,设备是专用的多类型传感器手持式读数仪,主测传感类型为单弦式振弦传感器,辅测传感类型为电压、电流传感。采用 32 位 ARM 处理器和大尺寸全彩屏、阵列按键设计,彩屏,不受阳光影响,清楚明了。...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主要区别是 VH系列属于手持系列,多用于振弦传感器现场单次测量使用; VTN系列属于多通道数据采集仪,用于多个振弦传感器的测量读数,不能主动发送,可以USB(U盘读取),或者汇集传输数据+中继器或网关(DLS10/DLS...

关键字: 振弦采集仪 振弦传感器 工程监测 工程设备 无线网络

通信技术

120595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