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中国于今年7月25日发射了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于9月30日发射了第20颗北斗卫星。这三颗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播发信号数量比以往增加了2倍多,居所有导航卫星播发量首位。

中国今年新发射的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近日完成了在轨“体检”和关键技术的全面验证,导航信号性能指标较前一代北斗卫星大幅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中国于今年7月25日发射了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于9月30日发射了第20颗北斗卫星。这三颗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播发信号数量比以往增加了2倍多,居所有导航卫星播发量首位。

“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信号格式。在同样的时间内,导航卫星可发送更多的信号,更好更快地满足用户需求。”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谢军说,研制团队成功地解决了大功率、小型化等难题,使信号利用效率更高,信号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卫星研制团队创新采用了桁架式结构设计,提高了有效安装面积,缩减了卫星尺寸,减轻了自身重量,增强了平台的功能。新平台的输出功率比以往的北斗导航卫星大,但质量还不到以前的一半,其功率质量比在国际同类卫星中居先进水平。

专家介绍,北斗导航卫星所处的电磁与空间环境非常恶劣,为提升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抵抗太空“风雨”的能力,团队通过大量的优化设计、仿真、试验,提升了卫星的空间环境适应性。成功入轨以来,三颗卫星始终保持稳定工作,全天时不间断地播发导航信号。

另一位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王平说,在无法全球布站的情况下,研制团队采用卫星间互联互通的星间链路技术来建设全球导航系统。

在浩瀚的宇宙间修筑连接两颗小小卫星的“高速路”绝非易事。为此,专家设立了全新的自主运行分系统,重点攻关星间链路和星座自主导航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和系统方案的设计,并做了大量的仿真试验,规避了众多风险。

王平说:“星间链路功能,让星与星之间实现了通信、测距,进而大大提升了导航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

据介绍,为了让星与星之间的测距更为精准,研制团队在提高信号稳定性、提升原子钟的精度等众多方面进行了系统优化。今年8月9日,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实现星间建链。三个多月以来,这座太空“高速路”持久而稳固,让用户测距精度较前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提高了两倍。

专家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98%的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关键器部件均为“中国造”。

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说:“建设独立自主的北斗导航系统,必须做到核心在手。”为此,团队对国产部件反复验证、测试、迭代,付出的时间超过一般卫星3倍多。

专家介绍,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应用了70余类将近万只新研国产化元器件,长期依靠进口的行波管放大器组件和高速信号处理器等核心元器件首次实现国产化。

1994年,中国正式启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比美国的GPS导航系统晚了差不多20年。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试验导航卫星系统;第二步,在2012年建成区域导航系统;第三步,在2020 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前两步已实现,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自古以来,外空就吸引着人类,在当今数字时代,与空间技术互动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实现。宇宙物联网通信器项目应运而生,将物联网(IoT)技术与卫星通信相结合,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教育体验,模拟了从太空接收和传输数据...

关键字: nRF9161 DK 卫星 物联网

6月14日15时56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张衡一号”02星,标志着我国在地球物理场高精度卫星观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关键字: 张衡一号 卫星

北京 2025年5月13日 /美通社/ -- 5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北京举行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经商务部批准,第二十届西博会将于5月25日至29日在成都举办,以"深化改革增动能&nb...

关键字: BSP 三星 卫星 无人机

4月11日消息,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发文,4月11日凌晨0时47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关键字: 通信技术 卫星

3月20日消息,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

关键字: 量子密钥 卫星

无线连接与 NTN 通信方面的领导厂商通过低功耗物联网应用产品创新,打开了物联网连接的大门

关键字: 物联网 卫星 传感器

3月10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01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关键字: 通信技术 卫星

GPS的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的平均高度约为20,200公里,轨道接近正圆,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钟。

关键字: GPS 卫星

12月17日消息,中国星网正式升空。

关键字: 卫星 通信

12月5日消息,北京时间今日12时4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

关键字: 星链 卫星
关闭